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傅兆君

个人简介

傅兆君,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1966年9月生,江苏省东海人。198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师大,1988年硕士就读于华东师大,1994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大,2008年度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东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韩国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两部,主编著作五部。发表论文70多篇,主持和参与各类社科基金和软科学课题项目20多项。 近年承担教学情况: 分别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本科生主讲《区域经济学研究前沿》、《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现代经济学》、《区域创新与企业集群研究》、以及MBA《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 主持或参与的代表性课题: 1.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新型城镇化视野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2015 2.西藏拉萨市工信局项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十三五”工业与信息化发展规划研究,2015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创新型都市圈发展的路径设计与规划导控研究,2013-2015 4.江苏省经信委项目:江苏省加入GPA“例外”情况研究,2015 5.江苏省经信委项目:加入GPA条件下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研究,2013 6.南京市白下区:中国南京-朝天宫国际文化特别社区发展规划,2012 7.无锡市社科应用精品工程重点项目:无锡、苏州、常州新型工业化比较研究,2012 8.苏州市软科学项目:构建苏州新型产业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2012 9.苏州市吴江汾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大学科技园规划与项目可行性研究,2012 10.江苏省经信委重点咨询项目:江苏省重工业发展现状与调整优化研究,2012 11.安徽省全椒县政府项目:梅花垄能源生态观光园旅游综合规划,2010 12.无锡市社科研究精品工程项目:吴文化与区域共同发展研究,2010 13.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研究,2003 代表性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6]城乡一体化发展视野下生态碧溪建设的策略思考[C].碧溪之路新征程理论研究,古吴轩出版社,2015年版.

研究领域

城市与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与分析、中国经济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策略研究[J].创新,2016(6). [2]西方城乡运动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J].学术前沿,2016(7上);新华文摘[J],2016(22). [3]长三角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1). [4]生态文明视野下打造洁净城市的战略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2). [5]新型城镇化视野下江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 [7]苏南城镇密集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江南论坛,2012(6). [8]城市腹地建设与苏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J].江南论坛,2011(3). [9]基于统筹区域发展的多元分层城市化模式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3). [10]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悖论[J].凤凰周刊,2013(11). [11]江苏浙江两省民营经济发展及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社科应用研究,2005(2). [12]知识流动与产业集群现象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时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03(S1) [14]经济体制必然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诺斯的经济史观和制度变迁理论新解[J].江苏社会科学,2001(6). [15]中日韩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2_S1). [16]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规律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创新[J].中国史研究,1999(4). [17]“重农抑商”与地主制封建经济的形成[J].江海学刊,1995(5). [18]马克思主义关于古代东方社会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理论[J].求索,1997(2). [19]试析“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史上的时空结构[J].学术论坛,1996(5). [20]六朝城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在新经济区发展中的作用[J].学术月刊,1992(11).

学术兼职

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南京宏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