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小坤,2010年至2016年就职于上海大学;2017年起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专著/译著3本;在CSSCI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英文论文3篇;翻译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哲社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共4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若干项。研究成果曾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奖-论文类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含合作)。被采纳内参报告中有2份曾得到俞正声同志肯定批示。主要国际经历包括:美国密苏里大学访学(2014-2015);受邀在瑞典延雪平大学讲学(2015年8月至9月);香港浸会大学田家炳访问学人项目(2015年11月)。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
2001年8月至2003年8月:中国矿业大学助教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本科
2016年12月至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先上岗教授
2012年5月至2016年11月:上海大学副教授
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上海大学讲师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
2005年8月至2007年8月:以色列航空公司(上海站)
2009年2月至2009年6月:香港浸会大学LEWI基金会访问学者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作为上海市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学
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应邀赴瑞典延雪平大学授课
2015年11月至2015年11月:香港浸会大学田家炳访问学人
著作
1.《美国新媒介产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年。
2.《自由的轨迹—英国近代表达自由思想的形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论出版自由》(翻译),詹姆斯-密尔,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网络热点”转化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机理及临界预警建模研究】2011.11—2017.2,结项“良好”。
2.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热点课题:【新媒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研究】2011.9-2012.10,已结项。
3.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热点课题:【“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大众媒体融合转型研究】2010.10-2011.09,已结项。
获奖与荣誉:
省部级奖:
一等奖(独立作者):【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6年11月)。
内部探讨奖(第二作者)【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12年12月)。
其他获奖:
1.【新闻传播学学会奖“第三届优秀学术奖三等奖”】(中国新闻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科教指委颁发,2017年5月)
2.【第二届中国数据新闻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年5月)
3.【首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5年6月)
4.【首届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科研成果论文奖“一等奖”】(2012年11月)
5.【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2015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吴小坤,童峥.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价值的突破与重构[J].当代传播,2017,(04):15-19.
2.吴江,吴小坤.作图焦虑量表的开发、验证与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07):36-43.
3.吴江,吴小坤,任桐.城市空间中的公共交往——以豆瓣数据下的北京文化沙龙(2009-2015年)为研究对象[J].新闻记者,2017,(04):43-50.
4.吴小坤,李喆.中国阅兵礼在西方舆论场中的国家意义及其生成条件——基于国家自然化理论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12):5-24+126.
5.吴小坤,潘晓彤.复合经营与海外拓展:《日经新闻》的媒介融合之路[J].对外传播,2016,(11):19-21.
6.吴小坤,童峥.数据新闻教学的本土化实践与探索[J].教育传媒研究,2016,(05):28-32.
7.吴小坤.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构与进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94-102.
8.吴小坤.全球比较视野下的媒体融合——2015上海“世界传播论坛”综述[J].新闻记者,2015,(12):90-92.
9.吴小坤.潜行的力量:ICT精英如何嵌入并影响社会运动——以“弗格森事件”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11):41-59+127.
10.吴小坤.数据新闻:理论承递、概念适用与界定维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10):122-125.
11.吴小坤,吴信训.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技术隐患与现实危机[J].科学发展,2013,(10):50-54.
12.吴小坤.社交媒体与移动应用:美国媒体新秩序的机遇与危机[J].新闻爱好者,2013,(02):19-22.
13.吴小坤,邱静.从新浪微博企业营销看社交媒介的商品化演进[J].东南传播,2013,(01):56-58.
14.吴小坤.网络群体事件研究的理论视域、技术支撑及待突破瓶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06):97-102+112.
15.吴小坤,李佳运.国外机构和组织借助新浪微博对华传播的样态探析[J].对外传播,2012,(11):47-49.
16.吴小坤.从新浪微博企业营销看社交媒介的商品化演进[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9辑)[C],2012:7.
17.吴信训.2011年中国电子书产业发展报告[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9辑)[C].:,2012:10.
18.吴小坤,吴信训.“参与式新闻”与新闻人才培养[J].新闻记者,2012,(08):31-34.
19.吴小坤,李佳运.微博拓张与社会化媒体的网络结构变革[J].新闻记者,2011,(10):54-57.
20.吴信训,丁卓菁,吴小坤,王建磊,彭际作.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及我国老年群体生活方式优化的前景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老龄群体新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J].科学发展,2011,(04):88-106.
21.吴信训.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融合趋势研究[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七辑[C],2011:69.
22.吴小坤,吴信训.国际视野下新媒介研究的沿革与动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1):28-39+110.
23.吴信训,吴小坤.三网融合大致方针确定后,我国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考量[J].新闻记者,2011,(01):48-52.
24.吴小坤,吴信训.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新拓展[J].新闻记者,2010,(10):43-47.
25.吴小坤.从神学“真理”到“自由共和”主张:对弥尔顿表达自由观的重释[J].新闻大学,2010,(03):71-77+104.
26.吴小坤.新媒体发展的问题导向与破解思考——“新媒体发展论坛”综述[J].新闻记者,2010,(08):37-40.
27.吴信训,吴小坤.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冲刺关键——构建数字出版公共(交易)平台的构想[J].新闻记者,2010,(08):24-27.
28.吴信训.电子纸(电子书)的发展及其可能对传统出版业态的颠覆与再造[A]..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6辑)[C].:,2010:16.
29.吴小坤,黄煜.严复与《群己权界论》:密尔自由观对严复新闻思想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1):38-43.
30.吴小坤.政策鼓励下的香港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J].视听界,2009,(05):47-49.
31.吴小坤.收视数据对电视业的影响——尼尔森公司2009年5月数据延误案例分析[J].中国记者,2009,(08):71-72.
32.许正林,吴小坤.西方广告学研究的新视点[J].中国广告,2009,(04):134-136.
33.JohnKeane,吴小坤.监督式民主:新媒体时代民主实践的新理念[J].开放时代,2009,(02):121-130.
34.吴小坤.体育传播与社会价值重构[J].体育科研,2007,(06):7-12.
35.吴小坤,苗健.体育广告业:广告产业的活力组成[J].体育科研,2006,(02):40-43.
36.吴小坤.电影之于数字时代——数字化环境下新媒体与旧媒体互动一议[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02):109-112.
学术兼职
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委员会 副秘书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研究委员会 理事
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委员会 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