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勃

个人简介

彭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和石油开采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碳捕获与封存(CCS/TC265)量化与核查工作组组长,碳领导人论坛(CSLF)风险评估专家、世行CCS咨询专家,亚行CCS咨询专家。自1991年至今一直从事石油化工、油气田化学与工程,提高采收率以及碳捕获与封存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油气田化学与工程、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物理化学等。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化工领域科技攻关;参加挪威国家自然研究基金、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科研项目多项;自2006年起,承担多项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专题;中英、中澳、中挪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教育部、北京市重点项目;以及中石油等油田公司项目。举办CCS系列国际会议,承办国家发改委、人事部CCS高级研究班、中欧COACH CCS国际学校。在Energy and Fuel、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etroleum Science、石油学报等期刊及GHGT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与编著出版学术著作三部。 教育背景 博士, 挪威卑尔根大学 2005 博士后,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部,1998 博士,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直攻博士),1996 本科,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1991 工作经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院,书记,副院长,2011.1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书记,中心副主任,2008.01-2011.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副教授,2006.01-2008.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重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副教授,副主任1998.4-2006.01 (期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挪威石油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部,博士后,1996.8-1998.4 荣获奖励 1. 2008.1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校内排名第四) 科研项目 国家项目: 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发展规划研究(2016ZX05016-005-003); 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环境影响评估及效益评价(2016ZX05040-001-009); 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蒸汽驱后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耐高温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2011ZX05009-004-05); 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热采后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耐温磺酸盐体系的制备与性质研究)(2009ZX05009-004-05);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松辽盆地喇萨杏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复合驱机理研究(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制备与评价)(2008ZX05052-03); 6. 863课题: CO2驱油关键技术和系统研制(2011AA050603) 7. 863课题: 减渣石油磺酸盐高效驱油体系的研究(2008AA06Z207) 8. 973课题: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的渗流理论(2011CB20100603); 9. 973课题:二氧化碳驱油过程高温高压反应规律的研究(I期,研究骨干); 10.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CO2咸水层封存及物理模拟及渗流规律的研究(2011BAC08B02) 国际合作项目: 1. 亚洲开发银行(ADB)天津IGCC-CCUS-EOR评估项目(TA) 1. 中英近零排放项目(NZEC)II期,华能玉环电厂50万吨CCUS全流程项目; 2. 中英近零排放项目(NZEC)I期WG4 二氧化碳封存潜力及源汇匹配的研究; 3. 中澳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项目(CAGS)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估方法研究; 4. 中欧COACH CCS 能力建设项目 中欧CCS国际学校; 5. 国家科技国际合作项目: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多相多组分反应规律的研究; 省部级项目 1. 全国油气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重点); 2. 东北盆地群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重点); 3. 川藏盆地群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及适宜性评估(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重点); 4. 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机理研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重点); 5. 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及碳储机制的研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重点); 6. 减渣石油磺酸盐制备高效驱油体系的研究(教育部重点); 7. 首都经济圈CCUS发展策略研究(北京市重点); 8. 碳捕获与封存标准化研究(国家发改委) 油田公司项目 1. 中澳CCUS 项目后评估研究(延长石油) 2. 延长油田CCUS项目可行性研究(延长石油) 3. 复杂体系石油磺酸盐原料各组份对产品性能及应用普适性的研究(中石油) 4. 中国石油CCUS发展策略研究(中石油) 5. 原油脱酸组分制备驱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中石油) 6. 含硫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中石油) 专利 1. 原油减压渣油羧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201110006614.7) 2. 原油开采用减压渣油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201110006614.7) 3. 一种原油减压渣油馏分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201110006621.7)

研究领域

1. 油气田化学与工程: 聚合物驱、化学复合驱、泡沫复合/凝胶中驱替体系化学剂的开发。驱替体系的筛选与评价; 2. 碳捕获与封存:低碳能源与政策、碳捕获与封存源汇匹配、碳封存选址与潜力评估、二氧化碳/原油混相机理和技术、二氧化碳混相驱/非混相驱/复合泡沫驱/凝胶驱替、二氧化碳/水/岩反应、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等 3.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油气田污水处理与利用、挥发有机物的监测与处置、油田土壤的生物修复; 4. 物理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评价、水溶性高分子的制备与评价、分子自组装技术(LB)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Resol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troleum Sulfonate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Energy & Fuels 2016, 30 (4): 2751-2759. 2. Evaluation for CO2 Geo-storage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in Dagang Oilfield. Energy Procedia,2016 ,30(2016)41-46 3. Feasibility Study for IGCC-CCS-EOR Project in Jing-Jin-Ji Economic Circle. GHGT-13.Lonsan Swiss, Nov. 2016. 4. CO2 Geological Storage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n Sichuan Basin. GHGT13. Lansan, Nov.2016. 5. 预交联聚丙烯酰胺分散体系的制备及封堵性能评价,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5(01) 6.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V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Beijing, 2014. 7. Adsorption Procedure of Daqing Vacuum Residua Fractions on Oil/water Interface as Studied by Means of Wilhelmy Plate Meth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Beijing, 2014. 8. Feasibility Study for CO2 Storage and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Bohai Bay Basin, GHGT-12, Austin, United States, (Oral Presentation) 9. Evaluation for CO2 Geo-Storage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in Ordos Basin, GHGT-12, Austin, United States, 2014(Oral Presentation) 10. Complex Form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 Oil. ICCES'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 Experi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Seattle, 2013 11. 盐/水分散高分子聚合体系线团形状和尺寸,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03) 12. 预交联聚丙烯酰胺交联体系分散体系的制备和封堵性能的研究,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05) 13. 三种低黏度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研究进展 油田化学 2010(01) 14. 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 中国石油大学(自然科学版) 2009(01) 15. 原有减渣馏分油水界面性质的研究(I-XIII)系列论文)共计十三篇,第一作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6.“Film Self-assembly Properties of Vacuum Residua from Crude Oil and Correlation to the Stability of Water/Crude Oil emulsions”, ISBN82-7406-065-2 10 formal reports included. 著作 1.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Qua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ISO-TR- 27915,2016 2.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指南研究,油气藏二氧化碳封存选址,地质出版社,2012年 3.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基础及场地地质评价 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地质出版社2011 4. 原油乳状液, 原油减渣馏分的界面性质,科学出版社2008 5. “Interfacial Rheology of Crude Oil Emulsion”, In: J. Sjoblom, ed. “Encyclopedic Handbook of Emulsion Technology”, ISBN 0-8247-0454-1 Marcel Dekker, New York, 2001,515-524.(参编) 6. “Formation of Crude Oil Emulsions in Chemical Flooding”, In: J. Sjoblom, ed. “Emulsions and Emulsion Stability” 2th, ISBN 0-8247-2695-2 Taylor and Francis(CRC), New York, 2006, 517-548(参编)

学术兼职

1.     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 2.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碳捕获与封存(CCS/TC265)量化与核查工作组组长; 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杂志编委 4.     Energy, Energy & Fuel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Fuel, Journal of Chinese Chemical Engineering, Petroleum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