个人简介
先后获得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99)、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2003)、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2011)学位,历任华侨大学法学院助教(2003-2005),讲师(2005-2010),副教授(2010—),2016.02-08,在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访问学习。
曾在《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法治论丛》、《政治与法律》、《刑法论丛》(赵秉志主编)、《刑法评论》(赵秉志主编)、《刑事法评论》(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陈兴良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于志刚主编)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南方周末》、《检察日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日报》、《法治周末》、《澳门月刊》、《澳门日报》等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法律断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客观处罚条件研究:处罚条件抑或构成要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曾主持和参与校级、省级研究课题多项,参与多部刑法学教材的编写,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教授课程:《刑法学》(总论、分论)、《外国刑法学》、《刑法案例分析》(总论、分论)、《犯罪学》等
承担课题:
1、参与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经贸纠纷解决机制》(项目编号:2008B018),起止时间:2008-2010;
2、主持华侨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竞合过失的刑民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HSK16 )起止时间:2009-2011;
3、华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高水平著作资助专项:《构成要件抑或处罚条件:客观处罚条件研究》;
4、2013年度华侨大学第一期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13SKBS120)。
著作
1、《法律的断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21.6万字。
2、《客观处罚条件研究——构成要件抑或处罚条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27.9万字。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竞合过失理论的再提倡》(1.2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期刊)200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2、《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的意义及应对――一个生与死的程序运作》(1.7万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9卷,CSSCI集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许霆案:刑法司法解释过度化分析的一个视角》(1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期刊)2008年第4期(7月号);
4、《论处断刑的立法模式》,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5万字)(CSSCI期刊)2009年第7期;
5、《处断刑的引入:量刑程序设置的实体要求》(1.2万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5卷,CSSCI来源集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京特·雅科布斯的刑法思想介评》(2万字),载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21卷,CSSCI来源集刊),法律出版社2010年3月版;
7、《绑架罪中“情节较轻”的辩证分析——基于对<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的思考》(1万字),载《政治与法律》(中文核心期刊·法律类,CSSCI期刊)2010年第3期;
8、《竞合过失理论的规范诠释》(1万字),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中国人民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9、《刑法的基本立场与刑法解释——以违法性的判断根据为视角》(第一作者),载魏东主编:《刑法观与解释论立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字数1万字)
10、《共同犯罪原理在寻衅滋事案件中的运用》(第一作者),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1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字数1万字)
11、《两岸刑法中客观处罚条件规定的评析》,载《海峡法学》2012年第4期;(字数1万字)
12、《我国死刑执行平等的困惑》,载《刑法与刑事司法》2013年第1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字数5千字)
13、《论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的写作与指导》,载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十一卷),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字数1.5万字)
14、《论贩卖毒品罪认定的三个争议问题》,载《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字数1.2万字)
15、《“河南掏鸟案重判”引发争议的多维透视》(与陈柳清合著),载《法治社会》2016年第2期。(1.5万字)
16、《台湾地区外役监狱和观护制度的实践及启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年第3期。(1.2万字)
学术兼职
现任福建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泉中律师事务所律师,福建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泉州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晋江市公安局、洛江区公安局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