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专业为等离子体物理;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获博士学位,专业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00年4月至2002年4月,在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出站后留在浙江大学光电系工作;2012年从浙江大学调入南昌大学,在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1月从南昌大学调入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主持项目
1.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单向波导及其在小型化非互易器件上的应用,批准号:61372005,84万,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
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红外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及相关功能器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51BAB207057,5万,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
3. 赣鄱英才555工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新型微波/太赫兹波非互易功能器件的研究,100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4.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及相关器件,批准号:60971062,32万,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5.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批准号:60277018,18万,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
成果
2002年发表在《物理学报》上有关光子晶体算法的文章(第一作者),被评为第四届(2007)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2003年因光子晶体方面的研究,获浙江省高校科技一等奖(排名2/3);2006年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有关光子晶体成像的工作,被Nature Photonics列为研究亮点;因新型光学微纳结构与光集成研究,2007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3/7);2013年入选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三批成员。 2017年,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Breaking Lorentz reciprocity to overcome the time-bandwidth limit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为解决了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一个余留百年的基本问题提供了思路。
代表性成果之一:谐振腔与波导器件广泛存在于光电系统中,这些系统被受制于一个基本极限:能量存储的时间反比于它的带宽。100多年来,这个时间-带宽规律从来没有被挑战过,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一直据此来设计和构建光学和电子器件系统。我们在对含有磁光材料的混合谐振腔/波导系统的研究中发现,这个时间-带宽极限可以被极大地突破,在研究的非(时间)对称系统中,带宽不再受制于能量的存储时间。这个工作已于2017年7月在Science上发表,本人为共同第一作者(目前已被引用87次)。光电系统时间-带宽极限的突破,将会在物理和工程的众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包括通信、光探测、能量采集和信息存储等。
代表性成果之二:表面等离子激元(SPPs)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因此被认为是实现光学器件微型化和光学系统高度集成的最佳途径。2004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Pendry提出了超表面材料与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DSPPs)的概念,使表面等离子激元技术在太赫兹波段和微波段得到推广和应用。之前的研究者认为金属对DSPPs的损耗可以忽略,所有的理论研究中都把金属近似为理想导体。我们通过建立严格的理论方法,对真实金属的线和表面微结构微结构中的DSPPs做求解,发现在深度亚波长约束下DSPPs的损耗非常大,由此澄清了DSPPs的实际损耗问题。相关二个工作发表2008年的Physical Review B(第一作者)和Optics Express(第一作者)上,其中Physical Review B列文章为本期介绍(一期一篇),Optics Express上的文章已被引用110次。
代表性成果之三:光子晶体(被称为光半导体)是一种人工晶体,其主要特征是光子禁带。光子晶体的结构设计是光子晶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前的光子晶体设计思路是,研究者先想到一种结构形状,再做几何参数分析,使晶体结构出现光子禁带并优化到最大。本人通过对晶体单元进行像素分解,把光子晶体设计化为普适性的数学问题。对大像素情形,可以做全局优化;对小像素情形,引入了改进的基因算法,由此建立了一种全新、异常有效的光子晶体设计方法。相关文章发表在2002年(大像素)和2003年(小像素)的Physical Review B上(均为第一作者),第二篇文章目前已被引用140次。光子晶体的研究成果于2003年获浙江省高校科技一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J. Xu, S. Xiao, C.-H. Wu, H. Zhang, X. H. Deng, and L. F. Shen, “Broadband one-way propagation and rainbow trapping of terahertz radiations”, Opt. Express 27, 10659 (2019).
2) C.-H. Wu, L. F. Shen, H. Zhang, J. H. Yan, D.- J. Hou, G. B. Zhou, and Y. L. Wu, “Equivalent circuit parameters of planar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 density circuits”, Scientific Reports 9, 18853 (2019).
3) Y. You, P. Goncalves, L. F. Shen, M. Wubs, X. H. Deng, and S. Xiao, “Magnetoplasmons in monolayer black phosphorus structures”, Optics Letters 44, 554 (2019).
4) Q. Shen, L. J. Hong, X. H. Deng, and L. F. Shen, “Completely stopping microwaves with extremely enhanced magnetic fields”, Scientific Reports 8, 15811 (2018).
5) L. J. He, J. Xu, Y. You, T. B. Yu, L. F. Shen, and X. H. Deng, “One-way edge modes in a photonic crystal of semiconductor at terahertz frequencies”, Scientific Reports 8, 8165 (2018).
6) K. L. Tsakmakidis, L. F. Shen(共同第一作者), S. A. Schulz, X. Zheng, J. Upham, X. H. Deng, H. Altug, A. F. Vakakis, R. W. Boyd, “Breaking Lorentz reciprocity to overcome the time-bandwidth limit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356 (6344), 1260–1264 (2017).
7) L. F. Shen, X. D. Zheng, and X. H. Deng, “Stopping terahertz radiation without backscattering over a broad band”, Optics Express 23, 11790 (2015)
8) L. F. Shen, Z. Y. Wang, X. H. Deng, J.-J. Wu, and T. –J. Yang, “Complete trapping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surface magnetoplasmons”, Optics Letters 40, 1853 (2015).
9) L. F. Shen, Y. You, Z. Y. Wang, and X. H. Deng, “Backscattering-immune one-way surface magnetoplasmons at terahertz frequencies”, Optics Express 23, 950 (2015).
10) J.-J. Wu, D. –J. Hou, K. X. Liu, and L. F. Shen, et al., “ Differential microstrip lines with reduced crosstalk and common mode effect based on spo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Optics Express 22, 2677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