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正严,1981年10月生,男,汉族,云南祥云人。副教授。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物理学史专业(理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重庆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腾讯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编辑。
主要承担《物理学教育》、《物理学史》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9.09—2003.06 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物理学专业读本科,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3.09—2006.06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读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07—至今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1.09—2014.06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物理学史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5.03—2016.01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贵州省毕节市),挂职锻炼(支教);
2015.01—2018.01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合作导师:廖伯琴教授);
2017.02 台湾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认知与科学学习实验室,访问学者;
2018.01—2018.12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科学史研究。
科研项目
1.科学家形象在青少年心目中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18YJCZH2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2018.7—2021.7
2.改革开放40周年重庆中小学科技教育发展成就与新时代发展前瞻研究(2018QNJY51),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主持,2018.8—2020.12
3.依托重庆市科普基地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践(183169),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2018.9—2020.9
4.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学科教学(物理)专业为例(yjg18302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2018.9—2020.9
5.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18SKB037),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主持,2018.6—2021.6
6.重庆市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质状况调查研究,重庆市科协项目,主持,2017.8—2018.8
7.新形势下科技教育体系研究:中国科协201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长期发展战略预研究课题,主持,2016.7—2017.7
8.科学家形象的社会认知:机制、作用与优化(XDJK2016C062),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主持,2015.9-2018.12
9.科学家参与科学教育的方式和机制研究(14SKB03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点项目,主持,2014.4-2017.9
10.科技工作者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方式和机制研究(2014BS124):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4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项目,主持,2014.12-2016.12
11.中学生科学家形象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方略研究(XDJK2013C078): 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主持,2012.12-2014.12
12.重庆市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问题研究(10GJ0248):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主持,2010.6-2013.6
13.融合物理学史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研究(08jwsk294):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主持,2009.1-2011.1
14.融合科学史的中学科学教学策略设计研究(SWU09201):西南大学青年基金,主持,2010.1-2012.1
15.基于PCK理论的物理学本科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2010JY072): 西南大学第四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持,2010.12-2012.12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科学家形象研究类
(1)张正严.重庆市中小学生科学家形象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11(5):127-131.
CNKI被引9次,其中CSSCI期刊论文他引4次。研究结果经光明日报转引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31家国内网络媒体以新闻形式转载。获2015年获重庆市第六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评奖活动三等奖。
(2)张正严,廖伯琴.中学生科学技术形象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方略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13(6):79-84.
(3)张正严,武小琴.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家素材选用的内容与方式[J].教学与管理, 2013 (1): 57-60. 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3第4期。
(4)张正严,杨文琦. 国外中学生科学技术形象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2 (8): 20-25.
(5)张正严,杨文琦. 三种中学生科学技术形象研究的方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 (3): 60-63.
(6)张正严.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家形象塑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6): 33-35.(此文为国内最先提出研究科学家形象的文章。)
2.物理教学类
(1)张正严.走向课堂教学的物理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21):16-20.
(2)张正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量化分析[J].教师教育学报,2016,3(6):51-57.
(3)张正严.闲话“物理教学”[J].物理通报,2016,(11):127-128.
(4)张正严.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政策演变的价值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9): 2-5.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7第1期。
(5)陈文鑫,张正严.“隔空传音”展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电磁感应”课堂教学的实验创新导入及教学启示[J].物理教学探讨,2015,32(11): 57-58.
(6)王佳,张正严.介绍一种物理学史有机融入物理教学的新方法——故事引导情景教学法(SDCA)[J].物理教学探讨,2014,32(5):12-14.
(7)张正严,王治春.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基于X大学物理学专业实习生的反思材料[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4):74-78.
(8)张正严,张中华.高中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内涵的案例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 178-182.
(9)张中华,张正严.高中物理教师PCK现状的个案研究[J].物理通报,2014,(3): 113-115.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中学物理教与学》2014年第5期。
(10)张正严,王明其.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的公平性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2): 45-49.
(11)张正严. 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J].物理教师, 2007,28(6): 1-2.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07第10期。
(12)张正严.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对教材内容改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 (6): 117-120.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08第3期。
3.科学史、科技政策、科技人才类
(1)张正严,李侠.“基于证据”制定教育政策[J].教师教育学报,2017,4(1): 87-93.
(2)张正严,关增建. 对冯锐复原地动仪若干质疑的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CSSCI),2015(1):141-146.
(3)张正严.今日科学史之中国地图——基于2007年~2011年《自然科学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 :35-40.
(4)张正严,李侠.“基于证据”——科技政策制定的新趋势[J].科学管理研究(CSSCI), 2013 (1): 9-12.
CNKI被引9次,其中《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CSSCI期刊论文他引6次。
(5)张正严,李侠.知识生产: 性别, 权力与条件——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女科学家统计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 2013, 30(8): 141-145.
(6)张正严,张琴. 中国科学院女院士教育背景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8(3): 27-30.
专著与教材
1.谁主沉浮——聊物理学家那些事儿,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获2015年国家新闻广电总局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2014年上海市民喜爱的科普图书,获2014年重庆市优秀科普图书。
2.科学教育学,参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3.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主要执笔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1-1)》教师用书,主要执笔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