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伟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政治学学士、硕士、博士。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开设课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本科生) 政治学概论(本科生) 西方宪政研究(本科生) 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本科生) 政治哲学原著选读(本科生) 政治学经典名著选读(研究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重要流派研究(研究生)

研究领域

政治理论(Political Theory),特别是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的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社会政治专题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两种理论特质——毛泽东、邓小平政治理论特质比较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理念世界中哲学与政治的结合——柏拉图哲学王思想初探》,《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人类知识确切性的怀疑——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休谟的因果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4、《道德与国家:市场经济的两个前提——对亚当·斯密思想的新解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在文化多元中谋求政治一致——罗尔斯公共理性观析论》,载于高航编:《跨世纪的公共管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9月。 6、《东西方近代化比较视野中的王安石变法——以国家问题为中心的新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7、《政治哲学视野观照中的小康社会——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8、《精英主义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3年6月20日。 9、《城市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马克斯·韦伯的城市观论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学海》,2004年,第2期。 11、《共和主义的自由观念——试论昆廷·斯金纳的共和主义思想史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10月),全文转载。 12、《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4年12月),全文转载。 13、《从戏曲〈珍珠塔〉故事看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的特点》,《民主与科学》,2005年第1期。 14、《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15、《黑暗时代的希望之光——阿伦特及其〈黑暗时代的人们〉》,《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2006年9月13日,第10版。 16、《阿伦特的精神共和国》,《财经》,2006年,第24期。 17、《政治思想家阿伦特的当下意义》,《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6年12月26日版5。 18、《“手指伸进历史车轮”的知识分子》,《解放日报》,2007年1月26日,第15版。 19、《萨托利及其政党理论》,《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4月3日,第6版。 20、《西方知识分子史的写法》,《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4月6日,第9版。 21、《革命经验的重温》,《书城》,2007年7月号,第十四期。 22、《试论施米特政治理论的基本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7年10月),全文转载。 23、《现代文明的浪漫式反动——试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江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08年1月),全文转载。 24、《沃勒斯坦与美国衰落的神话》,《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10月9日,7版。 25、《美国精神的封闭抑或艾伦·布卢姆的封闭》,《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7年11月27日,第7版。 26、《政治代表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7、《阿伦特的权威理论》,载于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8、《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学海》,2008年,第3期。 29、《帝国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8年5月27日,第6版。 30、《美国雅各宾主义幽灵》,《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8年6月17日,第5版。 31、《政治及其存在之理——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政治观》,李强主编:《政治的概念》,新政治科学论丛,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32、《阿伦特的政治理想》,载于高全喜主编:《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关于哲学、政治与法律的讲演》,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4月。 33、《平常人的恶:汉娜·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审判》,《新闻晨报》,2008年11月23日版10。 34、《阿伦特与犹太人问题》,载于许纪霖主编:《世俗时代与超越精神》,知识分子论丛,第8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全球治理视域中的国家构建》,载于许章润主编:《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历史法学,第一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36、《阿伦特为什么重要?》,《中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9年1月13日,第7版。 37、《试论阿伦特的判断理论》,《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8、《施米特的议会制论议》,《学海》,2009年第3期。 39、《阿伦特的现代性批判》,《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40、《施米特的代表理论》,《复旦学报》,2009年,第4期。 41、《罗蒂与施特劳斯的隐匿对话》,载于丛日云、庞金友主编:《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42、《慎议民主的逻辑》,《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9年。 43、《罗蒂与施特劳斯:政治与哲学之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总第19期,第4版。 44、《现代国家构建视野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45、《汉娜·阿伦特与自由主义之反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6、《施米特的大空间理论》,《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1期。 47、《罗尔斯思想实验之语境》,《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期。 48、《施米特与宪法的新概念》,载于李强主编:《宪政与秩序》,新政治科学论丛,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9、《关于奥克肖特、庄子及政治哲学研究的谈话》(与张楚勇合作),载于许纪霖主编:《何种文明?中国崛起的再思考》,《知识分子论丛》第10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50、《施米特的霍布斯批判》,《学海》,2012年,第1期。 51、《政治理论的两种传统与汉语学界》(合),载于王焱主编:《社会理论的两种传统》,《公共论丛》第8期,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 52、《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规范关系》,载于杨光斌、寇健文主编:《中国政治变革中的观念与利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3、《抓官员作风,在中国当前是易行的善政》,《侨报》,2013年2月23日 A 3版。 54、《李克强访德:一次实利外交之旅》,《侨报》,2013年5月28日。 55、《官邸忌庭院深深,加剧官民隔阂》,《侨报》,2013年12月12日。 56、《政治衰败及其克服》,《中国图书商报》,2013年1月8日 57、《共和的危机》中译本序言,(美)汉娜·阿伦特:《共和的危机》,郑辟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58、《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载于刘海涛编:《我们共和——中国学者的共和省思与制度探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59、《危险的人民社会想象——与王绍光教授商榷》,《天府新论》,201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4年7月),全文转载。 60、《共和主义、爱国主义与现代性》,《学海》,2014年,第3期。 61、《奥克肖特的霍布斯研究》,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2、《阿伦特:我们可靠的朋友》,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3、《于尔根·格布哈特教授访谈》,(与段德敏合作),载于李强主编、陈伟执行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新政治科学论丛,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市民社会的理念——再论王绍光的“人民社会”构想》,《开放时代》,2014年,第6期。 65、《阿伦特的“盛世危言”》,《读书》,2014年第11期。 66、《施米特与魏玛德国宪政危机》,载于张翔主编:《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七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67、《平庸之恶:对显而易见的恶行却熟视无睹——阿伦特和斯坦尼斯对纳粹之恶的反思》,(合),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3日。 68、《并不可靠的“合法性”——试论卡尔·施米特合法性理论的限度》,《天府新论》,2015年,第2期。 69、《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批判》,《党政研究》,2015年,第1期。 70、《阿伦特:失落世界的守望者》,《新京报》,2015年1月31日,B04、B05版。 71、《海德格尔危机的象征意义》,《新京报》,2015年4月11日,B14版。 72、《卡尔·施米特:德意志国家的理论家》中译本前言,(美)约瑟夫·本德斯基:《施米特:德意志国家的理论家》,陈伟、赵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73、《千禧年视野中的太平天国运动》,《云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74、《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如何不是野蛮的?》,(合)《文学报》(上海),2015年9月24日,18、19、22版。 75、《阿伦特的财产理论》,《国外理论动态研究》,2015年,第11期。 76、《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 77、《黑恶势力与地方治理——太平天国时期江浙地区枪船现象的政治学考察》,《党政研究》,2016年,第3期。 78、《弥尔顿与近代英国共和主义》,《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79、《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世界哲学》,2016年,第 5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全文转载。 80、《阿伦特的意识形态理论》,载于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2016年,第26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81、《卡尔·施米特的宪政理论》,载于周濂主编:《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82、《汉娜·阿伦特与政治经验的诠释》,载于周濂主编:《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83、《卡尔·施米特的政治思想》,载于李强主编:《政制论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