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兰

个人简介

高兰,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兼任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海洋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理事等职。 2002年在复旦大学获国际关系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赴法国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Po)从事访问研究,2009年在日本创价大学任访问教授,2014-2015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任访问教授。2018-2019, 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先后应邀赴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访问、参加学术会议。 主要从事日本外交思想史、中美日关系、海洋战略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5部:《双面影人----近代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中国海洋强国之梦》、《亚洲主义中的脱亚论》(日文),《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战略:内涵、特征、影响》。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另在《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文汇报》、《解放日报》、《联合早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国际时事评论文章。 在职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重大项目,一项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承担两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一项结项等级为“优”。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还积极参加政府决策咨询,承担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委托研究重大课题等。

研究领域

日本外交思想史、中美日关系、海洋战略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专著、合著) 《双面影人----近代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专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10月。 《2006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2007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2008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合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亚洲主义中的脱亚论》(日文),专著,日本明德出版社,2007年7月。 《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与实践》,专著,新华出版社,2009年8月。 《中国海洋强国之梦》,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 《冷战后美日海权同盟战略:内涵、特征、影响》,专著,2018.7. 学术论文 [日]《明治中后期日本对中国政策的构想》,《日本历史》1997年10月,日本吉川弘文館出版。 《欧洲该觉醒了—关于美国与北约之间的关系》,《人民日报》,1999.5.24。 《日本的台湾情结》,《日本研究集林》,2000年6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日本经济与全球化接轨的动因与阻力》,《国际观察》2001年第1期,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出版。 《日本经济与全球化》,《亚太论坛》2002年第3期,(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文化样态分析》,《亚太论坛》2002年12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全球化时代的日本经济得失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10月,上海社会科学院。 《东亚区域合作进程中的经济关系——中国、日本与东盟》,《世界经济研究》2003-11,上海社会科学院。 《双轨制合作模式中的中日FTA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8,上海社会科学院。 《美日同盟的战略文化基础及对华政策》,《日本研究集林》,2004.6,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出版。 《论日本新教科书问题的现状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面向太平洋》2004.12。 《中国将从日本ODA班毕业?》,《世界经济观察》,2004.12 《从东京强迫采用《新历史教科书》看日本社会》,《新民晩報》专家论坛,2004.9.3 《冷战后美日对华外交政策变化的比较研究——从地缘政治与地区主义的角度出发》,《社会科学》, 2005.2 《二战后日本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8 《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发展》,《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中日关系难走法德模式》,《环球时报》,2005.9.9 《近代日本对华外交思想——亚洲主义与欧美协调主义的实证研究》,《面向太平洋》,2005年12月。 《近代日本外交思想的形成及特点——“亚洲主义”与“欧美协调主义”的双重透析》,《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2期。 《全面解读冷战后日本国家战略的变革与影响——从模糊战略到清晰战略的转型》,《人大复印资料》2006.1。 《中日关系:结构性矛盾的发展与对策分析》,《国际关系研究》2006年第三辑。 《民族主义、国民情绪与中日关系》,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2006年学术论文集。 《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因素》,《日本研究》2006年第4期。 《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作用》,论文摘要,2006年国际关系年会。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006:中日“破冰”之旅的战略分析》,《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冷战后日本对华外交的思想轨迹------双重影像:“战略对手论”与“中国经济机遇论”》,《国际关系研究》第四辑,2007年1月出版。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与中美日关系的互动发展——从战略思想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三期。 『歴史教育の共同研究の国際比較について』, 日本外務省国際フレンドシップ協会編集「歴史教育交流事業(中国)-専門家の意見交換記録」, 2007.3. 『歴史教育の共同研究の国際比較について』, 日本外務省国際フレンドシップ協会編集「歴史教育交流事業(中国)-専門家の意見交換記録」, 2008.3. 《民间外交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国际关系研究》第七辑,2008年1月出版。 《中日关系:软硬实力的双重协调与发展》,《国际关系研究》第八辑,2008年8月出版。 《21世纪日本自由主义外交战略思想解读----以“地球贡献国家”论为中心》,《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 《实力战略的变革:硬战略抑或软战略?》,《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2期。 《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的背景与发展前景分析——从中日海洋战略的视点出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六期。 《中日战略互惠合作新进展》,《2008中国国际地位报告》,2008年7月出版。 《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的背景与发展前景分析》,《国际关系研究》,2008年第4辑。 《中日东海油气田合作开发与“东亚能源共同体”的建设》,《世界经济研究》,2009.5 《日本外交新构想:“中道”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3。全文转载。 《历史教科书问题:中日模式与法德模式的比较》,《日本学刊》2010年第3期。 《历史教科书与历史和解》,《史林》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3,全文转载。 Regionalism and Reconcilia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French-German and Chinese-Japanese Model,Peace &Conflict,September 02, 2010 , www.monitor.upeace.org 《东亚共同体与中美日关系的发展:中国的角色、地位与作用》,《国际关系研究》,2010年第3辑,2010年11月出版。 《日本推动“TPP”的战略解析》,《联合早报》2010-11-22 《日本TPP战略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合作与冲突理论视野中的中日东海油气田共同开发研究”,《国际关系研究》,2011年 第2辑,2011年9月。 “中日关系:震荡中前行”,《2011年国际地位报告》章节,合著,3万字。 The Historical and Present-day Predicaments Besetting the US for Intervention in Chinese-Japanese Marine Disputes, CHINA –US Focus, November 20, 2011,http://www.chinausfocus.com/ 《日本能源安全战略与中日合作》(日文),《日本京都产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2011.12 《美国对待欧盟以及东亚一体化政策的比较研究》,《国际观察》2011.5 《中美日海洋安全合作事关东亚稳定》,文汇报,2011.07.06 《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介入浅析》,《日本学刊》2012.5 《历史教科书:中日和解重要一步》,解放日报,11版新论,2012.06.25 《美国将微调“再平衡”战略》,东方早报,2012.11.22 《日本海洋战略的发展及其国际影响》,《外交评论》2012, 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1。全文转载。 《中国:积极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文汇报 2012.12.3 《亚太地区海洋合作的博弈互动分析——兼论日美海权同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日本学刊》,2013年第4期。 中美海权博弈增双边不确定性,文汇报, 2013-10-08 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外交的动脉与桥梁,文汇报,2013-10-31 《构建新型中日关系的路径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2013)学术年会大会文集,优秀论文奖。 Reconstructing maritime Silk Road & China’s marine diplomacy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History Research,2014; 2(3): 11-14,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8 2014 (http://www.sciencepublishinggroup.com/j/history) 《突破“72年体制”,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框架下的新型中日关系》,《国际观察》2015年第一期。《人大复印资料》2015.3。全文转载。 《积极和平主义:日美同盟的福音?》,《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3期。 《日本灰色地带事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日本学刊》,2016年第2期。 <日本新安保法与中日安全困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8 “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日关系“再正常化”的指导意义,《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2期。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thought of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to the “re-normalization” of Sino-Japan relations[J], Northeast Asia Forum, 2017 (02): 25-127. 《美日安全政策变化与朝鲜半岛形势分析》,《韩国研究论丛》(CSSCI),2018年总第35辑。 《冷和平治下的中日海权博弈分析:结构、脉络、前景》,《东北亚论坛》(CSSCI),2018年第6期。 《印太战略的走向及其对美日同盟的影响——双重模糊、双重确保与双重牵制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学术前沿》(CSSCI)2018年08期(上)。 《试论明治时代日本“脱亚论”的思想意识与国策选择》,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原《日本侵华史研究》(CSSCI),2018.3。 《多边安全合作视野下日本“印太战略”的内涵、动因与影响》,《日本问题研究》2018年第4期。 《美日安全政策动向与“一岛三海”形式分析》,《中国周边外交学刊》2018年第1辑。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