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明东

个人简介

徐明东,经济学博士(金融学专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现担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商学院访问学者(2013.8-2014.8)。 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管理等,其中对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银行/企业行为的互动作用机制有较多研究。以第一作者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10多篇学术论文。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商业周期视角的银行内生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本充足率约束下的商业银行资产组合行为及其宏观经济效应》)、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资本充足率约束下的银行信贷行为:基于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评估》)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论文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奖、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奖、CICF Best Paper Award(2012)。 主讲《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等本科生课程;主讲《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前沿》等研究生课程。 工作经历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讲师 2008.10-2012.11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 2012.12-至今 教育背景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金融学),2008 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2005 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世界经济),2002

研究领域

货币经济学;商业银行管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徐明东、田素华,2013:《转型经济改革与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基于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管理世界》第 2 期,第 125-135 页。 徐明东、陈学彬,2012:《货币环境、资本充足率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研究》第 7 期,第 48-62 页。 徐明东、陈学彬,2012:《中国工业企业投资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分析》,《经济研究》第 3 期,第 40-53 页;*该论文的工作论文版本获 CICF 2012 Best Paper Award(中国金融国际年会最佳论文奖)。 徐明东、陈学彬,2012:《动态拨备模式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模式探讨》,《复旦学报》第 1 期,第 5-19 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2 年第 2 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2 年第 5 期全文转载。 田素华、徐明东,2011:《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不同行业影响差异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第 10 期,第 88-99 页。 徐明东、陈学彬,2011:《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流动性分配效应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世界经济》第 8 期,第 112-133 页。 徐明东、陈学彬,2011:《中国微观银行特征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管理世界》第 5 期,第 24-38 页;*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 年第 9 期全文转载。 徐明东、肖宏,2010:《动态拨备的西班牙经验及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财经研究》第 10 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11 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徐明东、陈学彬,2010:《贷款损失拨备规则与银行顺周期行为》,《上海金融》第 8 期。 徐明东、解学成,2009:《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动态研究:1982-2008》,《财经研究》第 6 期。 田素华、徐明东,2008:《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 12 期。 田素华、徐明东、徐晔,2008:《人口红利、短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业供给》,《金融研究》第 9 期。 徐明东、刘晓星,2008:《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估:基于宏观压力测试方法的国际比较》,《国际金融研究》第 2 期;*《经济研究参考》2008 年第 24 期转载。 徐明东、田素华,2007:《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货币供给动态关系:1994-2007》,《财经研究》第 12 期; 徐明东,2007:《全球外汇储备激增及管理策略的国际比较》,《国际贸易问题》第 5 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刊》2007 年第 8 期全文转载。 徐明东、田素华,2007:《证券资本国际流动形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国际金融研究》第 3 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