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占魁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1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专业 博士 201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 2008: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专业 硕士 2004:河南大学 教育学原理专业 学士 荣誉及奖励 2021年 论文《说谎、自欺与诚信教育的重建》荣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7年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优秀研究生教学奖” 2016年 专著《价值选择与教育政治——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荣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6年 上海教师板书、书法、钢笔字大赛一等奖 2014年 译著《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入选“2014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中国教育报) 2013年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2012年 博士学位论文《价值选择与教育政治——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导师:石中英教授)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0年 教育部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2009年 硕士学位论文《解蔽教育的“飞白”世界——教育实践逻辑学初探》(导师:吴遵民教授)荣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 2005年 华东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2年 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首届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研究领域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教育、批判教育学与教育美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价值选择与教育政治——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9月版。 《道德教育的论辩逻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年11月版。 译著 【美】阿普尔著:《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独立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版。 【英】斯宾塞著:《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独立译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参著 《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吴遵民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实践终身教育论》(吴遵民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5》(叶澜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主要论文 《新版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道德说理: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一作),《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素质教育》(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 《培养“教师-学者”:重温威廉?巴格莱的教师教育哲学》(独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7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23年第1期)全文转载; 《教育学人风采——迈克尔?阿普尔》(独作),《现代教育论丛》(2022年第6期); 《从“修道之教”到“传道之教”——论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及其现代教育意蕴》(独作),《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 《论“全面发展教育”的价值秩序》(独作),《教育学报》(2021年第4期,双月刊); 《“爱智”抑或“爱人”——论中国儿童哲学课程的价值与未来》(独作),《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22期); 《说谎,自欺与诚信教育的重建》(特稿;独作),《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双月刊); 《“报应”“报复”抑或“修复”——社会欺凌的教育哲学省思》(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论教育进步的内在尺度》(独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论教育学的人格关怀》(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18年第5期)全文转载; 《回归观念: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建》(独作),《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第4期); 《“以孝释教”抑或“以道释教”——论儒家公民教育哲学的价值基础》(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民主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写在杜威教育哲学的延长线上》(独作),《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3期); 《“老师”内涵的去道德化与教育者社会形象的重建》(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22期)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信任危机、卧底崇拜与权力魔术——<西游记>的教育政治学审读》(独立作者),《基础教育》(2015年第3期);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独立作者),《中国读书报》,20140917,第10版; 《从“个体教学”到“集体教研”——论当代教师的现场学习力》(独作),《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4期); 《批判教育的使命与教育批判的方法论》(独作),《教育学报》(201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新世纪我国教育实践方法论的价值转换——从“只信不疑”到“疑而后信”》(独作),《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期); 《略论教育研究与相关学科方法论的转化》(独作),《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理论来源》(独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2年第2期);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批判逻辑》(独作),《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道德人格的动态结构与价值教育共同体的形成》(独作),《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上); 《教育理想是谁的理想?》(独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 《“公平”抑或“美善”?——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再思考》(独作),《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与孩子同乐成长——美国小学国庆活动见闻与感想》(独作),《中国价值教育通讯》(2011年第1期,总第4期); 《让教育成为一种播种价值的行动》(独作),《中国价值教育通讯》(2010年第2期,总第3期,刊首语); 《阿普尔在中国:回顾与评论》(独作),《教育学报》(2010年第2期); 《人性的张力与教育中的价值诊断》(独作)发表在《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 ,2010年第3期),《教育学在线》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同时受邀被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收录,转载于《科学发展在中国》丛书。 《“标签印象去除”与“正义价值领导”——从电影《热血教师》看专业教师的实践智慧》(独立作者),《中国教师》(2010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中小学管理》(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 《教育的民主实践何以可能?》(独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8期),《教育学在线》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 《澳大利亚价值教育国家框架的学校实践》(独作),《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致教师(外一则[读书的时候])》(独作),《中国教师》(2009年第2期); 《解蔽教育的“价值”世界》(独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教育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自在”与“自为”之间——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潜在”品质》(独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 《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终结——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还原性诊断与出路探寻》(独作),《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本质”抑或“目的”?——教育学专业视野下的教育立场的实践误区探析》(独作),《江右论坛》(2007年第2期); 《再论教育创新——当代教育改革视野中的制度与个人》(独作),《复旦教育论坛》(2007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2007第4期)全文转载; 《“弹性”与“积极”之间——略论当代教育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独作),《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第6期); 《学社联携 促进青少年道德品性健康发展》(吴遵民、黄欣、王占魁)发表在《教育科学研究》(2006第11期);

学术兼职

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基教所“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暨培育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 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er)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