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萱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04-2008年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获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5-2009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社会学双学位)学士学位 2012-2013年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罗斯伯格学院,访问学者 2008-2014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2021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专业,讲师、副教授 主持项目 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横向课题“中国海外利益保护视角下的欧洲移民问题研究”,2019-2022 国家社科基金(民族问题研究)青年项目“以色列民族社区治理结构中的家族因素研究”,2017-2022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横向课题“全球流动与现代边界管理:欧洲南部边界的形塑与调整”,2017-2022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文明视野与历史互鉴——中阿家族的人类学比较研究”,2017-2019 中央民族大学青年短期科研项目“家族视角下的巴勒斯坦社会”,2016-2017 学术兼职 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

社会人类学、批判边界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赵萱、吴俊杰著:《常人之境:中国西北边地口岸人的口述》,九州出版社,2020年; 赵萱著:《边观:全球流动的人类学笔记》,时事出版社,2022年(待出版); 核心期刊论文 “重建领土观:东耶路撒冷的领土/土地争夺——批判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巴以冲突”,载《世界民族》,2019年第5期; “当代西方批判边界研究述评”,载《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第一作者) “无交流的交通:日常跨界流动的人类学反思——以霍尔果斯口岸‘中哈跨境合作中心’为例”,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一作者) “圣地抑或领土:‘民族国家之外’的遗产存续——耶路撒冷的日常生活与空间实践”,载《思想战线》,2018年第6期; “隔离墙、土地与房屋:地缘政治与生命政治的交互——一项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志研究”,载《开放时代》,2018年第5期; “国门与道路:边界的分化、整合与超越——基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的人类学研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圣地’秩序与世界想象——基于耶路撒冷橄榄山基督教社群的人类学反思”,载《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第3期; “全球流动视野下的民族国家转型——基于海外边界人类学政治路径的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8年第7期; “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的人类学解读——从国家的遗产到遗产的文明”,载《世界民族》2017年第6期;(第一作者)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中国近代波斯认知的生成与演变——以清末民国时期国内报刊的记述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8年第3期; “巴勒斯坦青年女性面纱观念研究”,载《青年研究》,2017年第4期; “拜节与内婚制传统——阿拉伯地方社会的人类学观察”,载《青海民族研究》,2017年第2期; “东耶路撒冷橄榄山地区巴勒斯坦社会的家族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难民、客人、避难寻求者?——叙利亚避难者的身份困境与现实出路”,载《国际论坛》,2016年第5期;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中国土库曼斯坦观念的生成和演变——以国内报刊的记述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 “中东穆斯林妇女早婚现象研究——以东耶路撒冷橄榄山社区田野调查为例”,载《世界民族》,2014年第5期; “文化自觉的技术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意义”,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4年第9期;(第二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