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建国

个人简介

赵建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史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建设(1949—1966)”首席专家。已出版专著2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传播学》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主讲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史论》 承担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史料收集、整理与数据建设(1949-1966)》(18ZDA314)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报刊的海权观与南海诸岛报道研究》(17BXW019) 著作类成果 1.《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报刊史的底色:近代中国新闻界与社会》,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

研究领域

新闻传播史论、传播思想史、对外传播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新闻界协作:1930年代的上海市新闻记者公会》,《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8期 2.《职业诉求与政治表达:抗战时期的“九一”记者节》,《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7期 3.《报刊地理:广州租界与近代报刊(1872—1912)》,《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期 4.《全国报界联合会述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5.《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与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6. 《媒介记忆:民国时期中共报刊对“九一”记者节的纪念报道》,《新闻大学》2018年第6期 7.《中国报界俱进会与近代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新闻大学》2007年冬季刊 8.《清末民初北京报业同业组织的演变》,《新闻大学》2006年春季刊 9.《中国记者招待会的起源与早期形态》,《暨南学报》2010年第9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10.《清末民初的新闻界与国民外交》,《学术月刊》2010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 11.《清末民初的新闻团体与新闻法制建设》,《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5月(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 12.《从边缘走向中心: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3.《“改良吾国新闻事业”:民国初期上海新闻界的新闻学术活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4.《作为知识的期刊:<海军建设>与近代海防思想》,《新闻春秋》2019年第3期(第一作者) 15.《“渔权即海权”:民初报刊的海权观》,《新闻春秋》2019年第6期(第一作者) 16.《清末民初武汉新闻团体的演变:以新闻职业化为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17.《西关文化与近代广州报刊(1827-1912)》,《暨南学报》2015年第5期 18.《1930年代新闻界与政治国家之互动关系:以刘煜生案为例》,《澳门理工学报》2015年第2期 19.《民国新闻界走向世界的盛举:以世界报界大会为中心》,《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期 20.《清末民初中日新闻界的交流互动》,《安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4期 21.《近代北京报界公会述评》, 《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2.《民国初期记者群体的对外交往》,《江汉论坛》2006年第8期 23.《论民元时期的报界团体及其活动》,《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4、《近代报业同业组织发轫辨析》, 《新闻界》2006年第3期 25、《近代报人群体的兴起与社会变迁》,《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第二作者) 26、《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跨学科与多维度》,《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二作者)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