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2016年2月通过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引进为教授、学术带头人在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16年12月正式评聘为教授。先后主持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广东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在研),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在研)、农业部转基因专项(在研)。2012年获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2014年获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及相关人才项目。
主要以家蚕等为对象研究昆虫细胞自噬发生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理功能,先后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并列通讯作者在Autophagy(2020、2016、2013)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工作经历
2008.7-2010.7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2010.8-2016.2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6.2-现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1999.9-2003.6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士;
2003.9-2008.6 南京林业大学 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2012年获赛诺菲-安万特-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2014年获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
201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及相关人才项目。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蜕皮激素调控去乙酰酶Rpd3参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31970463),2020/01-2023/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家蚕自噬蛋白ATG1/ATG13和ATG3/ATG8翻译后的修饰作用”(31672368),2017/01-2020/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胞自噬对昆虫脂肪体中脂肪和储存蛋白的代谢调控”(31472042),2015.01-2018.1。
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同号待下文,基于果蝇细胞免疫性自噬的畜禽疫病中介研究模型的筛选,2017/05-2020/05。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家蚕脂肪体细胞自噬的转录调控和生理功能研究”(31101670),2012.1-2014.12。
6.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家蚕脂肪体细胞自噬的激素调控和生理功能的研究”(2011KIP303),2011.6-2013.5。
参与课题: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5:“家蚕关键品质性状分子解析及分子育种基础研究”(2012CB4605),主要参与人,2012.1-2016.12。
2. 农业部转基因专项:“整合dsRNA和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植物技术”(014ZX08010-016B),第三申请人,2014.01-2016.12。
教学活动
主讲开设硕士研究生的《昆虫生物学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昆虫遗传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和博士研究生《昆虫分子生物学》课程,承担讲授硕士研究生《昆虫遗传发育》部分内容。
指导学生情况
在读博士生2名,独立培养已毕业博士生1名;在读硕士9名、已毕业硕士生3名。
我的团队
昆虫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团队隶属“广东省农业动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重点实”,建筑面积 250平方米,实验室设有分子生物学室、细胞和组培室、养虫(蚕)室、转基因注射室等。课题组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1名组讲师成,其中45岁以上人员2名,30—45岁人员5名,是一个以中青年力量为主的、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在读博士生2名,硕士生8名。
本团队长期从事昆虫先天免疫的研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家蚕细胞自噬和凋亡研究。近 10 年来,通过与国内外合作,获得了一定的原创性研究成果:①在昆虫抗菌肽功能分化和体液免疫机制方向,先后在国际期刊 Insect Biochem Mol Biol(2012)、PLoS ONE(2011)、JBB(2009)、Gene(2006)等发表论文 7 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9 篇;②在家蚕细胞自噬和凋亡方向上,先后在 Autophagy(2010,2013,2016)、Scientific Reports(2015)、PLoS ONE(2012)、Apoptosis(2011)、Can. J. Zool(2010,2011)等发表论文多篇。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近20项。实验室建立和掌握了昆虫先天免疫、细胞自噬研究的平台和技术方法,具有从事家蚕细胞自噬研究的丰富经验。
研究领域
(1)深入拓展家蚕等昆虫发育机制中的细胞自噬研究
在原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解析细胞自噬发生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理功能:解析家蚕ATG1/ATG13蛋白磷酸化修饰和ATG3/ATG8乙酰化修饰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理功能,深入挖掘参与上述两个蛋白复合体的潜在的细胞自噬分子,进化比较鳞翅目昆虫中ATG1/ATG13和ATG3/ATG8参与的细胞自噬的机制。
(2)建立基于昆虫自噬免疫的动物疾病模型
细胞自噬是微生物入侵动物细胞激起的一种免疫反应。然而,病原物是如何第一时间激起被侵对象的自噬反应尚不清楚,而每种病原发展的对抗/利用宿主细胞自噬的机制又存在物种特殊性。课题组目前已开始与本学院畜禽疫病免疫课题组合作,根据果蝇细胞易感染动物病原但不致死的特性,尝试在昆虫中建立基于自噬免疫响应的动物疾病研究模型,可解析不同动物细菌和病毒抵抗或利用宿主自噬响应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节点,为农业动物疾病治疗、生产保健提供理论指导和为药剂研发提供新的分子作用靶标。
(3)以果蝇为模式研究生物DNA损伤与细胞自噬对器官衰老调控的分子机制;
(4)尝试以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开展家蚕生产性状改良的研究
目前蚕桑产业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如何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手段改良家蚕性状品质或利用家蚕丝腺作为生物反应器成为了家蚕领域的当务之急和研究热点。因此申请者将利用自己前期研究中已建立的UAS/GAL4的双元转基因家蚕系统尝试开展通过调控虫-蛹变态发育提高家蚕丝茧品质、改良家蚕生产性状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Wu WM, Luo M, Li K, Dai YC, Yi HY, Zhong YJ, Cao Y, Tettamanti G, Tian L*, 2020. Cholesterol derivatives induce dephosphorylation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s Rpd3/HDAC1 to upregulate autophagy. Autophagy, 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0.1725376.
2)Wu WM, Li K, Zhao Hg, Xu XY, Xu J, Luo M, Xiao Y, Tian L*, 2020. Tip60 Phosphorylation at Ser 99 Is Essential for Autophagy Induction in Bombyx mor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1:6893.
3) Li SY, Xu J, Xu XY, Ma Wy, Tian L*, Kang L*, 2020.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 of Bombyxmori Atg13 in autophagy.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 Physiology, e21718.
4) Dai YC, Li K, Wu WM, Wu KZ, Yi HY, Li WY, Xiao Y, Zhong YJ, Cao Y, Tian L*, 2020. Steroid hormone 20-hydroxyecdysone induces the transcription and complex assembly of V-ATPases to facilitate autophagy in Bombyx mori.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116:103255.
5) Wang YJ, Li SY, Zhao JY, Li K, Xu J, Xu XY, Wu WM, Xiao Y, Ye MQ, Liu JP, Zhong YJ, Cao Y, Yi HY*, Tian L*, 2020. Clathrin-dependent endocytosis predominantly mediates proteins absorption by fat body from hemolymph in Bombyx mori. Insect Science, 27:675-686.
6) Guo SY#, Wu WM#, Li SY, Liu Y, Ye MQ, Xiao Y, Zhong YJ, Cao Y, Li K*, Tian L*, 2018. 20-hydroxyecdysone-upregulated proteases involved in Bombyx larval fat body destruction.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27(6): 724–738.
7) Xie K#, Tian L#, Guo X, Li K, Li J, Deng X, Li Q, Xia Q, Zhong Y, Huang Z, Liu J, Li S*, Yang W*, Cao Y*, 2016. BmATG5 and BmATG6 mediate apoptosis following autophagy induced by 20-hydroxyecdysone or starvation. Autophagy, 12(2):381-396.
8) Li K#, Guo E, Hossain M, Li Q, Cao Y, Tian L*, Deng X*, Li S *, 2015. Bombyx E75 isoforms display stage- and tissue-specific response to 20-hydroxyecdysone. Scientific Reports, 5:12114.
9) Tian L# *, Li, S.*, 2015. Autophagy studies in Bombyx mori. Invertebrate Survival Journal, 12:103-108.
10) Tian L#, Ma L, Guo E, Deng X, Ma S, Xia Q, Cao Y, Li S*, 2013. 20-hydroxyecdysone upregulates Atg genes to induce autophagy in the Bombyx fat body. Autophagy, 9(8):1167-1182.
11) Tian L#*, Liu S, Liu H, Li S, 2012. 20-hydroxyecdysone upregulates apoptotic genes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the Bombyx fat body.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79(4-5):207-219.
学术兼职
上海市“昆虫学会”会员; 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会员;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