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
非學術性編著
1.楊佳嫻,《九歌105年度散文選》,臺北:九歌,2017。(編選)
2.楊佳嫻,《小火山群》,臺北:木馬,2016。(散文集)
3.楊佳嫻,《金烏》,臺北:木馬,2014。(詩集)
4.楊佳嫻,《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臺北:麥田出版社,2013。(和凌性傑合編)
5.楊佳嫻,《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臺北:天下文化,2012。(與鯨向海合編)
6.楊佳嫻,《瑪德蓮》,臺北:聯合文學,2012。(散文集)
7.楊佳嫻,《少女維特》,臺北:聯合文學,2010。(詩集)
8.楊佳嫻,《雲和》,臺北:木馬,2006。(散文集)
9.楊佳嫻,《你的聲音充滿時間》,臺北:印刻,2006。(詩集)
10.楊佳嫻,《臺灣成長小說選》,臺北:二魚,2004(2013發行增訂版)。(編選)
11.楊佳嫻,《海風野火花》臺北:印刻,2004。(散文集)
12.楊佳嫻,《屏息的文明》,臺北:木馬,2003。(詩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論文
1.楊佳嫻,〈都市新型空間與情感表述:公園與上海都市小說〉,清華大學中文系《清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19年6月。
2.楊佳嫻,〈成為(女)兵:謝冰瑩的軍旅書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0期,2017年12月。
3.楊佳嫻,〈重探張愛玲小說裏的病態身體--以《花凋》、《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為主〉,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第25期,2017年12月。
4.楊佳嫻,〈戰爭、地方與崇高:以路易士發表於《中華副刊》的詩與散文為例(1942~1945)〉,《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年6月。
5.楊佳嫻,〈千敗劍客的美學--論楊澤詩〉,北京大學《新詩評論》半年刊,第十八期,2014年。
6.楊佳嫻,〈麒麟の出現――新十年の台湾現代詩〉,日本《現代詩手帖》「越境するアジア――東アジアの詩は、いま」專題,第54卷第3號,2011年3月(三木直大監譯)。(受《現代詩手帖》策劃邀稿而寫,原文為中文,日文譯本先發表,中文則發表於2011年6月號《聯合文學》)
7.楊佳嫻,〈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與女性寫作――從《天地》說起(1943-1945)〉,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8期,2010年12月。
8.楊佳嫻,〈路易士(紀弦)在「淪陷期」上海的活動――以《詩領土》為中心的考察〉,國立台灣文學館編《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1期,2010年10月。
9.楊佳嫻,〈戰爭、都市與新一代上海「現代派」詩人的出現――以《現代》、《新詩》、《詩領土》為觀察對象〉,臺灣暨南大學中文系編《中極學刊》第六期,2008年。
10.楊佳嫻,〈記憶的寓言――論白先勇與「臺北 / 人」小說書寫的脈絡〉,香港浸會大學編《人文中國學報》,2005年8月。
11.楊佳嫻,〈離 / 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臺北的小說為例〉,台大外文系編《中外文學》,2005年7月。
12.楊佳嫻,〈在歷史的裂隙中――論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台大外文系編《中外文學》,2003年6月。
13.楊佳嫻,〈記憶˙啟蒙˙溫州街――論李渝的「台北人」書寫〉,台大中文系編《中國文學研究》第17期,2003。
專書
1.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臺灣眷村文學》,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4。
2.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入選台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由委員會主動遴選),臺大出版中心,2013。
專書文章
1.楊佳嫻,〈戰後初期上海的特殊性別現象――以「方型週刊」為觀察對象(1945-47)〉,收入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中研院近史所,2013)。
2.楊佳嫻,〈才子佳人變形記:從〈五四遺事〉到《小團圓》〉,收錄於林幸謙主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2012)。
3.楊佳嫻,〈詩人、革命與鴛鴦蝴蝶――訪陳建華教授〉,鄭文惠、顏健富編:《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思錄》(臺北:允晨,2011)。
4.楊佳嫻,〈破舊聲論――訪李歐梵教授〉,鄭文惠、顏健富編:《革命‧啟蒙‧抒情--中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思錄》(臺北:允晨,2011)。
5.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變化試論(1942-1945)〉,「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會議結束後經過修改,已經通過審查,將收入會議論文集,出版時間未明。
6.楊佳嫻,〈「化外」之地:戰後初期上海「方型週刊」中的台灣〉,收入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2011)。
7.楊佳嫻,〈過氣貴族?孤臣遺民?――談白先勇與李渝小說內的「高階外省人」〉,張茂桂教授總編「外省人學術研究出版計畫叢書」下,李廣均教授主編的《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2010)。
會議論文
1.楊佳嫻,〈威權、革命與小確幸--中正紀念堂與文學書寫〉,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辦「同代人的文化體驗——華語青年作家批評家國際研討會」,2017年6月24-25日,香港浸會大學。
2.楊佳嫻,〈花園書寫與租界奇觀〉,2017ACCL(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文本、媒介與跨文化協商」學術研討會,2017年6月21-23日,香港中文大學。
3.楊佳嫻,〈戀愛課堂:中國現代文學與上海公園〉,臺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清華大學中文系、中央大學中文系合辦之「情生驛動:從情的東亞現代性到文本跨語境行旅」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2月22-23日,於新竹清華大學與中壢中央大學兩地舉辦。
4.楊佳嫻,〈河流與抒情:沈從文、蕭紅、李渝〉,台灣大學文學院、台灣大學圖書館合辦之「論寫作:郭松棻與李渝文學研討會」,2016年12月17-18日,台灣大學。
5.楊佳嫻,〈病化蒼涼--重探張愛玲小說裡的病態書寫〉,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辦之「疾病誌:中國現當代文學與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12月8-9日,香港浸會大學。
6.楊佳嫻,〈「女」「兵」:論謝冰瑩的軍旅寫作〉,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之第十一屆香港文學節「與文學碰面」研討會,2016年7月2-3日,香港中央圖書館。
7.楊佳嫻,〈羅智成詩裡的自戀表演〉,清華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新詩研究所合辦之「兩岸國際新詩論壇」,2014年10月24-25日,新竹清華大學。
8.楊佳嫻,〈張愛玲與其相簿:從十九世紀攝影術傳入中國談起〉,日本二松學舍大學、清華大學中文系主辦「19世紀東亞思想文化與漢学」交流研討會,2014年2月19日,新竹清華大學。
9.楊佳嫻,〈才子佳人的順寫與逆寫:胡蘭成《今生今世》與張愛玲《小團圓》〉,東海大學主辦「世紀末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3-24日,台中東海大學。
10.楊佳嫻,〈旅行、性別與異/鄉想像:以張愛玲〈異鄉記〉、〈浮花浪蕊〉、〈重訪邊城〉為討論對象〉,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辦「遷徙與記憶」國際研討會,2013年10月4-5日,高雄。
11.楊佳嫻,〈情場如戰場:張愛玲《小團圓》裡的戰爭記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戰爭、記憶與性別」工作坊,2012年12月6日,臺北南港。
12.楊佳嫻,〈從青春烏托邦到上海灘奇觀――大觀園及其在《海上大觀園》中的衍生與變異〉,中正大學中文所、台文所主辦「第十一屆國際青年漢學學者會議」,2012年5月26-27,嘉義。
13.楊佳嫻,〈鄉土抒情與現代性:沈從文、賈平凹及其他〉,「兩岸青年文學會議」,由國立台灣文學館與中國現代文學館合辦,2011年10月21-22日,北京。
14.楊佳嫻,〈住在衣服裡的――論陳義芝詩作中的感官、掩映與自我〉,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辦「第二十屆詩學研討會」,2011年5月20日,彰化。
15.楊佳嫻,〈「做一個二十世紀的詩人」:紀弦及其「現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主辦「跨文化與現代性:歐亞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與文化(二)」會議,2010年12月21日,臺北南港。
16.楊佳嫻,〈「化外」之地:戰後初期上海「方型週刊」中的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主辦「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11月19-20日,新竹清華大學。
17.楊佳嫻,〈才子佳人變形記:從《五四遺事》到《小團圓》〉,香港浸會大學主辦「傳奇‧性別‧系譜──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9月29- 30日,香港。
18.楊佳嫻,〈從戰時上海到戰後台灣:胡蘭成、張愛玲、紀弦〉,台灣大學台文所、哈佛大學東亞系合辦第九屆「國際青年漢學學者會議」,2010年7月9-10日,台北。
19.楊佳嫻,〈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女性散文寫作與戰爭記憶——以《天地》為觀察對象〉,政治大學主辦「女性‧消費‧歷史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12日,台北。
20.楊佳嫻,〈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與南京的文學刊物與文人圈(1942-1945)〉,政治大學主辦「『近現代報刊與文化研究』國際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2009年3月,台北。
21.楊佳嫻,〈路易士(紀弦)在「淪陷期」上海的活動──以《詩領土》為中心的考察〉,台大與北大研究生交流活動之近現代文學與文化論壇,2008年11月,北京。
22.楊佳嫻,〈從林語堂、魯迅到梁實秋──以《古今》為例論華東日占區的散文典範轉變〉,The Association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ACCL)主辦“Literature, Media, and the Environment” Conference,2007年8月,成都。
23.楊佳嫻,〈戰爭、都市與新一代上海「現代派」詩人的出現――以《現代》、《新詩》、《詩領土》為觀察對象〉,台灣暨南大學中文系與歷史系主辦「近代報刊學術研討會」,2007年5月,南投。
24.楊佳嫻,〈記憶的寓言――論白先勇與「臺北 / 人」小說書寫的脈絡〉,香港浸會大學主辦「第一屆中文系研究生國際研討會」,2003年12月,香港。
25.楊佳嫻,〈這是一個弄錯地圖的故事――談駱以軍〈中正紀念堂〉的空間記憶和歷史隱喻〉,《文訊》雜誌主辦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2月,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