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佳佳

个人简介

郑佳佳,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横向项目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赴美国休斯顿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SMSL)实验室进行两年博士联合培养,师从宋钢兵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已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目前与美国休斯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卧龙岗大学、迈阿密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留学深造机会。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2018/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复合式磁流变缓冲装置抗连续冲击特性及控制方法研究,主持 2. 2020/01-202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大尺寸难加工核心零部件磁性磨粒流精密抛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参与 3. 2020/01-202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柱体绕流涡激振动的机理研究及其在压电俘能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参与 4. 2019/01-202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组合换能器的磁力耦合辅助激励式压电发电机研究,参与 5. 2019/01-202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变容积串联腔体累积压缩的塔式微型压电气体压缩机研究,参与 6. 2013/01-201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PLZT光致形变特性的光控非接触式微镜驱动与控制研究,参与 授权发明专利 1. 第一发明人. 一种用于机车轮对监测系统供电的径向伸缩式压电发电机, 2016.10.26, ZL201610459089.7; 2. 第一发明人. 一种车载定位跟踪及撞击报警装置, 2016.10.12, ZL201610459784.3; 3. 第一发明人. 一种旋磁激励的径向伸缩式压电发电机, 2016.11.23, ZL201610458887.8; 4. 第一发明人. 一种行车气流致振俘能器, 2019.01.11, ZL201710732638.8; 5. 第一发明人. 一种车载振动压电发电机, 2019.02.15, ZL201710732640.5. 指导学生情况 1.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 2.现指导在读本科生10余名。 教育经历 Education Background 2011.9 2016.11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 博士研究生毕业 博士学位 硕博连读 2007.9 201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学本科毕业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Work Experience 2016.12 至今 浙江师范大学 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2013.12 2015.12 美国休斯顿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智能材料与制造实验室,师从宋钢兵教授

研究领域

智能材料与结构及其振动控制(磁流变材料)、结构健康监测(压电材料)。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Zheng J, He X*, Li Y, Zhao B, Ye F, Gao C, Li M,Li X*, E 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0, 59, 3425-3437. [2] Li M, Chen P, Li X, Zheng J, Dong W. Polymer Composites, 2020. [3] 郑佳佳, 阚君武, 张广, 王炅, 欧阳青, 兵工学报, 2019, 40(4), 708-717. [4] 郑佳佳, 阚君武, 胡明, 张广, 王炅. 兵工学报, 2019, 40(9), 1761-1769. [5] Zeng S, Li X, Li M, Zheng J, Shiju E, Yang W, Zhao B, Guo X, Zhang R, 2019, 155, 34-43. [6] Hu S, S Zeng, X Li, J Jiang, W Yang, Y Chen, M Li, J Zheng. Materials & Design, 2020: 108496. [7] Tian Z, Li Y, Zheng J, Wang S. A state-of-the-art on self-sensing concrete: Materials,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19, 13:107437. [8] Zheng J, Chen J, Yang M, Chen 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9, 233(19-20), 7144-7154. [9] Wen J, Wan N, Wang R, Chen S, Zheng J, Li J. IEEE Access, 2019, 7, 25908-25914. [10] Zhang G, Wang H, Wang J, Zheng J, Ouyang Q, 2019. RSC advances, 9(18), 10124-10134. [11] Wen J, Chen K, Ma J, Zheng J, Cheng G, 2019. IEEE Access, 7, 19881-19889. [12] Zheng J, Li Y, Hu M, Wen J, Wan J, Kan 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8, 27(11), 115030. [13] Zheng J, Li Y, Wang J, Shiju E, Li X.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2018, 5(8), 085702. [14] Zheng J, Li Y, Wang J. Part C: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6: 0954406216643109 [15] Hang X, Zheng J, Song G*.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6, 25(3), 035021. [16] Ouyang Q, Zheng J, Li Z, Hu M, Wang 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6, 25(11), 115041. [17] Zheng J, Li Y, Li Z, Wang 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5, 24 (10), 105024. [18] Zheng J, Li Z, Koo J. H., Wang 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2015, 26(6): 690-700. [19] Zheng J, Wang X, Ouyang Q, Li Y, Wang 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5, 22(7): 2557-67. [20] Zheng J, Li Z, Koo J. Wang 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 6, 40250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