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袁堂军

个人简介

复旦大学亚洲经济研究中心(CAER-Center for Asian Economic Research)主任,全球投资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国际金融报研究院学术院长,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日本中国经济学会干事,日本经济学会会员,Cliometrics学会会员。并被特邀为数种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研究领域涉及到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数量经济史。曾在日本一桥大学从事第一线科研与教学工作十多年,历任助理教授,研究员。主持和参加过多项日本政府及权威研究机构的科研项目。作为复旦大学2009年海外引进人才,归国后被纳入2010年度浦江人才计划,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日国际交流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等一系列横向课题。分别在《经济研究》(中国),《经济研究》(日本),《国际经济评论》(中国),以及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等国内权威及国际SSC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代表性成果被日本经济专业的标准读物《近现代亚洲经济数量分析》,《企业与环境》等所收录;部分成果亦被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介绍(http://voxeu.org/index.php?q=node/3630)。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学术专著《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1860-2004》由东京大学出版会出版,被日本学界评价为研究中国长期经济发展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文献,而荣获2010年度日本第五届樫山纯三奖,同时还成功入围了该年度日本经济新闻社的经济图书文化奖和日本贸易振兴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奖。

研究领域

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区域(亚洲)经济一体化、数量经济史与比较制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1860-2004》,东京大学出版会, 2010。 《亚洲的发展-突破约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国的发展与亚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亚洲的智慧:多元文明的统一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Asia's Wisdom:Explorations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Fudan University Press,2014. 代表论文 “行政改革成功的关键—基于行政职能转换路径的经济学解读,”《探索与争鸣》上海市社会 科学界联合会,第10期,2014, CSSCI “国际分工结构调整和中国产业的发展,”《探索与争鸣》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03期,2013,CSSCI。 “制造业升级切勿拔苗助长,”《解放日报》理论版,2013年1月。 “China Economic Growth,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Lewisian Turning Point,”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53, no.2, 2012, SSCI. “Could Education Retain Farmers in the Local Area?”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53, no.1, 2012,SSCI “东日本大地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潜在影响,”《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CSSCI。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he TFP levels and the 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of Japanese, Korean, Taiwanese and Chinese listed firm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Volume 9, Issue 2, 2011. “Comparative Outpu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Manufacturing for China, Japan,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1935 by a Production PPP Approach,”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olume 47, Issue 3, July 2010, SSCI in Top50s. “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经济研究》, No.6,2009,《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CSSCI。 「戦前期日本の県内総生産と産業構造」『経済研究』第60巻,第2号,2009.(日本权威)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Microeconomic evidence based on listed firms from Japan, Korea and China,”Seoul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1,2008.(韩国权威) “Real GDP in pre-War East Asia: a 1934-36 Benchmark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Comparison with the U.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 53 Issue 3, Sept.2007,SSCI in Top50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Reconstructing the 1934-6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f Japan, Taiwan and Korea,”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olume 43, Issue 2 April 2006, SSCI in Top50s. “Is Guised Unemployment Revisite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No.20, Hosei University 2006 「1930年代における日本朝鮮台湾間の購買力平価―実質消費水準の国際比較―」《経済研究》第53巻第4号,2002. 「移行経済における資源再配分効果と経済成長-中国製造業に関する実証研究-」,『アジア経済』第43巻第1号,アジア経済研究所2002.

学术兼职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日本中国经济学会干事,日本经济学会会员,Cliometrics学会会员。并被特邀为数种国际学术刊物的审稿人。 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亚洲近现代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国际金融报财经研究院学术院长 所属学会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上海世界经济学会 日本经济学会 日本中国经济学会 The Cliometric Society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