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银燕

个人简介

朱银燕,女,1987年4月出生,2010年获得浙江师范大学理学学士,2016年获得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凝聚态专业博士学位,2016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2020年3月加入复旦大学微纳电子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任青年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强关联薄膜材料的实验物理研究,研究手段包括利用脉冲激光生长(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实现高质量复杂氧化物薄膜及超晶格等材料制备,并利用多种测量手段进行物性表征及调控,研究对象包括相分离材料,巨磁阻材料等强关联体系。首次从实验上表明:锰氧化物大尺度电子相分离现象是由于掺杂元素在空间随机分布引起的无序性造成的,并通过LCMO/PCMO超晶格样品的精细调控,实现对复杂氧化物体系中相分离畴的尺度的有效调制,为全氧化物自旋电子器件的制备提供了物理基础。自主设计并搭建脉冲激光分子束外延系统,采用了可快速扫描激光光路和靶台匀速自转的方法,可以制备1英寸大尺度高质量超晶格样品。在Nature子刊、PRL、PNA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9篇,总引用20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了4项基金: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11904052),2017 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7ZR1442600),2017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17T100265),2016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6M601488)。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在电子关联作用下,电子会局域在晶格格点上,导致了电荷、自旋和轨道自由度在局域的纠缠。这些多维度的相互纠缠产生了大量复杂的物理现象,包括电荷、轨道和自旋的有序,多铁现象,庞磁阻效应,高温超导电性和电子相分离等。在关联氧化物中,我们致力于利用精确外延生长技术来制备原子级尖锐的界面和原子级平整的表面,利用电场、磁场、光照、界面耦合等手段调控表面、界面的新奇物理现象,试图理解这些现象的机制,利用超晶格技术研究这些表面界面和体态的相互作用。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