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男,1980年生,主要从事海洋混凝土生物防腐蚀机理与应用技术,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开裂、抗钠火混凝土及核电站混凝土耐久性、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
教育经历
1999年09月—2003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
2003年09月—2005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
2005年09月—2010年0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0年06月—2013年04月,哈尔滨工业大学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2011年03月—2012年04月,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交通研究中心,博士后
2013年05月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承担项目
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海洋固着生物对潮差区钢筋混凝土腐蚀抑制机理与应用研究(No. QNLM2016ORP0408),主持,2017.04-2020.03。
2.中核工业研究院外协项目,钠火灾下结构安全性能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17.03-2017.1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路桥健康监测用微型压电发电装置研制与理论研究(No. 51208151),主持,2013.01-2015.12。
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潮湿环境下高强混凝土长期性能衰减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No.2016M590275),主持,2016.06-2017.12。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路面用叠堆式压电发电机研究(No.2011M500059),主持,2011.06-2013.03。
6.2015年度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博士后类):高强混凝土后期性能劣化机理、改善措施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2016.06-2019.06。
7.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寒冷地区路桥实时监测系统用微型电源研究,主持,2014.01-2015.12。
8.横向项目:寒冷地区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面板阻裂与耐久技术,主持,2015.09-2016.12。
9.横向项目:寒区道路高抗折、高耐久混凝土性能研究,主持,2016.05-2016.10。
学术交流
近五年参加的学术交流:
1. 参加了2012.01.22-26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91届交通领域最盛大的年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2. 参加了2012.01.31-02.01由Center for Energy Harvesting Materials and Systems (CEHMS) 承办,在Virginia tech举行的1st Virginia Energy Summit & 3rd IAB Meeting。
3. 参加了2013年9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哈尔滨工程大学-北海道大学第三届校际间双边学术研讨会。
4. 2013年10月在乌鲁木齐,参加了第十二届中日冬季交通技术交流会。
5. 2014年10月,参加了在珠海举办的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Life Design for infrastructure (SLD’2014)学术研讨会。
6. 2015年7月,参加了承德举办的混凝土耐久性能试验检测技术的新发展暨混凝土标准养护技术在高速铁路的应用观摩研讨会。
7. 2015年11月,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2015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SPAWDA2015)。
8. 2016年1月,参加了Seminar on Marine Concrete Structure Technology学术研讨会。
9. 2016年7月,参加了2016国际交通基础设施和材料会议(ICTIM2016)。
10. 2016年9月,参加了全国第九届混凝土耐久性会议。
11. 2016年11月,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建筑材料测试技术交流会。
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的硕士生,其中中国学生2~3名,留学研究生1名。
本科生授课课程
《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土木工程材料》
研究生授课课程
《海洋工程混凝土设计与防护》
实践性教学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
专利成果
近五年来申请和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1. 谭忆秋、边鑫、吕建福、单丽岩、徐慧宁、张红,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210215507.X,授权.
2. 谭忆秋、吕建福、钟勇 ,一种压电陶瓷-沥青复合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201210583562.4,授权.
3. 吕建福、王玮琛、贾道光、刘立明、孙雷,一种大体积混凝土的多功能养护箱,201510106460.7,授权.
4. 吕建福、毛继泽、王玮琛、孙雷、张洪博,智能混凝土氯离子加速试验控制仪,201510676641.3,实质审查.
5. 吕建福、毛继泽、王玮琛、孙雷,卡槽式电通量夹具,201510556823.7,实质审查.
6. 吕建福、孙雷、毛继泽、王玮琛、刘立明 ,一种复合压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6/01/27,201510732339.5,实质审查.
7. 吕建福、毛继泽、陈伟豪、孙雷 ,开槽式Cymbal型压电发电单元金属端帽的冲压成形模具,2015/10/28,, 201510458045.8,实质审查.
8. 吕建福、孙雷、郭庆勇、王玮琛、刘立明 ,压电陶瓷粉与炭黑和沥青复合压电材料及制备方法,2015/9/9, CN201510253347.1,实质审查.
9. 吕建福、孙雷、刘浩喆、王笑笛,混凝土吸水率实验装置,201610147559.6,实质审查.
10. 吕建福、尉天凤、杨凯、毛继泽,高温干燥环境下混凝土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201610168644.0,公开.
出版著作
何建,吕建福(主编),陈冬妮,李伟. 工程荷载与结构可靠度设计原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45千字,2016.09
研究领域
1、海洋生物、微生物对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机理和应用技术
2、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开裂(高性能、超高性能和树脂混凝土等)
3、核电站混凝土耐久性
4、核电站混凝土修复材料
5、抗海洋附着生物附着涂料
6、高强混凝土的后期力学和耐久性能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Lv Jianfu*, Guan Hui, Zhao Weixuan, Ba Hengj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1, 26(1), 137-142. (IF:0.400)
2. Yiqiu Tan *, Yangjian Ou, Lv Jianfu, Yunliang Li. Effect of emulsifier on cement hydration in Cement Asphalt Mortar.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3, 47:159–164. (IF:2.265)
3. 吕建福*,巴恒静, 谭忆秋.海洋粘细菌对砂浆渗透性和微观结构影响. 建筑材料学报. 2013,16(4):694-698. (EI检索)
4. Jianfu Lv*, Jize Mao, Hengjing Ba. Influence of Crassostrea gigas on the Perme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Concrete Exposed to the Tidal Zone of the Yellow Sea. Biofouling. 2015, 31(1): 61-70. (IF:3.415)
5. Jianfu Lv*, Jize Mao, Hengjing Ba. Influence of marine microorganisms on the permeability and microstructure of mortar.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77: 33-40. (IF:2.265)
6. Jianfu Lv*, Kai Yang, Lei Sun, Weihao Che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stack transducer embedded in asphalt pavement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 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2015, 152-156. (EI检索)
7. Ben Li, Jize Mao*, Jianfu Lv, et al. Effects of micropore structure on hydration degre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n later curing age.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2016, 20(5): 1-16. (IF:0.636)
8. Jize Mao, Lei Sun, Jianfu Lv*, Yiqiu Tan. Piezoelectric and dielectric behavior of 0-3 asphalt-based composites with carbon black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6,42(14):16132-16137 (IF: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