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林小美

个人简介

林小美,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A级武术裁判,武术高段位8段。 作为武术国际A级裁判,曾担任2008北京第29届奥运会裁判长,担任2002年韩国釜山第14届亚运会、2010年中国广州第16届亚运会、2014年韩国仁川第17届亚运会裁判长,担任第6、7、9、1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裁判长,第6、7、8届亚洲武术锦标赛等国际武术赛事的裁判长。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8、9、10、11、12届运动会武术比赛裁判、裁判长、副总裁等。多次出访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担任武术专业裁判、竞赛、科研等指导工作。 在研究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吴越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融合研究”和“中国武术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两项国家级课题,国家体育总局世界运动会攻关项目“武术优秀运动员竞技套路编排及创新的研究与应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研究”、“太极拳国际传播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奥运效应与武术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模式研究”、“后奥运时期中国武术可持续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的研究”等20多项研究工作;在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70篇;撰写专著及教材《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竞技套路武术运动》、《武术套路基础教程》等11部,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制定了武术推向世界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荣获“十一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5项;主讲的武术教学获浙江大学体育类首门省级精品课程,并荣获浙江省第六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荣获教育部宝钢教师优秀奖等称号。 裁判及国际交流 第5届亚洲武术锦标赛裁判长(越南) 第6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裁判长(亚美尼亚) 第14届亚运会武术比赛裁判长(韩国) 国际武术教练员、裁判员新规则培训班教师 第7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裁判长(澳门) 第6届亚洲武术锦标赛裁判长(缅甸) 第3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总裁判长(新加坡) 第4届亚洲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套路裁判长(韩国荣州) 第9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裁判长(北京) 第7届亚洲武术锦标赛裁判长(澳门) 第29届奥运会武术比赛裁判长(北京) 第16届亚运会武术比赛裁判长(广州) 第1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裁判长(土耳其安卡拉) 第8届越南亚洲武术锦标赛裁判长(越南胡志明市) 第4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裁判长(湖北十堰) 第17届亚运会武术总裁判长(韩国仁川) 第7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总裁判长(保加利亚) 多次出访日本、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等国担任亚洲、拉丁美洲及各国专业教学科研指导工作,负责与新加坡、爱尔兰、英国、加拿大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培养人才,参与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修订。 主持主要科研项目: 人体运动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浙江省科委2000-2004 武术竞赛套路创编研究,浙江省农协2001-2003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模式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0-2002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法能力因素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1-2002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浙江省体育局2001-2002 奥运效应与武术发展战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3-2004 关于我国武术散打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2005 武术入奥与中西文化的对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中心2004-2005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技术优化研究,浙江省体育局2007.11-2008.11 后奥运时期中国武术可持续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3-2008.12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6-2009.9 武术优秀运动员竞技套路编排及创新的应用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攻关课题2009.4-2009.12 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剑术教程》的华东地区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9.7.-2009.12 太极拳国际传播及其应对策略研究,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7-2011.9.30 优秀运动员培养创新机制研究,重大横向合作项目,2011.12-2014.12 吴越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融合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2012.9-2015.12 中国武术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2018.6-2021.12 教学与课程 研究生课程: 体育学研究进展; 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课程: 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 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 太极拳教学; 主持项目: 人体运动素质指标体系的研究,浙江省科委2000-2004 武术竞赛套路创编研究,浙江省农协2001-2003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模式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0-2002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法能力因素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1-2002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浙江省体育局2001-2002 奥运效应与武术发展战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3-2004 关于我国武术散打项目市场化运作的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2005 武术入奥与中西文化的对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中心2004-2005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技术优化研究,浙江省体育局2007.11-2008.11 后奥运时期中国武术可持续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估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2008.3-2008.12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8.6-2009.9 武术优秀运动员竞技套路编排及创新的应用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攻关课题2009.4-2009.12 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剑术教程》的华东地区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9.7.-2009.12 太极拳国际传播及其应对策略研究,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7-2011.9.30 优秀运动员培养创新机制研究,重大横向合作项目,2011.12-2014.12 吴越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融合研究,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2012.9-2015.12 中国武术对外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8.6-2021.12 出版著作: 1、《中外十大搏击》—书,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 2、浙江省高校体育选项课系列教材(武术),2002.2 3、浙江省高校体育选项课系列教材(武术),2004.1 4、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5、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课教材《武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6、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7、儿童武术训练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8、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9、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中国书店,2008.1 10、大学武术(武术教学精品课程配套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0 11、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操作指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 12、普通高等学校民传专业主干教材《武术套路基础教程》(主编),教指委审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13、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3 14、民国时期武术运动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9 15、武术(第三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16、吴越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融合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7专著 教学工作 开设课程有:武术理论与实践;武术训练理论与方法;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太极拳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体育教育训练方法与手段等。 成果奖励: 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全国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 武术进军奥运的可行性分析,香港国际武术节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03.2 奥运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武术奥运战略之对策研究,2003年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一等奖 竞技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思考,2003年国际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 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浙江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3.10, 关于武术套路场地、器材变更的探讨,参加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交流,2004.10 武术套路新旧规则对比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三届),2005.10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模式研究,2006年浙江省高校科研一等奖 《武术教学》2007年浙江省精品课程 武术发展研究系列,2007年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7.7 浙江省第6届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2007.11 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四届),2007.10 武术教学课程建设及其成果辐射获2008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7 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成功率及其质量的研究,获首届浙江省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2008.6 《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获08年杭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11 中国武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2010年10月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研究获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6 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培优计划实践与效果,2012年浙江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论“武德”与“武礼”的体用一元观,第二届全国武术大会荣获一等奖,2016.9 *荣誉奖励: 全国“十佳”武术裁判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1.9 全国优秀裁判员,国家体育总局2001.10 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成绩突出,优秀教练员称号2002.05 2000-2001学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先进工作者2001.6 2001-2002学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先进工作者2002.6 2001-2002学年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2002.6 2001-2002学年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02.12 2003年度浙江大学优秀教师奖2004.1 2001-2004年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优秀会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4.10.22 2004-2005学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先进工作者2005.6 2004-2005学年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2005.6 2001-2005年度全国优秀裁判员,国家体育总局2005.10 2005年全国十佳武术裁判员2005.11 2005年度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5.12 2005年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5.12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第五届本科教学鼓励奖2006年3月 获2007年宝钢教师优秀奖 2007年度获浙江大学奖教金 2008年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本科教学优秀奖 2009届浙江大学本科百篇特有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09年4月 2006-2009年全国优秀裁判员称号,国家体育总局 2010年全国十佳武术裁判员称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10.4 2011年度浙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1.6 2012年度院级先进工作者,2013.1 2013年浙江省武术工作者先进个人,2014.1 2015年加拿大武术家终身成就奖 2015年12月获中国高等院校武术事业推动与发展突出贡献奖,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2015.12 2016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第十五届本科优秀教学奖 浙江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班主任称号(2016-11-23) 2018年杭州市武术协会十大领军人物

研究领域

传统体育理论与实践 武术理论与方法 体育与养生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九运会武术套路指定动作现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9 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儿童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中日韩搏击项目的现代演变,体育文化导刊,2001.10 武术套路进入2008年奥运会的可能性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02.10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模式研究,体育科学,2003.1 竞技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文化背景比较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3.3 On Evaluations of Wushu Routine Exercises,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英文版),2003.5 影响武术套路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3.7 散打与跆拳道竞技特征之比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0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浙江体育科学,2003.10 武术进入奥运会可行性分析,体育文化导刊,2003.6 武术基础训练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之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2 奥运会项目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项目改革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浙江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4.5 我国体育竞赛纠纷解决机制探讨,中国体育科技,2004.4 技武术套路新旧规则对比研究,体育科学,2004.11 武术进入奥运会与中西文化的对接,体育科学,2005.7 竞技武术套路文化之特质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5.7 关于武术传播的若干问题思考,浙江体育科学,2005.4 太极拳3种高度架势的确定及控制,中国体育科技,2005.3 关于武术套路场地、器材变革的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06.2 武术发展历程的阶段论,体育科学,2006.9 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及临场应对方式的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6.6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国际现状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06.6 杭州市高校武术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7.3 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体育科学,2007.11 试析中国武术的人性论,浙江体育科学,2007.4 太极拳预备势解析,浙江体育科学,2007.6 温州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城乡差异的调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8.1 试论武术运动的特点,浙江体育科学,2008.1(1月) 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调查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8.3 竞技武术套路中腾空摆莲B和C级跳跃落地稳定性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 21世纪以来武术(馆)学校研究综述,浙江体育科学,2008.4(7月) 有氧运动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学机制,浙江体育科学,2008.5 试论高校体育教师的吸引力,吉林体育学院2008.7 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探析,体育与科学,2009.2 浙江省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类难度动作成功率及其质量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9.2期 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中的非语言艺术,浙江体育科学,2009.3期 关于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评价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9.3 中国武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研究,体育科学,2009.6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社团文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10.2期 竞技自选太极拳的美学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0.5; 从少林寺下属机构的发展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经营,浙江体育科学,2011.4 清末民初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1.6 新规则背景下自选长拳项目动作编排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2.1 武术健身对大学师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2.3 文化学视角下的嘉兴掼牛,浙江体育科学,2012.5 对杭州市健身气功站点的调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2.6 温州市健身气功的习练现状调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3.3 An Analysis of Wushu`s Theoretical Concept and its Reflection in Wushu`s Practice,IOSR journal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IOSR-JSPE),2013,1(1):42-45 杭州市跆拳道培训与武术培训市场需求差异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14.1(1月)第36卷,总177期, Analyzinginfluentialfactorsof Chinese Fighting Bull’s cultural integration at Multicultural Society of Zhejiang,Journal of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2014年6月,p124-125期刊等级ISTP A New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 Inherent of Tai Chi and Its Positive Effects,World Leisure Congress,2014年9月,国际会议 持器械旋风脚720°接马步落地稳定性训练手段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4.4(9月)第36卷 推动掼牛进入大型赛事的方案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5.1(1月)第37卷,第1期,总183期 吴越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5.4,p202-205 浙东内家拳发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5.4 p91-94 “掼牛”运动文化生态要素分析与结构模型建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8):36-41. 杭州市高校太极拳健身运动参与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15.4(8月)第37卷,第4期,总186期 江浙地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涉入路径与要素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15.5(9月),第51卷 明代浙江武术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5.5(第5期)出版时间2015.9 吴越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15.11(第6期) “碎片化”的破解:全民健身政策执行的“整体性”范式构建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浙西麻蓬拳的传承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6年第2期(总第164期)p60-65 天人合一思想在掼牛运动中的体现,浙江体育科学,2017.1第1期,第39卷,第4期,总195期,p90-93 嘉兴孔子武学堂的儒家体育文化传承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7.10 武术套路裁判员主观裁决心智过程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17.9 太极拳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特点探析,浙江体育科学,2017.9,第五期第39卷,P102-106 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17.11,第六期第39卷 武术产业到武术创意产业的实现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18.3,第3期总第189期,p97-102

学术兼职

现任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委员、中国大学生体协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常委、裁判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武术协会裁判委员会主任,浙江省高校武术协会副主席,浙江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体育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浙江省体育舞蹈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