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1)1987-1991 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2)1994-1997 硕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3)1997-2000 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4)2001-2003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教授课程
(1)外国文学史
(2)比较文学概论
(3)比较戏剧专题
(4)比较诗学专题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陌生化”的旅程: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5期
(2)《中西诗学原型意象探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走向对话的中西比较诗学》《东方》1999年第8期
(4)《汉语言与印欧系语言的异质性及其对中西诗学的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对话》,《东方》2000年第5期
(6)《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洪深论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8)《批评的解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9)《比较诗学的危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从“解构”到“建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11)《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之思》,《外国文学》2006年第3期
(12)《超越东方主义》,《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16日
(13)《尼采与<人性的,太人性>》,《光明日报》,2006年6月26日
(14)《试析朱光潜和钱锺书对于莱辛“诗画异质说”的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3月
(15)《历史解说为何出现另类面孔》,《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
(16)《穿越历史的时间之维》,《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
(17)《现代性的寻求:中国现代戏剧的命名及内涵》,《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18)《中国现代戏剧的“舶来”路径及跨文化研究属性》,《艺术评论》,2012年第1期
(19)《中国现代戏剧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27日
(20)《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及诗学话语转型》,《江淮论坛》,2013年02期
(21)《欧洲小剧场运动的现代性质及其对美、中现代戏剧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2期
(22)《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缘由及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04期
(23)《移动的边界:比较文学的百年学科发展定位》,《学术研究》,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