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大学物理及实验、核技术及应用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8] 陈恒雷,孔维新,吕长武. 一种通过熵变分析生物功能基因在其生长发育中协同调控物理机制的方法,1/3,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109299.8,受理时间: 2017.02.27
[17] 陈恒雷,武宝山,凌海秋.一种离子注入裂盖马鞍菌全基因组突变及定向进化的方法,1/3,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107510.2,受理时间: 2017.02.27
[16] 陈恒雷,孔维新,吕长武.一种通过熵变分析离子束注入全基因组突变及定向进化物理机制的方法,1/3,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109300.7,受理时间: 2017.02.27
[15] 陈恒雷,崔秀花,吕长武.一种通过熵变分析生物进化规律的方法,1/3,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30211.3,受理时间: 2017.01.20
[14] 陈恒雷,崔秀花,吕长武. 一种通过熵变分析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的方法,1/3,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30114.4,受理时间: 2017.01.18.
[13] 陈恒雷,陈艳华. 一种通过熵变分析分子构型和空间构象变化规律的方法,1/2,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20117.X,受理时间: 2017.01.12
[12] 陈恒雷,陈艳华. 一种通过熵变分析物质相变规律的方法,1/2, 国家发明专利,ZL201710012243.0,受理时间:2017.01.09
[11] 何哲,余梅,陈恒雷,张红燕,陈艳华.一种丝网印刷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ZnO薄膜的方法,3/5,国家发明专利,ZL201610557652.4,受理时间: 2016.07.19
[10] 陈恒雷,冯光文.一种裂盖马鞍菌子实体粗多糖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方法,1/2,国家发明专利, ZL201510590607.4, 受理时间: 2015.09.18
[9] 陈恒雷.一种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生产方法,1/1,国家发明专利, ZL201510590383.7,受理时间: 2015.09.18
[8] 陈恒雷.一种番茄红素软胶囊的生产方法,1/1,国家发明专利, ZL201410856732.0,受理时间: 2015.01.14.
[7] 陈恒雷,冯光文.一种裂盖马鞍菌人工菌种的分离培养方法,1/2,国家发明专利,ZL201410856733.5, 授权时间: 2017.02.01
[6] 陈恒雷.一种骆驼蓬药酒的发酵生产方法,1/1,国家发明专利, ZL201310176635.2, 授权时间: 2014.10.15
[5] 陈恒雷,林增祥,吕长武,陈小龙.一种发酵生产阿魏菇多糖及其口服液的方法,1/4,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115794.8,授权时间: 2013.05.29
[4] 陈恒雷,崔俊章,雷鸣, 王涛涛,崔正禄.一种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方法,1/5,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004820.X, 授权时间: 2013.05.29
[3] 陈恒雷,陈小龙,吕长武,崔俊章.一种骆驼蓬生物碱的生产方法, 1/4,国家发明专利, ZL201010108956.5,授权时间: 2013.02.13
[2] 陈恒雷,陈小龙,崔俊章,雷鸣,崔正禄.一种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生产方法,1/5,国家发明专利, ZL201010004928.9,授权时间: 2013.01.02
[1] 曾宪贤,吕杰,陈恒雷.耐高温的阿魏菇突变株,3/5,国家发明专利,ZL 200610103457.0,授权时间:2009.1.2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 低能氮离子注入裂盖马鞍菌全基因组突变的分子机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7D01C057),2017/07-2020/06,7万元,主持人;
[2] 裂盖马鞍菌的辐射诱变及分子标记育种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13721007),2013/02-2016/02,10万元,主持人;
[3] 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新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S100107), 2011/01-2012/12,3万元,主持人;
[4]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关键技术开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050156),2010.1-2011.12,2万 主持人;
[5]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离子束诱变选育及其高效开发研究,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科技三项费资助项目(乌经开管[2008] 号),2008.1-2010.12,20万,主持人
[6]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的复合诱变育种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新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070295),2008.1-2009.12,2万,主持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30]陈恒雷,林增祥,吕长武.阿魏菇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19):44-47
[29]陈恒雷,吕长武.低能氮离子注入三孢布拉氏霉诱变育种方法研究,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3):253-257
[28]陈恒雷,余梅,吕长武.阿魏菇多糖高产菌PFPH-2的发酵过程优化研究,北方园艺, 2016,40(8):130-132.
[27]陈小龙,张军,吕杰,陈恒雷*.番茄红素生产方法的研究现状,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34(6):125-128
[26]陈小龙,张吉宽,陈恒雷*,吕长武. 番茄红素油树脂的稳定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1,23(12):99-101
[25]陈恒雷,武宝山*,石伟娜,曾宪贤. 阿魏菇多糖高产菌的离子束和激光复合诱变育种.生物技术,2010,20(1):30-33
[24]王轶群,陈恒雷,曾宪贤,张军*.阿魏菇菌糠提取液对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生物技术,2009,19(2):70-71
[23]王连峰,陈恒雷,张军*,曾宪贤.阿魏菇多糖高产菌株筛选的离子束诱变和复合诱变对比研究.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27(4):248-252
[22]陈恒雷,王轶群,万红贵,曾宪贤*.阿魏菇菌糠成分测定及对4种大宗食用菌化感效应.北方园艺,2009, 33(5):210-212
[21]周海燕,鹿桂花,徐辉,陈恒雷,曾宪贤,张军*. 杏鲍菇液体发酵优化研究.江苏食品与发酵,2008, 132(1):4-7
[20]冯光文,武宝山*,吕杰,陈恒雷.离子注入对多伞阿魏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生物技术,2008,18(4):59-61
[19]王连峰,张军*,曾宪贤,陈恒雷.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生物技术,2008,18(3):86-89
[18]张红梅,吕长武,陈恒雷,吕杰,曾宪贤*.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生物技术,2008,18(3):74-76
[17]周海燕,鹿桂花,陈恒雷,吕杰,曾宪贤,张军*.杏鲍菇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终点的简便检测方法.种子,2008,27(3):37-39
[16]鹿桂花,周海燕,陈恒雷,张军*,吕杰.低能氮离子注入香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8,26(2):85-88
[15]鹿桂花,周海燕,陈恒雷,王轶群,张军*,吕杰,曾宪贤.武香一号香菇液体发酵工艺优化.生物技术,2008,18(2):79-82
[14]鹿桂花,陈恒雷,张军*,曾宪贤.氮离子注入选育香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研究.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增刊):89-95
[13]周海燕,陈恒雷,张军*,曾宪贤.N+注入选育耐高温杏鲍菇菌株的研究.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增刊):84-88
[12]鹿桂花,陈恒雷,吕杰,曾宪贤,张军*.食用菌原生质体技术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2008,18(1):87-89
[11]徐辉,陈恒雷,曾宪贤,凌海秋,武宝山*. 阿魏菇工厂化生产参数优化研究.种子,2008,27(2):66-69
[10]陈恒雷,武宝山*,吕杰,曾宪贤.离子束注入阿魏菇生物效应及诱变育种方法.生物技术,2008,18(4):38-40
[9]CHEN Henglei,WAN Honggui,ZHANG Jun, ZENG Xianxian*.Mutation-Screening of Pleurotus Ferulae with High Temperature Tolerance by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0(4): 503-505
[8]CHEN Henglei, WAN Honggui,ZHANG Jun,ZENG Xianxian*. Mutation induction of Pleurotus ferulae by low-energy N+ ion implantation and characters of the selected mutant.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08,19(1):13-16
[7]宋冬灵,陈恒雷,毛培宏*.白金针菇固体培养基优化研究.种子,2007,26(4):27-29
[6]吕长武,吕杰,陈恒雷,曾宪贤*.RAPD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1):77-80
[5]陈恒雷,徐辉,吕长武,吕杰,曾宪贤,张军*.激光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激光生物学报,2006,15(4):436-440
[4]陈恒雷,吕杰,张军,曾宪贤*.阿魏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食用菌,2006,28(3):22-23
[3]吕长武,付永前,陈恒雷, 曾宪贤*.食(药)用真菌多糖研究进展,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22(11):5-7
[2]陈恒雷,吕杰,曾宪贤.离子束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种子,2005,24(6):45-47
[1]陈恒雷,曾宪贤.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食用菌,2005,2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