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龙,1963年生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骨干教师。
科研成果:
1.蝗虫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系统地研究了蝗虫微孢子虫疾病流行规律,以及微孢子虫与蝗虫的分子互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长效与速效相结合的蝗害可持续治理策略;筛选出了3个蝗虫微孢子虫高毒力株系;研制出了蝗虫微孢子虫高效生产工艺流程,筹建了蝗虫微孢子虫生物农药生产厂,研制出世界首个微孢子虫水悬浮剂,获得国内首个微孢子虫生物农药登记证,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为大规模应用蝗虫孢子虫防治蝗虫提供了生物农药来源保证;研制出了适于农田飞蝗和草原土蝗的田间应用技术;建立了以应用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我国蝗灾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在河北、山东、天津、河南、新疆、内蒙、青海等省应用面积达2000多万亩。在我国首次提出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导航指挥飞机防治蝗害,先后在山东、河北、河南等省推广,替代了人工为飞机打信号,节省了成本。研制开发出了我国蝗虫防治指挥辅助信息系统,已为农业部和主要蝗虫发生省份所采用,大大提高了蝗害防治指挥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上述技术均成为我国蝗虫防治的主要技术内容,列入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蝗虫防治技术规范,NY/T 2736-2015》。显著促进了我国蝗害治理的技术进步。2018年应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作为专家在老挝、越南的蝗灾治理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功的开展了黄脊竹蝗的监测与生物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得到老挝和越南政府,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认可。
2.果树和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深入研究果园种植牧草对于果树、害虫、天敌相互间的种群密度、营养、化学信息、空间等相互关系,探讨了果园中植被多样化增加天敌控制害虫的理论,实施了果园植被多样化控制害虫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研制开发了防治蔬菜重要害虫白粉虱、蚜虫和烟粉虱的真菌杀虫剂---蜡蚧轮枝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其中2项已经转化。
3. 昆虫感受化学信息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转基因技术和RNAi技术、电生理学和行为学等技术相结合,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出蝗虫的气味分子结合蛋白、气味分子受体和离子型受体,明确了飞蝗识别部分植物气味和虫体挥发物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该成果对于研究昆虫化学感受的分子机制的进化提供了重要数据,也为研制出基于化学感受分子机制的飞蝗防治新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发表SCI论文超过30篇,是国内最早开展此方面研究的工作者,有较高的国际声望。
教学工作:主讲植物保护专业的《普通昆虫学》。主讲《害虫生物防治进展》研究生课。曾主讲园艺专业和草业专业《园艺昆虫学》和《草地昆虫学》本科生课。指导毕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40余名,其中4人以上获校百篇优秀毕业论文奖。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
近5年项目:
1.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2013年,经费1739万元)首席科学家, 来源:农业部,项目编号:200903021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飞蝗感受行为信息化合物的分子机制及其利用探讨”(项目编号:30730012,经费145万元)主持人(2007-2011年)
3. 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飞蝗触角气味分子结合蛋白”主持人(2000-200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聚集信息素受体及其编码”主持人(项目编号:31472037,2015-2018)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飞蝗口器触须识别植物挥发物的气味分子受体及其协同作用”主持人(项目编号:31872968,2019-2022)。
国家发明专利:
1.张龙. 一种蝗虫行为测定嗅觉仪, 2009,中国, ZL 200810056093.4.
2.张龙.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2013,中国, ZL201110174318.8
3.张龙 一种培养蜡蚧轮枝菌的方法, 2006, ZL200410058017.9
4.张龙 等 蜡蚧轮枝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2006, ZL20041005816.4
5.张龙 吴迪 一种迟眼蕈蚊雄成虫引诱剂 2017,中国,ZL201610249033.9
代表性奖励:
2019年获得国际直翅目昆虫学会Uvarov 奖。该奖项是以现代蝗虫学之父、著名直翅目昆虫学家Sir Boris Uvarov (1886-1970)命名,由国际直翅目昆虫学会应用蝗虫分会发起和设立的。该奖用于表彰在蝗虫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或者蝗虫管理方面有直接影响的杰出贡献者。
2013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奖名称:我国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5年获大北农科技奖创新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2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1年获首届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
2004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十佳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9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十佳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我国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害虫-蝗虫的防治技术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Long Zhang,* Michel Lecoq, Alexandre Latchininsky, and David Hunter 2019 Locust and grasshopper management. Annu. Rev. Entomol. 64, 15-34. (影响因子15.6)
2.Liwei Zhang, Hongwei Li and Long Zhang* 2017 Two Olfactory Pathways To Detect Aldehydes On Locust Mouthpa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13(6)759-771. (影响因子4.96)
3.Hongwei Li, Peng Wang, Liwei Zhang, Xiao Xu, Zewen Cao and Long Zhang* 2018 Expressions of Olfactory Proteins in Locust Olfactory Organs and a Palp Odorant Receptor Involved in Plant Aldehydes Detection. Frontier in physiology, 9, article 663. (影响因子4.18)
4. Yinwei You, Dean P. Smith, Mingyue Lv, Long Zhang* 2016. A broadly tuned odorant receptor in neurons of trichoid sensilla in locust, Locusta migratoria.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79 (2016) 66-72.(影响因子3.97)
5.Peng Wang Xuwei Yin* and Long Zhang* 2019 Plant Approach-Avoidance Response in Locusts Driven by Plant Volatile Sensing at Different Ranges.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0886-019-01053-9.(影响因子2.98)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害虫生物防治》第四版副主编
2.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植物病害虫害生物防治学》第一版和第二版副主编。
学术兼职
联合国粮农组织蝗虫防治专家。全国农区蝗虫防治科研协作组组长。国际直翅目昆虫学会中国、朝鲜、韩国和台湾地区代表。中国农业农村部植物保护专家顾问。中国化学生态学会专业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昆虫学会理事。植物保护学报编委。中国昆虫学会直翅类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林学会森林草原昆虫分会委会理事。2013年任第十一届国际直翅目昆虫学大会组委会主席组织召开了第11届国际直翅目昆虫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