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2001 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获西方哲学博士学位
(2)2003—2004;德国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3)2005—2006;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4)2015,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
教授课程
(1)西方文艺理论史
(2)东西方哲学本体论研究
(3)西方当代文论原著选读
(4)海德格尔的基本问题
(5)德里达与南希研究
(6)本雅明与犹太教
(7)卡夫卡研究
(8)后现代思想研究
(9)中国古代艺术
(10)西方当代艺术
研究领域
(1)西方文艺理论
(2)德国与法国当代哲学
(3)德国古典哲学
(4)中国道家思想
(5)东西方经典阅读
(6)当代西方与中国艺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写作的裂缝》:文艺评论,1994年第5期
(2)《阿Q以及可能的镜像》: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11期
(3)《对道德经文本句法层次的分析与解释》: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
(4)《牟宗三思想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9年第5期
(5)《Fuge:海德格尔的世界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6)《绝境的步伐——德里达在海德格尔与勒维纳斯之间书写死亡》:开放时代,2001年第11期,此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02年第1期
(7)《艺术作品中的世界和作为世界精神的河流》:现代哲学,2002年第4期
(8)《海德格尔与世界问题的发生》:现代哲学,2003年第1期
(9)《德里达书写死之绝境——与Heidegger,Levinas,Blanchot一道发现死亡》:论证,第3期,近四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布朗肖的写作》:东方杂志,2003年第11期
(11)《无题的礼物和思想发生的位置——Derrida论馈赠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生产》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The Community of Love and Ethos Of Giving: Deconstruction Of Christanity in Jean-Luc Nancy. 2004年11月在台湾中原大学“上帝与公共生活”的国际会议论文。论文集今年即将出版
(13)《论残雪》:收入《从寻根到飘泊——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论文集。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在该论文集中,其中发表了本人关于残雪小说的三篇评论和对诗人多多的一个评论文字,字数有四万字之多
(14)《礼物的精神——Derrida思想礼物及其对神学的解构》,《道风》:香港道风山神学研究期刊,2004年
(15)《<论语>的本体之学:解读<学而>开篇》:收入《原道》第11辑,2005年
(16)《圣母往见》: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年
(17)《触感神学》:道风,2007年第2期
(18)《礼物给予的“汉语-神学”》:基督教文化学刊,2007年第3期
(19)《身体——思想的触感》:基督教文化学刊,2009年第6期
(20)《<水立方>:对称的火焰与时间性的法则》:当代文坛,2009年第7期
(21)《时间之痛:哨兵诗歌写作的地方志》:当代文坛,2009年第7期
(22)《荷尔德林的文论与现代汉诗写作的法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23)《修性•基督化•自由感:当代中国艺术宗教精神的三种可能性》: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
(26)《以自然为中介——论一种虚化的自然主义美学的可能性》,文艺研究,2015-03-01。
(27),国际A类外文论文:Trinity Theology and the Gift Economy of Forming a Spiritual Authority,in: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47:4,2017.
(28)国际艺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文章:Between Conceptual Art and Flat Painting: on the Murky Poetry of Inframince Painting,2017.
(29)(代替的“主体”与以撒的“捆绑”
——勒维纳斯与《创世记》第22章的解读):收录在:《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杭州列维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