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史锦秀,女,1953年生,河北省保定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200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
1、外国文学史
2、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3、巴赫金理论与小说研究
4、西方经典作家研究
5、外国文学前沿
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与苏俄文学
承担科研课题:
1、2002年国家社科项目: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主持人之一,
2、2007年校内第八批教改基金“将质量工程引入外国文学本科教改” 主持人。
3、2007年河北师大科研项目“艾特玛托夫的精神世界”独立承担。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从〈百年孤独〉看拉丁美洲的民族心理》《河北学刊》1995年4期。
2、《生命战胜死亡――论〈百年孤独〉的思想蕴含》《20世纪外国文学论集》1996年。
3、《迈哈福兹――人类未来理想的探索者》《20世纪外国文学论集》1996年。
4、《论〈圣经〉中雅歌的思想特质》《外国文学论集》1997年。
5、《〈雷雨〉与〈大雷雨〉中的象征意蕴》《曹禺研究论集》1998年。
6、《论艾特玛托夫创作中的女性崇拜》《俄罗斯文艺》1999年1期。
7、《试论艾特玛托夫的使命文学观》《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2期。
8、《论印度神话中的人文关怀》《河北学刊》2002年4期。
9、《论拉丁美洲的魔幻意识及其社会文化渊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6期。
10、《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宗教观念与人本意识》《东方研究》2002年11期。
11、《〈等待戈多〉解读》《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年2期。
12、《文学研究的多极视野》《文艺报》2003年2月1日。
13、《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发展的困境》《文艺报》2003年4月19日。
14、《从〈雷雨〉和〈大雷雨〉看两位剧作家的“雷雨”精神》《俄罗斯文艺》2003年2期。
15、《关于当前文艺审美理想的迷失的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4期。
16、《论中俄诗学中的人文命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5期。
17、《中国古代诗学的人文精神价值》《河北学刊》2006年6期。
18、《马哈福兹 “政治文学”》《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6期。
19、《艾特玛托夫研究述评》《燕赵学术》2007年秋之卷。
20、《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名作欣赏2009.1
21、《印度民族主义文学的地域特征》《燕赵学术》2009年春之卷
22、《提高教学质量,从课堂教学开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11
研究论著:
1、《艾特玛托夫在中国》河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河北解放区作家论・杨润身论》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