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高文华:男,1962年6月生,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自1978年以来,先后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地下结构工程专业,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4月从湖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和皇后大学联合组建的岩土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留学访问,一直从事地下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支挡结构与边坡工程》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余篇。
教育情况
1978~1982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地质专业 本科
1985~198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地质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5~1999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
1999~2001 湖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82.7—1988.7 湘潭矿业学院 助教
1988.7—1995.7 湘潭矿业学院 讲师
1995.7—2000.7 湘潭工学院 副教授
1999.4~2001.12 湖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
2005.10—2006.10 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访问教授(Royal Military College of Canada)
2000.8—今 湘潭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荣誉和奖励
1996年获同济大学“光华奖”(博士)
1997年获同济大学“光华奖”(博士)
1999年度被选拔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验收合格
2002年度被选拔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验收合格
2000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九,(99-1-0409)
2000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09-145-124)
2001年获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潭科奖字(2000)第105号)
2001年度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成果编号:01CFH204)
2002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排名第一(130-T-033)
2009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4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02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科研项目
[1] 荷载-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膨胀岩累积损伤特性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0JJ4019),202001-202212,项目主持人,在研。
[2]软岩锚固界面剪切流变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272324),2013.01-2016.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3]压力型预应力锚固体流变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机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4JJ7057),2014-2016,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4]深部软弱围岩蠕变损伤特性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874043),2009.01-2011.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5]深部隧洞软弱围岩蠕变损伤特性及稳定性控制研究,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编号:09A028),2010.01-201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6]深部巷道软岩非线性流变特性及长期稳定性研究,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0FJ3046),2011.01-201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7]岩石边坡安全稳定性智能评价研究,湖南省重大水利科研项目,2011.01-2012.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8]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性状及数值模拟研究,国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7】1108号),2008.01-2009.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9]软岩地基承载力性状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FJ3038),2009.01-2010.12,项目主持人,已结题。
[10]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湖南省科技攻关课题。第一完成人。2000年3月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究成果于2001年获湖南省湘潭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1]深基坑稳定性的动态概率监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与。该课题已于1998年8月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的鉴定,研究成果的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建设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2]人防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位移和安全性监测的动态预报与应急处理措施﹒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课题。参与。该课题已于1999年12月通过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的鉴定。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2001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
[13]基坑开挖中地表三维沉降预测及其应用研究,湖南省教委科研项目,第一完成人,已结题。
[14]深基坑支护方案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完成人,已结题。
[15]石灰粘性土填料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与应用技术开发,湘潭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完成人,已结题。
[16]软土深基坑支护墙体受力变形的时空效应,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4JJ20009),第一完成人,已结题。
[17]岳阳市城区岩石地基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应用,湖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第一完成人,已结题。
教学经历
本科生课程:土木与环境工程概论、土力学、基础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专业英语、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
硕士生课程:支挡结构与边坡工程、高等岩石力学、专业英语
研究领域
地下结构、地基基础、边坡工程、隧道围岩稳定控制、地质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Zong-Tang Zhang, Wen-Hua Gao(通信作者). Effect of different test methods on the disintegration behaviour of soft rock and the evolution model of disintegration breakage under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Engineering Geology,2020.11网上刊出
[2]唐骁宇,高文华(通信作者),马继良,张宗堂,易梅辉.基于能量法的肋柱式锚杆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应用力学学报,2020年10月,37(5):2029-2036
[3]易梅辉,高文华(通信作者),向德强,张志敏,张宗堂,基于流变理论的压力型锚杆锚固段荷载传递机理研究,应用力学学报,2020年8月,37(4):1556-1563
[4]唐骁宇,高文华(通信作者),张宗堂,等,基于灰色关联法的膨胀岩崩解性影响因素分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0年6月,31(3):240-245,253
[5]张宗堂,高文华(通信作者),黄建平,等.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侧限膨胀应力时程模型,应用力学学报,2020年8月,37(4):1542-1548
[6]Zong-Tang Zhang, Wen-Hua Gao(通信作者), Xiang Wang, Jun-Qi Zhang, Xiao-Yu Tang. Degradation-induced evolution of particle roundness and its effect on the shear behaviour of railway ballast,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20.6.3网上刊出,2020年9月正式刊出
[7]Zongtang Zhang, Wenhua Gao(通信作者), Chaofeng Zeng, Xiaoyu Tang, Jun Wu. Evolution of disintegration breakage of red-bed soft rock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2020.6.3网上刊出,2020年9月正式刊出
[8]Zongtang Zhang, Wenhua Gao(通信作者), Jianping Huang, Shuntian Ouyang, Ke Li. Swelling characteristic of red sandstone under cyclic wetting and drying,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20.4网上刊出,2020年8月正式刊出,38(4):4289-4306.
[9]张宗堂,高文华(通信作者),唐骁宇,等.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岩崩解的粒度熵特征,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9年12月,30(6):218-224.
[10] 张宗堂,高文华(通信作者),张志敏,黄建平,李刚. 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岩的崩解特性及分形特征[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年4月,16(4):930-937.
[11]张宗堂,高文华(通信作者),黄建平,刘一新,欧阳鹏博. 干湿循环作用下红砂岩侧限膨胀率时程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年7月,16(7):1673-1680.
[12]Wenhua Gao, Zhimin Zhang, Zongtang Zhang. Experimental Study of Shear Rheological Features of Anchorage Interface for Wholly Grouted Anchor[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JGE), 2016年7月,Vol. 21 [2016]/Bund.13, 4767-4780.(EI收录)
[13]高文华,罗新辉,胡泽涛.基于PCA-BP融合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6年4月,16(2):6-10。
[14]高文华,刘正,张志敏.基于FLAC3D的粉砂岩压缩蠕变试验数值模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3月第3期,48(3):96-102。
[15]高文华,刘正,朱建群.岩石MCVISC模型及其在FLAC3D程序中的实现[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4月,35(2):219-225。
[16]高文华,刘栋,刘正.分级加卸载下深部巷道围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8月,35(4):550-555。
[17]GAO Wenhua, ZHANG Zhimin, QU Hongxia. Improvement of Criterion of Instability for High Slope of Soft Rock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lope stability[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15年7月,Vol. 20 [2015]/Bund.14, 6385-6395.
[18]高文华,陈秋南,黄自永,刘栋.考虑流变参数弱化综合影响的软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参数智能辨识[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2月,45(2):104-110
[19]高文华,朱建群,黄自永,刘栋.隧道围岩变形动态预测的灰色自适应模型及其参数智能辨识[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月,29(1):114-120,149
[20]刘正,高文华,刘栋,邓修甫.深部围岩流变特性试验研究及其模型辨识[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7月,39(4):43-48
[21]高文华,刘栋,刘正,赵延林.分级加卸载下深部粉砂岩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11月,第11期。21(5):127-134
[22]高文华,杨林德. 基于Mindin板理论的深层搅拌桩墙体受力变形的空间效应.土木工程学报,1999-10,Vol.32,N05,P71-75
[23]高文华,杨林德,沈蒲生.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时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土木工程学报,2001-10,Vol.34.N05,P71-75
[24]高文华,沈蒲生,杨林德.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时空效应分析的程序实现.土木工程学报,2003-02,Vol.36.N02,P86-90
[25]高文华,Richard J.Bathurst.条形荷载下加筋土边坡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第6期。
[26]高文华.深基坑支护墙体受力变形分析的粘弹性地基厚板理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2,Vol.18.N06,P718-719
[27]高文华,杨林德,沈蒲生. 基坑变形预测与周围环境保护(EI收录:0134662856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7,Vol.20.N04,P555-559
[28]高文华,沈蒲生,杨林德.基坑开挖中地层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8),1153~1157
[29]高文华,Richard J.Bathurst.条形荷载作用下加筋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2月,第2期,26(2):374-380。
[30]高文华,朱建群,张志敏,黄自永.软质岩石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5月,第5期,27(5):953-959。
[31]高文华,张志敏,朱建群.基于模糊BP 神经网络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7).4-8
[32]高文华,杨林德.软土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EI收录:00065200149).工程力学,2000-4,Vol.17.N02,P134-141
[33]高文华,朱建群,张志敏,黄自永.基于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软质岩石地基极限承载力数值模拟.岩土力学,2011年第2期
[34]Wenhua Gao , Jianqun Zhu, Ziyong Huang, Dong Liu. Discussion on Bearing Capacity of Soft Rock Ground based on In-situ Load Test.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0, No4。
[35]Wenhua Gao,Lingde Yang. A Numerical Study of Time-space Effect on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Support System of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ft-Clay,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Vol.2,1999-8
[36]Wenhua Gao & Yuanjun Guo ,Pusheng Shen ,Linde Yang. Influencing of Excavation on Strata Deformation.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 6-8 December 2001, Hong kong,A.A.BALKEMA PUBLISHERS
[37]高文华,杨林德,沈蒲生. 香港广场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时空效应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00-2,Vol.27.N01,P86-91
[38]高文华,杨林德. 珠江玫瑰花园深基坑支护墙体受力与变形的三维性状分析.工业建筑, 2000-3-20,Vol.30.N03,P4-7
[39]高文华,杨林德,叶为民. 板—土三维等厚接触单元模型及其应用.同济大学学报,1999-6,Vol.27 N03,P297-300
[40]高文华,沈蒲生,彭良忠. 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9-12,Vol.14.N04,P67-72
[41]高文华,杨林德,叶为民,自立式挡墙侧向变形的时效性分析与应用,《工程力学》增刊,1997年
[42]高文华.流变性软土中地基模型的时效性分析与刚度计算,《岩土力学》,1998年第4期(EI收录号: 99114905625)
[43]高文华,杨林德,彭良忠.基坑工程发展现状与进展,湘潭工学院学报,1999-12, Vol.14.N04
[44]高文华.瑞士西部北怀尔德山推覆体和相邻单元的煤化作用及其对构造埋藏史的意义,国外煤田地质,1990年第2期
[45]高文华.洪山殿矿区边缘断裂带岩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12月,P143-148
[46]高文华.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资料的处理及其在构造应力筛分中的应用,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10月
[47]高文华.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特征在构造应力场分析中的应用,湖南地质,1993年6月
[48]高文华.洪山殿矿区褶皱构造解析,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4年3月(EI收录:95022549883)
[49]高文华.多层权重的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临涣矿井综采地质条件评价,煤田地质与勘探,1995年4月
[50]高文华.煤炭坝矿区西峰仑井田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6月(EI收录:95102897878)
[51]高文华.淮北临涣井田综采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价,煤田地质研究文集,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
[52]高文华,周利华.趋势面分析在洪山殿矿区构造和厚煤带分布研究中的应用,湖南地质,1997年9月
[53]高文华.杨林德.珠江珠瑰花园地下车库基坑围护结构监测与分析,建筑技术开发,1997年10月
[54]高文华.淮北临涣井田综采地质条件多层次评价模型,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3月
[55]高文华.湖南洪山殿矿区古构造应力场特征,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11月
[56]高文华,杨林德.临涣矿井煤田综采地质条件评价与预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研究,1998年12月
[57]高文华,沈蒲生,基坑分步开挖时地层移动规律探讨,第七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8]高文华,杨林德.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综采地质条件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月
[59]高文华等.斗立山矿区古构造应力场及构造形成机理探讨,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9月
[60]高文华,沈蒲生.软土基坑分步开挖时地层移动规律探讨,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2年3月
[61]徐望国,高文华.刘新华煤炭坝矿区硫的赋存特点与成因分析,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年3月
[62]王祥秋,高文华等.地基土非线性流变特性试验与归一化模型研究.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1-6,Vol.16.N02,P5-8
[63]王祥秋,高文华,杨林德,陈秋南.边坡滑移面软弱夹层时间效应与相关特性的试验研究。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2,17(1),65~68
[64]陈秋南,王祥秋,高文华.水泥粉喷桩处理高等级公路地基荷载传递的试验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2,19(2),14~16
[65]陈秋南,王祥秋,高文华.住宅楼粉喷桩处理地基的荷载传递试验研究。地下空间,2002,22(3)
[66]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超长摩擦桩受力与承载力计算,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24(3),108~11
[67]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含软弱夹层层状围岩地下洞室平面非线形有限元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2,24(6)(EI收录号:03047337244)
[68]王祥秋,高文华,杨林德.桩基极限承载力与沉降量的神经网络预测.建筑科学,2003-01,Vol.19.N01,P8658-60
[69]高文华,王祥秋,陈秋南等.软弱地基土工织物加筋土挡墙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3-02,Vol.18.N02,P22-25
[70]邓修甫,高文华.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变形的预测.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3月,VOL14(3)
[71]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深基坑围护结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建筑结构2004,34(12).-37-38
[72]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陈秋南.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量的神经网络预测.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4).-427-430
[73]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监控技术.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109-112
[74]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高速铁路路基动土压力测试信号的小波分析. 地震工程与工程震动2004,24(4).-37-4
[75]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软弱围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合理支护时间的反演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5).-793-796
[76]郭源君,王永岩,庞佑霞,高文华.材料的冲蚀疲劳研究.振动与冲击.2004,23(2).-37-38,
[77]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高速公路偏压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2005,24(2).284-289
[78]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铁路隧道提速列车振动测试与荷载模拟.振动与冲击.2005年3期
[79]王祥秋,杨林德,高文华.周治国.基于小波分析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80]王祥秋 ,杨林德,高文华. Dynamic FEM analysis for the integration ballast structure based on variation principle. 振动与冲击. 2005年4期
[81]万文,曹平,高文华.单一连续墙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0期
[82]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条形地基承载力计算.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
[83]沈良峰,高文华,万文,陈秋南,阳生权.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第4期,2006年12月
[84]高文华,万文,陈秋南,阳生权,邓修甫.《土力学》省级重点课程建设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第1期
[85]高文华,万文,陈秋南,阳生权,贺建清.《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第4期
[86]黄自永,高文华,朱建群.地质雷达在巫帮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7月,第7期,总第25期:60-63。
[87]黄自永,高文华,朱建群.灰色自适应模型在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10月,第10期,总第28期:54-57。
[88]黄自永,高文华,朱建群. 夏蓉高速巫帮隧道围岩变形监控量测与分析. 西部交通科技,2009年12月,
[89]刘栋,高文华,关辉辉.夏榕高速巫邦隧道监测方案及围岩变形预测.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4月,第4期,总第33期:36-40。
[90]陈秋南,赵明华,高文华,黄胜平.耳墙式隧道结构受力特征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0,32(2):291-295
[91]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9月,第9期
学术兼职
岩土工程稳定控制与健康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主任
湘潭市土木工程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岩石力学学会软岩专业委员会 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理事
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理事
湖南省公路学会 理事
湖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理事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 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