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丹丹

个人简介

李丹丹,女,广东汕尾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1999年9月-2003年6月 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主修: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辅修:行政管理学院公共关系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被保送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 2003年9月-2008年6月 中山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博连读,获文学博士学位; 期间,2007年-2008年 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公派前往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同时被聘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共同研究者。 工作经历 2008年7月-2013年9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讲师; 2013年10月至今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汉语系,副教授。 开设课程 高级汉语Ⅱ 本科三年级下(外招生) 基础写作Ⅰ 本科二年级上(外招生) 基础写作Ⅱ 本科二年级下(外招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研究生(内招生、外招生) 汉语听说教学 研究生(外招生) 汉语要素及其教学 研究生(外招生) 论著目录与学术活动 专著: 琉球官话课本《人中画》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教材: [1] 黄伯荣 李炜 主编《现代汉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之词汇章执笔。(该教材于2014年10月入选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2] 黄伯荣 李炜 主编《现代汉语学习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之词汇章执笔。 国外境外国际会议和校外学术演讲: [1] 2016年8月11日,第八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作为invited talk发表“The source of Ziger and the other A-ger pronouns in northern mandarin”一文,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2] 2016年7月17日,受印尼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邀请,为印尼华文教师主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教学》的讲座。 [3] 2016年5月28日,受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邀请,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广州的新未来之文化篇”学术沙龙担任主讲嘉宾,发表《广州对外汉语教育中的岭南文化传播》一文。 [4] 2016年5月17日,受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文化馆的邀请,与星海音乐学院吴迪副教授联合为星海音乐学院与暨南大学的中外学生主讲《岭南音乐文化雅集》。 [5] 2016年5月7日,受华南理工大学Enactus邀请,与广州广绣传承人黄洁明大师为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的中外学生联合主讲《国学讲堂:岭南艺术中的广绣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6] 2016年1月23日,全球华语文教师与研究生论坛,担任国际华语文教学与研究主题主持人、并发表《柬埔寨华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教材编写思考》一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 [7] 2016年1月6日,受中山大学中文系的邀请,为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主讲《“自个儿”等“A个儿”代词的历时演变与跨方言考察》的学术讲座。 [8] 2010年12月,受印尼雅加达华文教师联谊会邀请,为雅加达华文教师主讲《词汇教学技巧》的讲座。 此外,先后多次受国侨办、暨南大学派往泰国、印尼、菲律宾、意大利等多国讲授暨南大学华文教育本科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 科研项目 [1] 2016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主持人(在研)。 [2] 2016年广州市社科项目,主持人(在研)。 [3] 2016年暨南大学第十八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6094),主持人(在研)。 [4] 2015年暨南大学本科教材出版资助项目(55640078),主持人(在研)。 [5] 2015年国侨办柬埔寨中小学《华文写作》教材编写项目,参与人(在研) [6]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78),参与人(在研); [7] 2010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育苗工程)项目WYM10083),主持人(已结项); [8] 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7BYY046),第一参与人(已结项,鉴定为优秀); [9] 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留金出【2007】3020号),主持人(已结项); [10]200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05J-01),第一参与人(已结项,鉴定为优秀); [11]199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9CYY002),第二参与人(已结项,鉴定为优秀)。 获奖情况 [1]2016年暨南大学优秀党员; [2]2016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优秀党员; [3]2016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第二批“十佳课程”获得者; [4]2015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优秀班主任; [5]2015年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工会积极分子; [6]2014年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校级培养对象; [7]2013年暨南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研究领域

汉语史;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华文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清中叶以来北京官话反身代词的演变.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CSSCI) [2] 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模式研究——以中级汉语记叙文写作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3期(CSSCI) [3] 清时期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类型.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CSSCI) [4] 官话的性质.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CSSCI) [5] 从两种版本《人中画》的双音节化看近代汉语的下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CSSCI扩展版) [6] 影响双语者开始交际时语码选择的因素.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十)》,海天出版社,2011年7月 [7] 《人中画》琉球写本的“自家”——兼论汉语南北双方反身代词的演变轨迹.中国语学.2008年总第255期。日本:日本中国语学会 [8] 清中后期两种北京话口语材料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第二作者)(CSSCI) [9] 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CSSCI) [10]从版本、语言特点考察《人中画》琉球写本的来源和改写年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 [11]两种“给”字系统与清代南北官话——兼谈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的“给”字使用差异,二十一世纪汉语方言语法新探索——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作者) [12]外国学习者汉语写作的回避现象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韩国学生学习普通话声母的知觉-发音关系.汉语教学学刊,2005年第1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 [14]《语言自迩集》中含“给”字的给予句及其给予义的表达.文与哲,2004年第4期。高雄: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第二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