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一. 基本情况
韦龙明,男,1959年生,广西陆川人,
1978.2-1982.1就读北京大学地层学及古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5.9-1988.6就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获岩相古地理研究方向理学硕士学位;2004.6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0.9-2001.4日本广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项,可支配科研经费70多万元;曾获得科技进步奖5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3篇,包括教改论文11篇。
二. 学生培养
2004年以来,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8名,已毕业并获得学位19人,2009年以来,先后有3人评上广西高校优秀研究生,2012年以来4人获国家硕士研究生奖学金;2人分别荣获“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优秀论文奖,完成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1项,每位研究生均获得学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毕业研究生人均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3篇。指导的资勘学生王潇潇2014年荣获第五次李四光优秀大学生奖;2008年以来指导完成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获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一等奖、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三等奖、广西特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学校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006年以来,指导硕士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本科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5篇,代表论文有:
1. Minyue Zhou, Longming Wei, Jirong He, Qiuming Pei, Wei Li, Ye Tian.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oil in the dolomicrite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Xingouzui formation, Jianghan Basin,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 522-524: 1223-1228
2. ZHOU Minyue, KONG Fanqian, WEI Longming, CHEN Mengjie, WANG Li, TIAN Ye and ZHANG Guanghui, 20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dioactive Mineralization and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 Shirenzhang Tungsten
Deposit, North Guang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88(Supp. 2): 67-68
3. 孙 宁、孔凡乾、韦龙明*、翁海蛟,2015,八卦庙金矿成矿期次讨论及其找矿意义,黄金,36(2):21-24
4. 黄朝柱、陈宏毅、韦龙明*、周旻玥、翁海蛟,2015,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钨品位统计参数和分形特征,中国矿业,24(4):73-76
5. 周旻玥,黄朝柱,韦龙明,周娟娟,翁海蛟,陈梦杰,2014,粤北石人嶂钨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桂林理工大学学报,34(3):431-438
6. 王 莉、孔凡乾、韦龙明、赵 霞、王潇潇、覃日贤,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云英岩型矿化及其研究意义,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4,66(4)
7. 王潇潇、孔凡乾、韦龙明、张广辉、王 莉、翁海姣,2014,粤北石人嶂钨矿放射性矿化研究,有色金属(矿山部分),66(5):38-41
8. 田 野、周旻玥、韦龙明、裴秋明、王 莉、覃日贤、赖传勇,2014,粤北石人嶂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以14#脉为例,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66(6):24-29
9. 孙 宁、罗 卫、孔凡乾、韦龙明、魏红军,2014,麻布岗多金属矿田S、Pb同位素地球化学,金属矿山,(8):95-98
10. 王潇潇、周旻玥、韦龙明、王 然、陈雪峰、孙积悦、孙明行、肖方源、蒋杨权,青岛汇泉湾海滩地貌与沉积物变化特征探讨,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33(2):266-272
11. 张广辉、司荣军、韦龙明、彭艳华,鲁西归来庄金矿控矿构造新见解,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3,65(2):27-30
12. 陆 叶、韦龙明、罗 瑞等,浅谈地球化学在八卦庙金矿中的应用,中国矿业,2010,19(11):100-102
13. 张少琴、朱文凤、韦龙明,粤北石人嶂钨矿产铀花岗岩晶质铀矿的若干特征。中国矿业,2009,18(11):104-106
14. Feng Jingping, Wei Longming, Impact Analysis on the Geological Enviroment Problems of the Mine of Shirenzhang Tungsten in Guangdong. 1st Conference on Enviro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 Scientific Rereach Publishing, USA. 2010, 471-474
三. 科研项目
1. 承担北京大学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黔桂地区泥盆系含矿层段化学地层与铅锌成矿背景,经费38.5万
2. 负责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系统性研究课题“有色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构造研究”(编号:11-031-20-1),经费38.5万
3. 承担第三轮桂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工作方案编制及重大研究专题,项目总经费15万
4. 承担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研究专题:瑶岭矿田成矿规律、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SinoProbe-03-01-3C)
5.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秦岭八卦庙式金矿大规模成矿中的有机质矿化剂地球化学(40772053)
6.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专题:粤北仁始南矿集区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2006BAB01B03-04)
7. 主持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典型矿床研究课题:广东石人嶂钨矿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20109908-1)
8. 协助主持完成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典型矿床研究课题: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研究(20089946-2)
9. 主持完成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项目:广东石人嶂钨矿伴生银赋存规律研究(桂科能07109011-Z003)
10. 主持完成“广东始兴县石人嶂-梅子窝钨矿成矿规律与成矿作用研究”课题(隶属: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广东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接替资源勘查》,200644089)
11. 主持完成韶关石人嶂钨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广东始兴石人嶂钨矿伴生组份查定及可利用性初步研究”
12. 主持完成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广东龙川县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化规律研究”
四. 各类奖励
(一)科研教学奖励
曾获得各类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竞赛奖2项:
1. 负责完成的科研成果“陕西八卦庙超大型金矿成矿机理与找矿方法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3-052-01)。
2. 参与完成的“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接替资源远景预测研究”成果获2009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3-049-05)。
3. 主笔发表的论文“《专业法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获桂林理工大学第一届(2007-2008年度)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排名第一)。
4. 指导完成的“岬角型海滩浅层沉积物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汇泉湾、北海冠头岭为例”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3.10;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13.6;2012年度和2013年度学校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特等奖。
5. 指导完成的“广东石人嶂钨矿伴生银组分查定及赋存状态与可利用性研究”获:全国地球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实习实验竞赛,一等奖,2010.4;第四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09.12。
6. 负责完成的“十五”国家项目科技攻关计划2001BA 609A-06-03专题成果
“水口山深边部及外围隐伏铅锌银矿探查技术示范研究”获2006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色协科字[2006]014-2005004-R06)。
7. 负责完成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914-03-04专题成果“重要类型金矿床(体)快速定位预测的综合示范研究”获200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色协科字[2002]032-2001002-R01)。
8. 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甘肃西成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及成矿预测”获1998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国色办字(1998)261-201-1)。
9. 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西秦岭沉积岩容矿的金矿成矿规律研究”获2001年度陕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
(二)荣誉称号
1. 十佳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桂林理工大学,2012.4
2. 十佳科技工作者,中共桂林工学院委员会,桂林工学院,2008.4.28
3. 第六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3.6
4. 2013年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园丁先进个人,桂林理工大学,2013.12.16
5. 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桂林理工大学,2014.10.10
研究领域
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成矿规律与 成矿预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WEI Longming, ZHANG Guanghui, HUANG Chaozhu, ZHOU Minyue, TIAN Ye, WANG Li, QIN Rixian, LI Mingjun, The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in the deep and periphery of Shirenzhang tungsten deposit in Guangd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3, 87(Supp): 798-799
2. 韦龙明、王 莉、张广辉、朱文凤、王潇潇、王登红、王 然,广东石人嶂钨矿床中的晶质铀矿研究,地质学报,2014,88(4):805-813
3. 韦龙明,冯经平,付 伟,杨启军,林煜强,覃日贤,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绿色岩REE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32(2):155-161
4. Wei Longming, Zhu Wenfeng, Yang Guogao, Zhang Shaoqin, Preliminary Research into Uraninite in Shirenzhang Tungsten Deposit, Guangdong Province, P. R.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eep Exploration into the Lithosphere, Scientific Program & Proceedings. 2011.11, 113-116
5. 韦龙明,缪秉魁,冯佐海,地学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研究专辑),2011,31(增刊):92-93
6. 韦龙明、周旻玥、钟雪梅、蔡湘文,2015,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思考——以《自然资源学》课程为例,时代教育,(1):96
7. 韦龙明、林锦富、李文铅等,广东梅子窝钨矿“五层楼”叠加现象探讨。地质学报,2008,82(7):888-893
8. 韦龙明、汪劲草、朱文凤等,广东石人嶂- 梅子窝钨矿研究新进展。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28(2):151-156
9. 韦龙明、胡云沪、王葆华,陕西八卦庙金矿泥盆系热水洼地的地质新证据,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28(3):442
10. 韦龙明、金凌志、高崇辉等,《专业法规》课程教学实践探索。高教论坛,2008,(1):37-39
11. 韦龙明,陕西八卦庙金矿成矿流体初步研究。岩石学报,2007,23(9):2257-2262
12. Longming Wei, Baohua Li, Jinfu Lin, Hong He, Characteristics of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 Baguamiao super-large gold deposit, Shaanxi, China. First Meeting Asia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 Program
with abstracts, 2006, 254-257
13. 韦龙明、林锦富、吴烈善,八卦庙特大型金矿热水沉积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质学报,2004,78(6):829-835
14. Li Hua, Ma Xueping, Wei Longming, A Middle-Upper Devonian Boundary Section in the Open Platform, Platform Margin Facies of Guilin, South China. ACTA Geologic Sinica, 2009, 83(3): 524-534
15. 汪劲草,韦龙明,挤出构造对凤县八卦庙金矿床的控制,吉林大学学报,2012,42(S1):172-180
16. 汪劲草、韦龙明、朱文凤等,南岭钨矿“五层楼模式”的结构与构式,地质学报,2008,82(7):894-899
17. 朱文凤,韦龙明,杨国高等,石人嶂钨矿床放射性矿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2,32(1):14-19
18. 李华、马学平、韦龙明,广西菜子岩剖面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沉积相与海平面变化——兼论华南吉维期中期的海退及时间,岩相古地理学报,2009,11(5):503-512
19. 朱文凤、杨国高、韦龙明等,广东石人嶂钨矿床银矿物特征,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29(3):285-291
20. 林锦富、韦龙明、喻亨祥,萨北锡矿的SHRIMP 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金属矿山,2008(6):96-102
21. 陈贵英、韦龙明,“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桂林工学院学报,2008,28(增刊1,高教研究专辑):62-64
22. 金凌志、韦龙明、曹霞等,应用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浅析。中国科技教育,2007年10月(下半月):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