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史学与管理学学士 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文史哲基地班
文学硕士 山东大学 文史哲研究院 古代文学
哲学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中国宗教
研究与工作经历
20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助理教授
2012 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助理 希伯来圣经之弥赛亚观念研究
2003-2010 记者、编辑 于《齐鲁晚报》、《山大校报》、山东省电视台、中国山东网等媒体发表通讯、访谈、深度报道200余篇
科研项目
2023-2023 参与 “深圳市佛教义工队伍与信徒现状调查”(分报告撰写:弘源寺、万佛禅寺)
2019-2021 主持 哈工大“双一流”专著建设 明清时期西南地方信仰与国家意识形成
2017-2021 主持 黑龙江省社科规划 宋以来广西东南部地方仪式传统中的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研究(项目号:17ZSD261) 结项
2017-2017 参与 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中心 1949年以后的中国佛教口述史 结项
2010-2015 参与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计划 中国社会中的历史人类学
教改项目
2023-2025 主持 基于扎根理论的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等教育专项)
2021-2022 主持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应用项目“中国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史”,在研
2019-2020 参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写作训练》创新课程建设项目 结项
2017-2019 参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学语文》本科课程建设项目 结项
2016-2018 主持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创新性具身认知教育模式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学中的应用 结项
2020-2022 主持 校级质量工程、校级本科教改项目 工科院校人文类通识课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探析
科研成果及奖励
202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类)
2021年度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奖(论文类)
2021年度黑龙江省历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研究报告类)
2021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著作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合撰:《梧桐山志·宗教志》(梧桐仙洞、弘法寺、万佛禅寺),即将出版
独著:《桂东蜀西:叙事视野下的王朝边地——以明清桂、蜀地方信仰文献书写为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3年。
合著:《深圳城市读本:中心区变形记·都市宗族三部曲》,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8年。
合著:《海外文化产业概论》,福建省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10万字)
编译(日文):《寄旅香江——日本人笔下的香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论文
《“大思政”与“新文科”互涉背景下历史通识教学探索》,《智库时代》2021年2月期。
《工科高校写作类通识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改探析》,《汉字文化》2021年10月期。
《“大学+书院”共生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研究》,《甘肃教育研究》2021年12月期。
《数字化视域下的都市村落文化脉络再生》,《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第269-280页。
《多媒体教学对理工科研究生人文共情能力影响研究》,《教育现代化》,2020年第7期。
"Rebhun,Uzi. Jews and the American Religious Landscape(Book review).", Sino-Christian Studies(A&HCI),2019.No.27.
"The Local Community Ritual Operas in Guangxi, South China”, Asian Theatre Journal(A&HCI), 2019.36(01).
《地方文化遗产中“家国天下”叙事脉络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2019年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与创新报告——以原新安县佛寺(庵)、道观及民间信仰场所为例》,《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第89-103页。
“Mutual Absorption of Qi: Symmetries of literature and Painting in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Journal of Fine Arts, 2018 Vol1.Issue3.
The Invisible Driver: A Case on Urban-Clan in the Contemporary Urbanizing China, Research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Vol 7, No 22 2017,pp.43-50.
Author(for corresponse),"Morality and Evil in Baudelaire’s The Flowers of Evil",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Vol. 7, No. 4, 2017.
城中村改造与宗族变迁,《江汉学术》2017年第5期,页15-20。
地方小戏的教育价值研究——以西江流域牛娘戏为例,《人文天下》2017年6月第2期,页22-7。
Author(for corresponse),"The Dandy on the City Stage: Social Roles, Social Spaces and Commodity Consumptio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Issue 7 Vol.7 July 2017.
"the Commercial Circulation of the Buddhism Merits: Business Zen in the Hong Kong Reg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August,2016,Vol.2,No. 4,pp.21-33.
都市中的宗族重构与裂变——以深圳福田区岗厦村为例,《岗厦罗生门》,土木再生运营机构,2015年12月,页74-98。
仪式·文学·戏剧——《西游记》故事与目连救母渊源新证,《世界宗教文化》(双核心CSSCI)2015年第3期。
戏剧艺人双重角色再探:仪式专家与社会地位,《戏曲学报》(国立台湾戏曲学院出版,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期刊THCI)2014年第11期。
唐代婢女与民间信仰,载蒲慕州主编:《礼法与信仰——中国古代女性研究论考》,香港商务印书馆2013年6月。
唐代虐婢故事的宗教观念发展与女性声音发露,《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核心CSSCI)2012年第4期。
保罗?利科文本诠释学视野下的〈楞严经〉解读,《人间佛教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期。
香港渔民基督徒自我认同之“变”与“恒”——以香港鸭脷洲海面传道会信徒为例,载《新世纪宗教研究》(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期刊THCI) 2012年第4期。
会议论文及发表演说
《外籍穆斯林学生文化适应情况与汉语学习效果相关分析实证研究》,第四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12月3-4日。
《佛教功德的商业化流转:香港社会中的“商业禅”》,发表于 “哈尔滨之秋”外语博士论坛,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9月24-5日。
《深圳都市宗族演变形态与城市化适应策略研究》,发表于第八届深圳学术年会,深圳市社科联,2016年12月10日。
《桂东南地区汉人宗教中的梅山教融合初探》,发表于”茶马古道上的宗教与文明——第四届宗教人类学论坛“,中国社科院,吉首大学,2015年9与8日-11日。
《西游记文学故事与度亡仪式》,发表于“普庵禅师与地方社会仪式传统”国际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8月14日-8月21日。
《唐传奇与士人心态悖论》,发表于“文学、哲学与当代神学”国际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神学与当代哲学”,汕头大学,2012年7月30日-8月10日。
《南唐词中的空间意识》,发表于 “地景、海景与空间想象”国际研讨会,台湾高雄国立中山大学,2012年11月7-11日。
《唐代婢女与民间信仰—从郑守澄买婢说起》,发表于 “古代及中古之女性与法律宗教”国际研讨会,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5月11-13日。
《明通俗小說〈南游记〉与粤剧戏班中的华光文化认同》,发表于“时代、文化与认同”国际研讨会,澳门大学,2012年2月23-25日。
《华南地区的公太祭祀、社祭与墟镇》,发表于“中国乡村与圩镇的建构空间——神圣之角色”国际研讨会,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2011年11月22日-11月24日。
《中国佛教中的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及其超越性》,2008佛教青年学者研讨会,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7月7日-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