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纳日碧力戈

个人简介

纳日碧力戈, 全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首位长江学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基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创院院长。 2005-2009年曾任美国卡尔顿学院伯恩斯坦东亚研究与人类学讲座教授。入选2008、2011年度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主要著作有:《姓名论》、《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 构》,China’s Minorities on the Move (with Robyn Iredale et al.)等。 受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训练,长期致力于在“语言和文化之间搭桥,”在中国民族和族群研究中尝试建立“符号学派”,对该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在著述中强调民族和族群的差别及其互不可替代:民族是行政-政治共同体,和民族-国家建立和建设密不可分;族群是文化-政治共同体,既含“原生因素”(如祖先意识),亦存现代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翻译因素(跨语境翻译)。所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理论》,“开中国大陆族群理论研究先河”(《中华读书报》)。这种研究对国家制定、改进、实施民族和族群政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维持族际良性调适,在社会发展中保持民族关系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学者中,纳日碧力戈对中国与国际人类学对族群研究理论甚为清楚,用中英文写了多篇有关民族与族群的论文和著作。他目前是国内在族群研究领域,熟悉国外的有关理论,并把这些理论善用于国内的少数民族研究的人。”(陈志明(香港中文大学原人类学系主任):《从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看中国的人类学族群研究》,载乔健等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第174-1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首次把皮尔斯(Charles Peirce)的“指号三元”引入中国族群研究,指出“拟象”(iconicity,例如人和他(她)的照片之间的关系)和“标指”(indexicality,例如烟和火的关系)对于族群意识和族群生存的至关重要;指出作为族群特质的这些“图像”、“标指”及“符号”之间的系统关系。这样的族群三观可以避免主观片面地观察和处理民族和族群问题,避免“牵一动百”,影响社会稳定。例如,在改革民族风俗(相当于“似象”)和语言(相当于“标指”)的时候,要考虑它们及它们与民族符号之间的系统关联,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单个加以处理。所著《姓名论》,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修饰语相对于中心词位置的新见解,提出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本著作“给姓名学确立了学科地位,并独辟了姓名学研究的崭新视野,为诸多姓名现象提供了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的诠释”(《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03年3月3日)。 在人类学理论方面,着眼于人类学与其他社会人文科学及至自然科学在哲学层面上的沟通,指出人类学的主客观“互渗”理论(布尔迪厄)与结构化(吉登斯)、韧性(霍林)、自组织(瓦列拉、马特如拉)诸理论的亲和,认为“过程论”为现代人类学理论的主流。 发表《姓名论》、《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民族与民族概念辨正”等著作和论文共140篇(部),其中汉文发表120篇(部),英文20篇(部)。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领域集中在符号学、族群理论,具体研究为语言人类学、族群与种族、少数民族教育、东亚研究。

学术兼职

国际萨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