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熊文

个人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并留校任教,博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领域为体育学基本理论(含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基本理论,以及体育学基本概念、理论构建、学术史、方法论等)、体育伦理、竞技体育发展与实践、体育教学与训练等。 在《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10余篇论文被列为刊首,或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2本,分别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各1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市、部级课题多项。 作为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各级科研基金(课题)项目及多家体育C刊或核心期刊评审专家,担任上海市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理事等职。 长期从事教学、训练等专业实践,如曾多年——担任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教练,担任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负责校运会、全院体能测试组织工作并兼任裁判长,承担体育中高考的组织或裁判工作,承担体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公共体育多门课程(含技术课)的教学。 曾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任课教师奖。 教育经历 1993.9—2000.7: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本科、硕士研究生,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2001.9—2004.7:上海体育学院 (博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 工作经历 2000.7—2004.7: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助教、讲师) 2004.7,至今: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9.8—2010.8: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体育学基本理论:含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以及体育学基本概念、学科分类、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理论体系、学术发展史等 竞技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践 体育伦理:体育发展的人文价值考察与反思 体育教学与训练等(田径及一般体育教学、训练实践)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核心期刊论文(由于论文更新原因,数字序号倒置) 熊文.争议与热点: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再审视——兼论“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的介入与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08):83-92. 熊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基本理论问题审思——基于《课程标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的辨正[J].体育科学,2021,41(11):88-97. 熊文.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的审思[J].体育学刊,2021,28(02):13-20. 熊文.质疑与辨正:学校体育健康追求的强度关联——基于体育课程教学特定运动强度的审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01):86-98. 熊文.体育与健康:学校体育“健康第一”下的悖论与困境[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 77-88. 熊文.健康的追求与体育的坚守: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人文价值参照与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4):373-379+385. 熊文.辨误与厘正: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理论立足点检视[J].体育科学,2019,39(06):89-97. 熊文,等.论我国体育体制的管理主义取向及其消解——兼论体育体制与体育管理体制的分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34(03):191-197. 熊文,等.我国体育体制若干元理论问题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03):15-22. 熊文.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基本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2): 136-143. 熊文.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的解析与多维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1):1-6. 熊文.体育科学学科分类结构体系的考察与再构[J].体育科学,2014,34(11):80-87. 熊文.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确立的若干思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1):5-10. 熊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定位及与学科判断的关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02): 1-7. 熊文.基于差异的反思:从区别、分化到互动、互补——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多维参照[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01):17-23+33. 熊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科学”化的困境及反思——兼论个案研究的凸显[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2):133-139+160. 熊文.体育社会科学的定位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07):5-11. 熊文,等.体育社会科学的参照和关联:从自然科学到体育自然-人体科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03):1-7. 熊文.从科学主义参照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之分野——基于假设—验证和价值无涉的反思[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02):111-114. 熊文,等.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纳入、分类及结构体系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04): 418-424. 熊文,等.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及困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09):5-10. 熊文,等.反思人文体育——兼对若干认识模糊和误区之辨明[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 (03):10-14+37. 熊文,等.基于公正的体育发展——兼论科学发展观语境下体育的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44(02):12-16. 熊文,等.体育若干发展观的审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01):1-6. 熊文,等.竞技体育伦理的外在要求[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4):25-28. 熊文,等.社会伦理与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8(04):62-64. 熊文,等.竞技体育伦理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2008(03):75-77+80. 熊文.伦理对竞技体育的规范和激励作用——功利和微观个体的视角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8 (02):37-39. 熊文,等.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形成的现实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2):9-13. 熊文,等.对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J].体育学刊,2008(01):77-81. 熊文.伦理对竞技体育发展运行的价值评价和把握——伦理对竞技体育宏观层面的作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1):14-17. 熊文,等.体育是什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458-1460+1469. 熊文,等.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论界定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04):20-24. 熊文,等.竞技体育伦理价值的赋予和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2007(07):57-59. 熊文,等.竞技体育道德制度化及其特殊形式——道德契约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16-19+23. 熊文,等.关于体育概念界定的哲学反思[J].体育学刊,2007(01):9-14. 熊文,等.学校体育中道德教育的多维审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05):80-83+106. 熊文,等.伦理介入竞技体育之缘起——从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与道德关系的视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2):21-24. 熊文,等.我国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原因的分析框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2):144-146. 熊文,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J].中国体育科技,2005(04):14-16+28. 熊文.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新理念——更真、更善、更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5):29-32. 熊文,等.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4(05):132-134. 熊文,等.竞技体育之伦理精神——善的导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03):37-39. 熊文.竞技体育伦理研究的凸现及其现状与走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2):4-7+12. 熊文,等.竞技体育伦理及其研究之意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4):545-546+550. 熊文,等.竞技体育之人文社会学研究的若干反思[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15-17. 熊文,等.运动训练学的体育生物科学切入与融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4):549-551. 熊文,等.如何降低体育教学、训练实验研究中受限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3): 370-372. 普通期刊论文 熊文.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再审视:操作和实践的困境[J].体育科研,2022,43(03): 8-17.(特稿) 熊文.身份、地位、品格:体育社会科学的3个元问题[J].体育科研,2016,37(01):46-51.(特稿) 熊文,等.竞技体育不道德现象的表现、特点及危害[J].浙江体育科学,2007(06):31-35. 熊文.“忽略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益阳师专学报,1999(06):103-104.

学术兼职

教育部学位中心、上海市教委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各级科研课题、多个机构(平台)职称等人才计划评审专家 多家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 上海市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伦理学会会员 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