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骆品亮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博士,管理科学,复旦大学 硕士,数学,华东师范大学 学士,数学,华东师范大学 荣誉称号 2009.01,2008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7.12,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6.0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 2002.12,复旦大学世纪之星,复旦大学 学术经历 2003.08——2003.09,访问学者,香港大学 科研获奖 2018.10,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2016.12,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课题成果奖,三等奖,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 教学获奖 2005.12,2006年第十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类)三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2004.02,入选2003年度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02.12,复旦大学世纪之星,复旦大学

研究领域

产业组织理论,网络竞争与规制,创新动力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期刊论文 Zhicheng Weng and Pinliang Luo. 2023. Multi-sided? Operation mode of sharing economy enterprise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44(5).2568-2581. Xi Zhao and Pinliang Luo. 2022. Hybrid platform operation decision of retail enterprise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7(2).809–835. Zhicheng Weng and Pinliang Luo. 2021. The impact of guarantees on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16(7).2708–2731. Zhicheng Weng and Pinliang Luo. 2021. Supervision of the default risk of online car-hailing platform from an evolutionary game perspective. Sustainability 13(2).1-19. Dingwei Gu, Tian Lu, Pinliang Luo, and Chenghong Zhang. 2019. The impact of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peer-to-peer lending platforms: Evidence from 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 48(5).640-665. Linhui Yu, Jiangyong Lu, and Pinliang Luo. 2013. The evolution of price dispersion in China's passenger car markets. The World Economy 36(7).947-965. Fu, Lianying, Linhui Yu, and Pinliang Luo. 2012. An empirical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reform of China's bankcard industry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6(3).413-425. Lianying Fu, Pinliang Luo, and Ling Rong. 2012. Identifying the attribute of joint demand in Chinese payment card market (A revised and expanded version of th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special track on SSM of 2011 ICBMEI, Shangh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Finance 6(3-4).239-255. 张洺,骆品亮. 双向FDI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技术经济, 2023, 42(7): 94-108. 傅联英,骆品亮. 众人拾柴火焰高?支付平台引入四方模式对绩效的异质影响. 金融评论, 2022, (5): 89-103. 方若男,骆品亮. 支付生态竞争与监管研究进展.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22, 34(4): 156-167. 周依仿,骆品亮. 独家交易对平台内经营者销量的影响研究 ——来自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实证证据. 技术经济, 2022, 41(7): 169-184. 方若男,骆品亮. 基于随机森林的第三方支付违规风险预警研究. 技术经济, 2020, 39(9): 11-21. 古定威,赵曦,骆品亮. P2P平台信号显示的三方博弈模型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20, 40(5): 1210-1220. 傅联英,骆品亮. 学而优则“市”?——学历高级化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产业经济评论, 2020, 19(1): 18-40. 傅联英,骆品亮. 信用卡循环负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金融评论, 2018, 10(6): 34-57. 骆品亮,古定威. OTT市场在位者的竞争策略选择及其福利效应分析. 产业经济评论, 2018, (4): 13-29. 古定威,丁岚,骆品亮. 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控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8, 30(3): 12-21. 傅联英,骆品亮. 中国信用卡债务之谜:高息循环负债缘何增进低息资产持有. 经济学动态, 2018, (4): 57-71. 骆品亮,丁岚. 我国P2P网贷平台运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上海金融, 2017, (8): 45-53. 丁岚,骆品亮. 基于Stacking集成策略的P2P网贷违约风险预警研究. 投资研究, 2017, 36(4): 41-54. 郭家堂,骆品亮.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转载自《管理世界》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 (4): 87-88. 郭家堂,骆品亮.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转载自《管理世界》2016年第10期). 经济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 2017, (1): 29-30. 傅联英,陈兆友,骆品亮. 银行卡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检验及其强度估算——基于二次B样条方法修正的归属曲线模型方法(转载自《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第3期). 统计与精算(人大复印资料), 2017, (1): 93-128. 郭家堂,骆品亮.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转载自《管理世界》2016年第10期). 国民经济管理(人大复印资料), 2017, (1): 19-34. 郭家堂,骆品亮.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 管理世界, 2016, (10): 34-49. 傅联英,陈兆友,骆品亮. 银行卡市场交叉网络外部性检验及其强度估算——基于二次B样条方法修正的归属曲线模型方法. 产业经济评论, 2016, 15(3): 23-47. 李永兵,骆品亮,袁博. 我国P2P平台区域集聚与“跑路”现象:一个来自制度环境的解释.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8): 84-91. 傅联英,骆品亮. ATM跨行交易独立定价与联合定价比较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16, 19(6): 20-32. 傅联英,骆品亮. 开放还是封闭:基于利润比较的支付平台转型策略研究. 南方经济, 2016, (3): 36-53. 李永兵,袁博,骆品亮. 混合所有制、业务创新与绩效表现——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10): 55-63. 骆品亮,傅联英. 零售企业平台化转型及其双边定价策略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17(10): 1-12. 傅联英,骆品亮. 双边市场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识别:一个综述. 产业经济(人大转载,原文刊于《产业经济评论》), 2013, (11): 23-34. 骆品亮,吴一静,刘明宇. 纵向研发联盟的竞争效应:基于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的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4): 1-9. 傅联英,骆品亮. 双边市场的定性判断与定量识别:一个综述. 产业经济评论(该文被人大转载), 2013, 12(2): 1-18. 刘明宇,骆品亮. 懂得“共生”. 中欧商业评论, 2011, (5): 90-92. 刘明宇,骆品亮. 基于长尾理论的品牌手机集成创新与山寨手机模块创新比较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vol.22(4): 1-9. 管锡展,骆品亮. 产业渗入,如何应对?. 中欧商业评论, 2010, (7): 76-81. 骆品亮,韩冲,余林徽. 我国银行卡市场双边性检验及其政策启示.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2): 64-72. 骆品亮,殷华祥. 标准竞争的主导性预期与联盟及福利效应分析.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Vol.12(6): 1-11. 骆品亮,殷华祥. 支付卡网络跨行交换费的利益博弈与规制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Vol.12(4): 23-34. 骆品亮,殷华祥. 知识共享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及其激励框架.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Vol.21(2): 24-30. 骆品亮,刘明宇. 模块化创新的网络化知识集成模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Vol.30(3): 132-138. 骆品亮,殷华祥. 基于DSM的模块化产品创新价值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20(2): 1-8. 骆品亮,杨树. 我国基因工程制药业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与发展对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1): 64-69. 骆品亮,陈连权. 零售商关于售前服务的搭便车行为与RPM制度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 2008, (1): 43-49. 骆品亮,陆毅. 竞争性品牌策略:进入遏制角度的分析. 管理科学学报, 2007, Vol.10(4): 24-31. 骆品亮,陈连权. 会计盈余与非预期盈余宣告对股冲击作用的一项实证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2007.06: 86-90. 骆品亮,殷华祥. 模块化创新的知识链模型及其集成管理架构.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Vol.19(3): 9-15. 骆品亮,王婷. 基于FMC的3G背景下电信产业链整合模式与业务融合策略. 产业经济研究, 2007, (5): 11-18. 骆品亮,余林徽. Pos交易费均衡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4): 28-34. 骆品亮,陆毅. 共同代理与独家代理的激励效率比较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6, Vol.9(1): 47-53. 骆品亮,潘忠. 自由软件开发的模块化理论解释与启示.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1): 75-82. 会议/研讨会论文 Luo, Pinliang and Lianying Fu. 2011. Identifying the joint demand function with copula structure in bankcard market.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hanghai.57-61. Fu, Lianying and Pinliang Luo. 2011. Using attachment curves model to study the group externality of China's bankcard industry.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Guangzhou.401-404. 何之渊, 骆品亮. 2005. Pos Access Pricing Problem in China Analyze From Network Economy View. .. 骆品亮. 公益性与盈利性双重目标下景区定价决策及其政策含义. , 2007, 2007.06: . 学术专著 骆品亮等. 互联网金融生态化发展.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22. 教材和其他 骆品亮. 定价策略(第4版).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