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元旭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博士,企业管理,复旦大学 硕士,管理科学,复旦大学 学士,企业管理,哈尔滨科技大学 荣誉称号 2006.10,上海市浦江学者,上海市人事局 2000.05,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 学术经历 2005.03——2006.03,访问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 教学获奖 2010.10,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复旦大学 2009.07,复旦大学精品课程,复旦大学 2005.11,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 2002.12,2002年度复旦大学“GE奖教金”一等奖,复旦大学 2002.05,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教学)三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2001.12,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1.09,2001年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

研究领域

国际商务,战略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Yuanyang Song, Peter T. Gianiodis, and Yuanxu Li. 2016.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philanthropic giving in an emerging econom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12(2).357-385. Yuanxu Li and Yu Han. 2015. Remanufacturing subsidy policies: a comparison based on Chinese market. 经济管理 37(Z1).45-52. 单蒙蒙,李蕾,李元旭. 机构共同持股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基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23, 38(5): 115-128. 施烨,李元旭. 树立中国特色管理文化基础观. 企业管理, 2023, (6): 111-114. 张安淇,李元旭. 内部资本市场、控制权结构与冲突协调.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36(3): 108-116. 王大山,宁钟,李元旭.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大宗干散货海运产业周期及安全. 中国流通经济, 2023, 37(5): 49-59. 周瑛,李元旭. 创业决策逻辑:综述与展望.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18): 199-202. 范晓敏,李元旭,游家兴. 企业声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基于市场传闻及澄清的经验证据. 系统管理学报, 2022, 31(5): 1000-1017. 于光辉,李元旭, 张鹏. 跨界知识搜索与本土化战略——来自中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证据.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2, (5): 123-137. 乐菡,黄明,李元旭. 地区“人才新政”能否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出台新政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经济管理, 2022, (12): 132-149. 周瑛,房钰君,李元旭. 创业失败态度、创业失败学习与连续创业. 技术经济, 2021, 40(12): 51-60. 李元旭,于光辉,胡伟.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研究述评及其新趋势. 管理现代化, 2020, 40(5): 118-121. 张安淇,李元旭. 众包价值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预测, 2019, 38(5): 23-28. 李元旭,曾铖. 政府规模、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1(3): 155-166. 李亚波,李元旭. 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海外并购.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1): 106-118. 张安淇,李元旭.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统计与决策, 2018, (24): 164-167. 张安淇,李元旭. 大数据时代科学评价面临的变革与坚守——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例. 情报杂志, 2018, 37(9): 71-77. 曾铖,李元旭,开燕华. 我国中心城市企业家精神的指数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经济, 2018, (4): 71-81. 宗利永,李元旭. 基于发包方式的众包平台任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管理评论, 2018, 30(2): 107-116. 曾铖,李元旭,周瑛. 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对异质性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 29(6): 68-80. 吕洁,杜传文,李元旭. 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倒逼一国制造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吗?——基于1990-2015 年间22 个国家的经验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22): 32-41. 曾铖,李元旭. 试论企业家精神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10): 81-94. 李元旭,吉祥熙. 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两权偏离——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视角的研究综述. 技术经济, 2017, 36(7): 128-133. 李元旭,罗佳. 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与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转载自《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第3期). 贸易经济(人大复印资料), 2017, (4): 48-55. 谭云清,李元旭,翟森竞. 锁定效应、跨界搜索对国际代工企业创新的影响.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7, 29(2): 52-60. 周建中,周渊,李元旭. 基于精度和时间的协调操作研究及实证.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17, 34(1): 16-22. 李元旭,罗佳. 文化距离、制度距离与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感知风险. 财经问题研究, 2017, (3): 106-114. 李元旭,罗佳.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趋势与政策建议. 经济管理, 2015, 37(Z1): 182-185. 宗利永,李元旭.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众包模式. 学术交流, 2015, (10): 164-168. 宗利永,李元旭. 文化创意产业众包模式运行机制研究综述. 商业经济研究, 2015, (22): 114-115. 宗利永,李元旭. 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创意类众包社区发包方参与动机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14): 1-5. 刘春霞,李元旭. 成人开放教育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研究——基于上海开放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调查. 经济管理, 2014, 36(Z1): 173-177. 李元旭,黄竞晶. 异质性跨国企业的投资区位选择——基于制度环境适应和经验积累效应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1): 116-127. 江华,李元旭. 全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路径借鉴. 中国科技产业, 2014, (6): 70-72. 谭云清,李元旭. 国际服务发包商初始信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科研管理, 2013, 34(12): 127-134. 李元旭,姚明辉. 产业集聚度与企业成长的倒U形关系研究——基于广东省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31-142. 单蒙蒙,李元旭. 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经济管理(增刊), 2012, (Z1): 46-51. 李元旭,黄平. 战略网络场域、社会资本与国际服务接包企业绿色竞争优势获取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8): 109-118. 谭云清,李元旭. 提供商的信任对发包商外包合作的影响:基于在华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证. 经济管理(增刊), 2011, 33(Z2): 179-183. 谭云清,李元旭. 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对跨国公司外包合作的影响.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6): 101-108. 李元旭,宋渊洋. 地方政府通过所得税优惠保护本地企业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5): 149-159. 潘勤华,李元旭. 在华韩资企业集群的社会网络效应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2): 44-48. 李元旭,谭云清. 国际服务外包下接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基于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视角.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66-75. 王宇露,李元旭. 国际合资企业不稳定的演化机理与过程模型——网络、社会、协同(NSC)范式的视角. 软科学, 2009, Vol.23(8): 125-129, 134. 李元旭,卢荣.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兰州学刊, 2009, (8): 105-107. 李元旭,宋渊洋. 股权集中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国际化战略. 经济管理(增刊), 2009, Vol.31(Z1): 102-105. 王宇露, 李元旭. 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与网络学习效果——网络学习方式是调节变量吗?.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Vol.12(3): 142-151, 160. 李元旭,卢荣. 上海如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上海经济, 2009, (6): 58-60. 李颖琦,李元旭. 跨国零售企业低价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8, (7): 71-72. 胡美琴,李元旭. 全球化与中小企业绿色管理. 上海企业, 2007, (8): 32-34. 张晓燕,李元旭. 论内在激励对隐形知识转移的优势作用.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Vol.19(1): 28-33. 卢荣,李元旭. 房企融资别有蹊径. 上海经济, 2006, (11): 59-61. 李元旭,周瑛.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基于知识转移的观点.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6, (5): 67-70. 袁润兵,李元旭. 跨国公司知识来源与开放式创新. 商业时代, 2006, (5): 6-7. 胡美琴,李元旭,骆守俭. 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管理周期匹配下的动态竞争力模型. 当代财经, 2006, (1): 76-79,88. 李元旭,罗殿军,赵优珍. 跨国公司与国际政治秩序. 上海管理科学, 2002, (1): 35-40. 李元旭. 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启示. 中国软科学, 2001, (10): 123-124. 李元旭. 创造市场新思维. 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1, (10): 29-32. 李元旭. 知识管理与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 (4): 60-62. 李元旭. 论我国转轨时期的代际契约与养老模式的变革. 学术月刊, 2001, (5): 37-42. 李元旭. 对企业体制成本的分析方法——管理成本的影响因素. 经济体制改革, 2001, (2): 101-105. 李元旭. 电子商务的交易费用基础和发展障碍. 预测, 2001, (4): 4-6,27. 李元旭,吴晨. 银行业务外包问题初析.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12): 34-38. 李元旭. 论对新兴市场的研究方向. 财经研究, 2000, Vol.26(12): 21-25,50. 李元旭. 建立"银发"消费市场势必在行. 科技导报, 2000, (9): 49-52. 李元旭. 新兴市场上的当地公司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 国际贸易问题, 2000, (8): 38-42. 李元旭. 企业家哲学理念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管理现代化, 2000, (3): 30-32. 李元旭. 论中国保险业的营销策略. 保险研究, 2000, (5): 9-11. 李元旭. 新兴市场的崛起与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文汇, 2000, (5): 8-14. 李元旭. 论新兴市场的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竞争的策略.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5): 19-23. 李元旭. 跨国公司赢得新兴市场消费者的策略. 改革, 2000, (5): 116-120. 李元旭. 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 经济科学, 2000, (5): 64-69. 李元旭. 超越竞争新理念. 企业管理, 2000, (3): 50-51. 李元旭. 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3): 41-46. 李元旭. 界定“新兴市场”. 国际贸易, 2000, (3): 38-39. 李元旭,黄岩,张向菁.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 金融研究, 2000, (3): 47-56. 李元旭. 金融危机与IMF的贷款条件性改革. 世界经济文汇, 1999, (6): 47-50. 李元旭,唐林芳. 发展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知识联盟管理. 财经问题研究, 1999, (12): 3-6. 李元旭. 企业扩张能力的多角度测评. 经济体制改革, 1999, (6): 79-81. 李元旭. 中国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生成路经探索. 社会科学战线, 1999, (4): 13-20. 李元旭. 管理成本问题探讨. 中国工业经济, 1999, (6): 74-76. 李元旭,龚世伟,刘红依. 对目前股份合作制改革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经济体制改革, 1999, (5): 47-49. 李元旭.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与就业水平的关系. 财经问题研究, 1999, (4): 42-45. 李元旭,徐成. 扶持小企业的交易费用理论基础及其政策选择. 财经研究, 1999, (3): 17-20. 李元旭. 多角化经营的误区探索. 经济体制改革, 1998, 增刊-2: 158-160. 黄先荣,李元旭. 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的体制选择与原因分析.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4): 21-24. 李元旭,蒋永祥,吴小静.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财经问题研究, 1998, (5): 35-39. 李元旭,周健. 以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带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管理, 1998, (3): 23-24. 李元旭,欧阳秀子. 企业负债对股东收益影响的定量分析. 财经研究, 1998, (2): 33-35,4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