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在厦门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学士、硕士学位,在中山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97-2007),浙江大学社会学系(2007至今)。在挪威人权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和挪威高等人文研究中心访学。
工作研究项目
应用人类学、环境与社会、村落发展问题、社会评估、文化遗产保护等研究。
主要研究课题: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个村庄在改革年代的都市经历”(03CSH011,2003—2004)。
2.主持挪威人权中心项目“改革年代中国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与制度分析”(2005年)。
3.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城市新移民及其对策研究”(首席专家和总负责人:周大鸣)的子课题“新移民的城市融入与城市社区建设研究”(07JZD0025,2008-2010)。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移民安置、社区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10BMZ038,2010-2014)。
5.主持与韩国仁川大学合作项目:“东亚社会与乡土社会重建”(2014-2017)。
6.主持与挪威奥斯陆大学合作的项目:Airborne:Pollution,Climate Change,and New Visions of Sustainability in Global China(2014-2019).
7.主持“贵州城镇移民安置市民化研究”(2015-2016)
8.主持“后遗产时代中国大运河(杭州段)遗产保护研究”(2015-2016)
9.主持“浙江临海东塍镇岭根村历史文化研究”(2015-2017)
10.主持“杭州运河船民研究”(2017-2019)
1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运河船民生活世界的社会区隔与社群边界建构研究(18BSH141,2018-2021)
教学工作
本科:都市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概论、发展社会学、应用人类学
研究生:质性研究方法与实务、民族志与田野调查、文化人类学专题
出版著作
01、刘朝晖,超越乡土社会:一个侨乡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结构,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02、【新加坡】叶钟铃、刘朝晖编著,林惠祥南洋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03、刘朝晖(执行主编),浙商古道行,新华出版社,2017年。
04、Kuah Khun Eng&Liu Zhaohui,eds,2017,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New York:Routledge.
05、刘朝晖,望乡:被安置的移民和他们的文化心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
06、刘朝晖,【挪威】贺美德(Mette Halskov Hanson)主编,仰望窗外的天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01、2005刘朝晖,村落社会研究与民族志方法,载《民族研究》,第3期,Pp94-102。
02、2007刘朝晖,改革年代侨乡社区的宗族组织与政治过程,载《思想战线》,第3期,Pp23-29。
03、2005刘朝晖,民族文化对生态移民的影响与因应策略,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6期,Pp67—72。
04、2003刘朝晖,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松坪归侨社会地域认同的实证剖析,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期,Pp11---18。
05、2001刘朝晖,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第3期,Pp22---28。
06、2006刘朝晖(第二作者),制度性歧视与社会公正:以厦门农民工为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11期,Pp5-14。
07、2009刘朝晖,1948年槟城的分离运动与逃遁的华侨民族主义,载《开放时代》,第10期,Pp122-132.
08、2010刘朝晖,中国和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比较研究:一个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Pp24-29。
09、2009刘朝晖,村落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论遗产主体与遗产保护主体的悖论,载《文化艺术研究》,第4期,Pp29-36。
10、2011刘朝晖,从端午申遗看地方建构的文化动力,于《文化艺术研究》,第2期,Pp80-85。
11、Liu zhaohui,2011,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munity Life of New Urban Migrants
Guangzhou,Dongguan,Hangzhou,Chengdu,Zhengzhou,and Shenyang,Chinese Sociology&Anthropology,Volume 43,Number 3/Spring 2011,Pp5-37.
12、2012刘朝晖,文化遗产保护地移民安置的社区价值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狮子山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为例,载《思想战线》,第2期,Pp85-89。
13、2012刘朝晖,群体性事件中非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心态,载《浙江学刊》,第6期,Pp13-17.
14、2012刘朝晖,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人类学参与”,载《旅游学刊》第10期,Pp8-9.
15、2016刘朝晖,“被再造的”中国大运河:遗产话语背景下的地方历史、文化符号与国家权力,载《文化遗产》第6期,Pp60-68。
16、2016刘朝晖,耕读分家:理解村落社会变迁的新视角,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Pp2-7。
17、liu zhaohui,Place attachment and the remaking of cultural space in a Lijiang resettlement community,Edited by Kuah Khun Eng and Liu Zhaohui,2017,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communities,New York:Routledge,Pp92-111.
18、2017刘朝晖,村落保护的空间规划与文化价值重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网络版),Http://www.zjujournals.com/soc.2017.07.28.2017年,第5期,Pp118-128。
19、Zhaohui liu,2018,Searching for a lost aura:a Naxi Dongba’s spatial practices and space remaking in touristic commoditization,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https://doi.org/10.1080/14766825.2017.1332069.Vol,.16,Issue 4,Pp348-362.
20、Mette Halskov Hansen&Liu zhaohui(co-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2018,Air Pollution and Grassroots Echoes of“Ecological Civilization”in Rural China,China Quarterly,https://doi.org/10.1017/S0305741017001394.Vol,.234,June,2018,Pp320-339.
21、2018刘朝晖,文化景观带再生产:浙江古道休闲文化旅游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Pp50-56.
22、2018张崇、刘朝晖,遗产保护的“举国体制”与社会参与:从观念更新到行动逻辑,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12月第3卷第12期,Pp35-39。
23、Kristin Aunana,Mette Halskov Hansenb,,Zhaohui Liu(correspondence author),,Shuxiao Wang,2019,The Hidden Hazard of Household Air Pollution in Rural China,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Vol,.93(2019),Pp27-33。
24、2019 Ruolan Hu,Shuxiao Wang,Kristin Aunan,Minjiang Zhao,Lu Chen,Zhaohui Liu,Mette H.Hansen,Personal exposure to PM2.5 in Chinese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https://doi.org/10.1111/ina.12537.
25、2020刘朝晖,运河船民的文化亲密性与活态传承实践,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Pp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