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王晓,1984年生,河南舞钢人,人类学博士,现任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截止目前(2020年2月),已出版研究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同时,获教育部社科司“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福建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目前主要关注农村发展、农民维权和乡村治理等相关问题,长期从事农村社会调查和乡村建设实验。
教育经历
2005年-2009年,河南大学,历史学专业,历史学学士
2009年-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专门史专业,历史学硕士
2012年-2015年,中山大学,人类学专业,法学博士
主要成果
1、研究专著
1)《滇藏澜沧江谷地的教派冲突》,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获教育部社科司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2)《三江并流核心区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持机制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年。获福建省第十二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项目
1、《涵养侨务资源战略下“洋留守儿童”国家认同培养研究》,中国侨联青年课题(部级),在研。
2、《福建省城乡基层社会样态及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省部级),在研。
3、《农民阶层分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研究》,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已结项。
4、《侨乡洋留守青少年的社会化困境与对策研究》,福建农林大学杰出青年科研人才计划项目,在研。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
1)《另类的守望者——国内外跨国留守儿童研究进展与前瞻》,《华侨华人历史研究》(CSSCI)2019年第3期。
2)《两极脱嵌、高度竞争与村庄治理困境——基于福建省S村农民阶层分化的田野调查》,《广东行政学院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2019年第1期。
3)《家族、村落与地域——川滇藏交界区的神山信仰与圈层整合》,《青海民族研究》(CSSCI)2017年第3期。
4)《权力运作与关系建构——藏边天主教传播实践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2017年第22辑。
5)《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西藏研究》(北大核心)2017年第3期。
6)《商品交换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基于三江并流“核心区”的历史人类学考察》,《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7)《亲属化:文化多元型村庄的自我整合机制——基于滇西北茨中村的考察》,《广西民族研究》(CSSCI)2016年第2期。
8)《城乡二元结构该打破还是维持——与贺雪峰教授商榷》,《学习时报》(中央级),2016年4月28日。被人民网、光明网和多家地方党政媒体全文转载。
9)《三江并流多元生计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2015年第16辑。
10)《应对稀缺:作为手段的宗教信仰——以西南藏区为中心的阐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2014年第6期。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佛学研究网等多家网站全文转载。
11)《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国外研究的考察》,《岭南学刊》(CSSCI扩展)2014年第6期。
12)《晚清巴塘梅玉林教案考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3)《新制度主义视野下农村民间组织的建构与维持——基于福州闽安镇老年协会的考察》,《社会工作》2014年第3期。
14)《巴塘教案两则述论》,《西南边疆民族研究》(CSSCI)2013年第13辑。
15)《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下的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及适应》,《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6)《论<师资培育法>颁布后台湾师范院校的因应转型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1期。
17)《郑氏集团与海外华侨互动关系探讨——以郑芝龙父子两代为核心》,《闽台区域研究丛刊》2012年第七-八辑合刊。
18)《台湾师范教育变革基础探析》,《现代台湾研究》2011年第6期。
19)《咸丰三年钦天监教案考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0)《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布为界点》,《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