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卫平

个人简介

张卫平,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和宏观计量。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等多部科研项目,曾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国际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货币政策理论: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方法》一部。 教育背景 2008 年 7 月,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2002 年 7 月,经济学学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工作经历 2008 年 7 月至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

国际金融、货币经济学、宏观计量经济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张卫平、李天栋:《中国的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吗?》,《经济研究》,2012 年第 4 期。 张卫平:《中国通货膨胀预测:基于 AR 和 VAR 模型的比较》,《统计与决策》 ,2012 年第 4期。 张卫平、李天栋:《人民币名义汇率制度非中性辨析》,《上海金融》,2011 年第 9 期。 张卫平、李天栋、隋福民:《制度变迁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趋势研究》,《统计研究》,2011 年第 1 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F62《金融与保险》2011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 李天栋、张卫平、 薛斐:《国际美元本位制能继续维系吗?》,《统计研究》,2010 年第 8 期。 张卫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对外经贸统计》,2010 年第 1 期。 李天栋、张卫平、杜金宇:《经济规模扩张与贸易失衡:中国的视角》,《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第 10 期。 宋芳秀、张卫平、李庆云:《美元国际供应量的界定、估算及其影响因素》,《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 年第 8 期。 张卫平:《购买力平价非线性检验方法的进展回归基期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应用》,《经济学季刊》,2007 年第 7 期。 张卫平、王一鸣:汇率制度的分类、国别分布和历史演进,《国际金融研究》,2007 年第 5 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