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2013年6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于2019年8-12月赴德国发展研究所参加Managing Global Governance (MGG)项目;2016年2-8月赴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访学;2013年9月-2014年2月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访问。
工作经历:2013年7月至今在浙江师范大学工作。期间曾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借调工作。2018年获评副教授。
讲授课程:《国际金融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全英文授课
科研项目:
[1]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正规经济视角下非洲债务可持续性与中国对策研究”,19CJL051,主持。
[2] 2019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差异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LQ19G030012,主持。
[3] 2019年度中文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课题:“人文交流在中国与南非双边关系中的地位与提升对策研究”,主持。
[4] 201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在非洲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防范研究”,15JDFZ03YB,主持。
[5] 2014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民营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研究”,2014QN044,主持。
[6] 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浙江民营企业走进非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Y201431855,主持。
奖励荣誉:中国世界经济学科第二届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征文三等奖
研究领域
非正规经济、中非经贸、国际发展援助、非洲债务问题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第一作者:“The Roles of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Distanc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China’s Trade with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20, 61.
[2] 第一作者:“US and China Aid to Africa: Impact on the Donor-Recipient Trade Relation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8, 48.
[3] 第一作者:《文化差异比制度差异更重要吗?——来自中国对非洲出口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研究》,2018年第10期。
[4] 第一作者:《中国对非援助是“新殖民主义”吗?——来自中欧对非援助贸易效应对比的经验证据》,《国际贸易问题》,2018年第3期。被《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获评2018年国际政治经济学最佳中文论文TOP 10。
[5] 第一作者:《“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第三方效应”》,《国际商务》,2017年第4期。
[6] 第一作者:《资源掠夺还是多因素驱动?——非正规经济视角下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
[7] 第一作者:《货币政策视角下银行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年第1期。
[8] 第一作者:《“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第三方效应”》,《国际商务》,2017年第4期。
[9] 第一作者:《新常态下中国对非洲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非正规经济的视角》,《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2期。
[10] 第一作者:《非正式部门会影响到中非贸易发展吗?——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佐证》,《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9期。
[11] 第一作者:《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2期。
[12] 第一作者:《非DAC援助国与国际援助体系:影响及比较》,《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11期。
[13] 第一作者:《非DAC援助国及其对外援助的特点》,《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10期。
[14] 第二作者:《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评估、影响及政策建议》,《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3期。
[15] 第二作者:《中国对外援助中的经济动机和经济利益》,《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