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同俊

个人简介

陈同俊,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并就职于石油物探局(BGP)。2005年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9年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得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国家地质调查局(2006.7-2006.11)和斯坦福大学(2013.3-2014.3)做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各类校级科研项目4项,各类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参加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项目培育专项和各类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2项),已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SCI和EI检索论文近20篇(JCR一、二区SCI论文4篇),出版专著3部,2018年获EAGE主办的亚太浅地表地球科学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主要教授课程有《地震波动力学》、《地震勘探原理》、《岩石物理学》和《物探新方法新技术》等。 获奖、荣誉称号 2018年7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8年4月13日,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获欧洲地球科学与工程师学会(EAGE)主办、印尼地球物理学会(HAGI)承办的首届亚太近地表地球科学和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AGE-HAGI First Asia Pacific Meeting on Near Surface Geo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2017年11月,入选中国矿业大学第九批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 2017年2月4日,“基于三维地震信息的煤矿地质灾害预测技术”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 2016年6月15日,“利用地震属性预测煤层瓦斯富集带的研究”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 2010年6月25日,“《弹性波动力学》教学创新与实践”获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 2005年11月30日,“综合勘探方法研究及其在深部煤田开发中的应用”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 2006年8月,“煤矿地震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制”获评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基于数字岩芯及3D打印的煤岩岩石物理特征研究——以华北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为例,经费:69万元,2018.1-2021.12,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涪陵页岩气田地应力预测技术研究,来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经费:44万元,2017.12-2018.8,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矿井采区应力分布的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70万元,2014.1-2017.12,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基于地震的煤矿采区应力分布预测研究,来源: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费:20万元,2014.1-2016.12,主要承担工作:主要成员,采区水平应力分布预测 项目名称: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地震波场特征及识别技术,来源: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经费:10万元,2016.6-2017.7,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4号煤层二采区14204工作面槽波勘探,来源: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费:23万元,2015.1-2015.5,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杨柳煤矿104采区、106采区三维地震岩性预测,来源:淮北矿务局,经费:15万元,2012.1-2012.12,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铺龙湾二采区三维地震资料岩性处理,来源: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经费:12万元,2011.5-2012.5,主要承担工作:项目负责人 出版专著和教材 煤层岩性及应力分布地震探测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5. 煤层气\瓦斯地震勘探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煤矿三维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系统,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授权发明专利 矿井工作面裂隙各向异性P波探测方法, CN201210431764.7。 一种基于地震信息的岩浆岩侵入煤层范围的解释方法,CN201510316468.6。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资料岩性预测、采区地应力场地球物理预测和矿井地震勘探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学术论文 论文名称:Deformation Degree Estimate for Coal Seam using Well Logs as Input:A Case Study,刊物名: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physics,级别:SCI(IF=1.34,Q3) 论文名称:Quantitative thickness estimate of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using seismic amplitude and 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刊物名:EAGE-HAGI First Asia Pacific Meeting on Near Surface Geoscience and Engineering,级别:国际会议 论文名称:A correlation estimate between in-panel faults and high-stress areas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point process statistics,刊物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级别:SCI(IF=4.78,Q1) 论文名称::Quantitative thickness prediction of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using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 case study,刊物名:Computers&Geosciences,级别:SCI(IF=2.5,Q2) 论文名称:In situ identification of high vertical stress areas in an underground coal mine panel using seismic refraction tomography,刊物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级别:SCI(IF=3.4,Q1) 论文名称:基于SVR和地震属性的构造煤厚度定量预测,刊物名:煤炭学报,级别:EI 论文名称:Evaluating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s in a coal mine by refraction tomography:An in situ example from East China,刊物名:SEG 2013 Annual Meeting,级别:国际会议 论文名称:煤层岩浆岩侵入区的交会图定量预测技术---以卧龙湖煤矿为例,刊物名:煤炭学报,级别:EI 论文名称:Spectral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edicting magmatic intrusion into a coal bed,刊物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级别:EI 论文名称:基于方位AVO正演的HTI构造煤裂隙可探测性分析,刊物名:煤炭学报,级别:EI 论文名称:VTI型构造煤AVO正演模拟,刊物名:煤炭学报,级别:EI 论文名称:Method to locate igneous rock intrusion of coal bed using P-wave data,刊物名: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science&technology,级别:EI 论文名称:构造煤AVO特征及正演模拟研究,刊物名:地球物理学进展,级别:中文核心 论文名称:P-wave AVO and AVAZ modeling for coal beds,刊物名:2008 Asia Pacific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Brisbane,Aus.),级别:国际会议 论文名称:Application of multi-seismic attribute fusion to the detection of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a coal field in east china,刊物名: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级别:SCI 论文名称:Prediction of Coal Seam Methane Enriched Area Using Seismic Data,刊物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English Edit),级别:EI 论文名称:Detecting of coal bed fractures using P-wave data,刊物名:2009 asia pacific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 and 2009 china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级别:国际会议

学术兼职

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会员 欧洲地质工程师学会(EAGE)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