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邱敏

个人简介

1980年生于重庆,2006年6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现就读于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教授课程 艺术概论、当代艺术现象分析、当代艺术与设计欣赏、西方美术史、设计概论、设计史等课程

研究领域

当代视觉艺术理论与批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生生不息:关于“缘分的天空——2005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发表于《江苏画刊》2006年第一期 《女性艺术史才刚刚开始——从陶咏白女性绘画批评方法说起》发表于《今日美术》2006年第1期 《女性与权利——论徐虹的女性艺术批评》发表于《今日美术》2006年第2期 《感性对抗理性的有效性何在?——论廖雯的额女性艺术批评》发表于《今日美术》2007年第1期 《艺术为什么是有性别的》发表于《今日美术》2008年第1期 《是原创的消解,还是盗用式的重复?》发表于《美术焦点》2008年第4期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性别意识》发表于《2008中国美术批评家年度批评文集》 《重返个体的对话——关于肖鲁作品的意义阐释》发表于《今日美术》2008年第3期 《诗意的死亡标本——吴晓宁作品评析》发表于〈山花〉2009年第10期0可否认 《中国当代艺术与女性主义》发表于《山花》2009年第10期 《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创作的缺失》发表于《中华儿女书画名家》2009年5月总第403期 《与自然的对话——芭芭拉•爱德斯坦访谈》发表于《艺术时代》2009年第11期 《数字时代的艺术共享——任倢访谈》发表于《艺术时代》2009年第11期 《我们何以谈论艺术的性别身份——从三个典型案例说起》发表于《艺术时代》2009年第11期 《直面问题的重庆双年展》发表于《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案例》,澳门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5月第一版 《心在路上的人》发表于《应天齐艺术文献(中国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1年2月版本 《雕塑、装置与现场》发表于《中国雕塑》 2011年第五期 《装置中的戏剧性与身体感》发表于《神州》 2012年07期 《逼迫与反抗——法斯宾德和他的男性演员》发表于《电影评介》 2013年3期 《重返个体的<对话>》,发表于《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年Z1期 《编织的张力》,发表于2013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校报第1562期 《自在与自然:当代绘画九人展学术研讨会》,发表于《国家美术》2013年9月 2014年第9期3月10日版追求东西和合之境发表于《新世纪财新周刊》 2014年第13期4月7日版外人的价值发表于《新世纪财新周刊》 2014年5月艺术需要真诚的思考发表于《艺术科技》 2014年7期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上)发表于《中国百老汇上层》 2014年8期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下)发表于《中国百老汇上层》 2014年6月当我们面对毕业展时,应该说些什么?发表于《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6月清除幻觉的寓言——关于黄引作品的思考发表于《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5月14日第19期夜莺无障碍发表于《音乐周报》 2014年9月如何让世界因你而不同发表于《装饰》 2015年《现代“写生”一词背后的立场差异》,发表于《中国美术研究》, 2015年《从物到像》,发表于《艺术市场》, 2015年《诗人艺术家何为》发表于《艺术市场》 2015年《一个后极少主义者的审慎魅力》发表于《艺术当代》 2015年《隐秘知识的冲动》发表于《艺术当代》 2015年《走出文化的雾霾》发表于《美术观察》一篇 2015年《异质能否共生——关于15间房》发表于《画刊》 2016年4月《如何看待毕业创作中的实验和创新》,发表于《当代艺术家》, 2016年5月《如其所是地呈现——关于王音的个展“礼物”》发表于《画刊》 2016年7月《劳森伯格“不在”中国》,发表于《艺术当代》 2016年6月钱钟书论《拉奥孔》,发表于《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5月论装置艺术——以几件艺术作品为案例,发表于《上海艺术评论》2016年11月《光照之下无新事》发表于《艺术当代》 2016年12月《雕塑的视觉演变》,收录于《雕塑八论》,2016年12月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