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主要教育经历
1990年9月—1993年5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工业经济学硕士
1994年9月—1997年5月 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工业经济学博士
主要工作经历
1988年6月至今 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思考》,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5年第5期;
2、《国有企业的债务分析及解决对策》,载于《专家学者论企业改革》,1997年9月;
3、《预期性质的信息基础分析》,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4期;
4、《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规模》,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7期;
5、《企业规模、目标市场与竞争优势》,发表于《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6、《我国黄金工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期;
7、《产业调整中的政策基点分析》,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8、《日元贬值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于《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9、《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税制改革》,发表于《税务研究》,2002年第11期;
10、《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发表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11、《培养现代知识型劳动者》,发表于《经济日报》2004年1月1日;
12、《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变迁》,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
13、《中国劳动成本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1月8日;
14、《有松有紧: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上)》,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2月9日(新华社、人民网全文转载);
15、《有松有紧: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下)》,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12月10日(新华社、人民网全文转载);
16、《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劳动成本优势》,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17、《着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发表于《经济日报》2005年6月6日;
18、《推进以质取胜的外贸战略》,发表于《经济日报》2005年6月24日;
19、《产业活动的价值构成与主导模式》,发表于《财贸经济》,2005年第9期;
20、《论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3期;
21、《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发表于《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
22、《产业视角的宏观调控》,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5期;
23、《加息对改善通胀预期作用有限》,发表于《中国证券报》2007年9月4日(新华社、人民网全文转载);
24、《论企业发展的运行态势》,发表于《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5期;
25、《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26、《温和通胀能持续多久?》,发表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27、 “A Research on Service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发表于“Proceedings For the 5th Euro-Asia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09-03-04;
28、《中国产业市场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第十届国际工业管理会议论文2010年5月;
29、“Analysis On Service Innovation Of Product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y On Color TV Products”, 发表于“2011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1-11-26;
30、《以产业结构调整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光明日报(理论版)》2013-6-28;
31、《关注经济发展中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5-7;
学术兼职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
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起草组成员、专家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2—2014)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专家
APEC(2014)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专家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委员
国家“十三五”国际产能合作专项规划专家委委员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