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须明
性别: 女
职称: 教授
主讲课程:英语专业研究生:英文学术写作,文学作品研读,英语诗歌;英语专业本科生: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诗歌,高级英语。
教育背景:197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1989-1990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课程班,1997-1998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现当代英美文学,2009年东南大学艺术学专业博士毕业。2010年7月-8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197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综合英语教研室主任,英语系主任,1995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英美文学硕士生导师,2002年2月调入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2003年2月起担任英、日语专业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2004年-2008年担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分管英、日语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工作。2004年至今担任东南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
学术研究:
专著:《约翰•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该书获2012年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二等奖。
译著与辞书
1、《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编委)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黑色交易》(独立)(小说)译林出版社2000年。
3、《后殖民批评》(论文集)(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英语词语辨析词典》(编委)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
5、《吴健雄--献身物理科学的一生》(独立)(汉译英)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
6、《透视美国--金斯伯格论坛》(合作),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
7、《儿子与情人》(独立)导读、注释,青岛出版社,2003年。
8、《癌症生物治疗--原理与实践》(副主译)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
9、《王尔德精选集》(戏剧部分),北京燕京出版社,2009年。
科研项目
1、《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反传统现象》(第二)江苏省教委社科1996-1998。
2、《劳伦斯研究》(独立)(SJB750,11-44003)江苏省教委社科2000-2003。
3、《认同与流放--20世纪初英联邦主要作家作品研究》(独立)徐州师范大学社科(YW9809) 1998-1999。
4、《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持)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Y99013,1999,
5、《中国(大陆、台湾)和英国教学文化与教学行为的相关性之对比研究》(第三),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03-2006,
6、《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计研究》(第三),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扩展项目,2004-2005,
7、《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主持),东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04- 2005。
8、《英语诗歌选读》(主持)东南大学校级研究生优秀教学用书2004-2006。
9、《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主持)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06-2007。
10、《外语专业基础阶段“自主研学”培养研究》(主持)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6-2007。
11、《性别与空间——现当代美国作家游记作品研究》江苏省教育厅2006(第二)项目编号:06SJD750024。
12、《劳伦斯作品的生态主义研究》(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SJD750034,2007。
13、《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师资培训模式研究》,国家社科项目“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子课题,2007。
14、《20世纪戏剧传播方式研究》(第二)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7BB15。
15、中国古典美学观照下的西方艺术发展史(第二),河南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GH-019,完成时间2010。
16、《国外艺术类课程体系与立体化教材建设视野下的我校艺术类双语课程建设研究》(主持),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2010。
17、《中美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及政策对比研究》(主持),2010江苏省妇女联合会,项目编号JSSFL2010301。
18、《东南大学外国文学系列课程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研究》(主持),东南大学教务处重点项目,2011。
19、《罗斯金与莫里斯艺术理论研究》(主持)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编号:11YJA760045。
获奖及荣誉称号
1、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嘉奖
2、2001、2000、1999年徐州师范大学校先进工作者
3、1996-1998徐州师范大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4、徐州师范大学八•五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5、1995年徐州师范大学校先进工作者
6、江苏省二类优秀课程首席负责人(1995)
7、徐州师范大学校一类优秀课程首席负责人(1996)
8、徐州师范大学校级1999年先进教研室带头人
9、徐州师范大学校级2000年先进群体带头人
10 《徐州日报》、徐州市妇联1995年颁发论文特别奖
11、2003年东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2、2006年东南大学教学二等奖(独立)
13、2006年东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4、2005年《英语诗歌选读》东南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用书(独立)
15、2007年“英文学术写作”东南大学研究精品课程(主持人)
16、2008年《英文作品选读》东南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用书(独立)
17、200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18、2009建国60年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立)
19、2010东南大学二类精品课程(主持人)
20、2012.12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第八届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白金的女体塑像〉比较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1.2,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2、《人生的礼赞--〈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文本探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3 ,1992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3、《劳伦斯--一个负枷之人》,文化译丛1992.4。
4、《契柯夫逝世的日子》,传记文学1993.4。
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出现海盗版》,文化译丛1993.4。
6、《情欲交融 美丑映照--谈潘金莲与查泰莱夫人形象的美学意义》,外国文学研究(武汉)1994.1。
7、《荒诞人生的最早感应者--劳伦斯〈逾矩的罪人〉评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2。
8、《是恶魔还是天使?--从劳伦斯研究中的女权主义论争谈起》,当代外国文学1999.1。
9、《两难的选择--劳伦斯北美时期作品的后殖民主义阅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
10、《斯皮瓦克与后殖民理论翻译小议》,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5。
11、《成人英语口语课教学改革探索》,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4。
12、《性爱的另一种表述--劳伦斯对英国民歌民谣的借用》,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4。
13、《写出一个女性自己的世界--曼斯菲尔德与劳伦斯作品比较》,东北大学学报2001.2。
14、《论劳伦斯对英国民歌民谣的借用》,外国文学研究(武汉)2001.1。
15、《婚姻 性爱 女性愉悦--劳伦斯〈玫瑰园中的影子〉与曼斯菲尔德〈幸福〉比较》,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16、《论当代英国女诗人卡罗尔•安•达菲与她的戏剧独白》,当代外国文学2003.3。
17、《从约翰•罗斯金的一次演讲观其艺术思想的现代意义》,东南大学学报2005.5。
18、《书写身体 为黑人女性一辩——当代英国女诗人格丽斯•尼柯尔斯诗歌评析》,(CSSCI)当代外国文学2006.3。
19、《博克与罗斯金美学思想比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0、《维多利亚时代的圣人——约翰•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研评》,艺术百家2006.1。
21、《伍尔芙〈飞蛾之死〉中的崇高美》,名作欣赏2006.8。
22、《英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当代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
23、《约瑟夫•胡克与皇家植物园》,世界文化2006.2。
24、《论〈邱园记事〉中女性诗化写作与艺术表现的多样性》(第一),《英美文学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11辑(2009年秋)。
25、《约翰•罗斯金与唯美主义艺术》(CSSCI)文艺争鸣2010.8。
26、《约翰•罗斯金的装饰艺术美学》(CSSCI)文艺争鸣2010.10。
27、《〈时时刻刻〉:由小说到电影的艺术转换》(CSSCI)艺术百家2012.3。
28、《论朱光潜对约翰•罗斯金美学观的批评》,(CSSCI)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1。
29、《“情感误置”与“自我湮灭”——罗斯金对艾略特“非个性化”论的影响》,(CSSCI)国外文学,2013.3。
30、《拉金诗歌中的视觉化与空间化叙事艺术》,(CSSCI)艺术百家,2013.5。
31、《人体•人性•自然——劳伦斯绘画艺术探微》,(CSSCI)艺术百家,2014.2。
与所带硕士生合作论文:
32、《<儿子与情人>原型初探》,株洲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6。
33、《追求艺术与灵魂的不朽家园——论叶芝“拜占庭”诗作的主题嬗变》,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6.1。
34、《才女佳人 红颜薄命——弥利安与林黛玉人物形象之比较》,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1。
35、《从迷失中开始,在迷失中结束——评<藻海无边>中男主人公的失败之旅》,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6。
36、《爱情之道 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7、《爱在理想中永恒——<神曲>与<帕多瓦公爵夫人>中贝雅特利齐形象比较》,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8.1。
38、《食品英译亟待规范》苏州大学学报2008.4。
39、《超越性别特征 在混乱于秩序间行走——论<奥兰多>中的性别特征及其哲学内涵》,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4。
40、《〈野草在唱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1、《劳伦斯的自然生态观》,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2。
42、《〈金银岛〉的后殖民解读》,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6。
43、《文化女性主义视阈下女性独特价值的观照——兼论〈疯狂主妇〉剧中女主人公的形象意义》,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9.3。
44、《现实与虚幻的交织——罗伯特•库弗〈卡通〉中的碎片化特点》,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1。
学术兼职
中国比较文学会会员;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会理事;东南大学研究生教学督导委员会第三届(2008-2009)、第四届、第五届委员(2010-2012;2012-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