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田素华

个人简介

田素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国际金融专题》、《开放经济与货币经济专题》、《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获首届全国金融专硕教学案例大赛奖(2015)、《货币金融学》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 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以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十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成因与管理》(独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效应》(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货币经济学》(独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2010年版)、《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信贷偏好》(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结构变动与效应研究》(独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2),获第二届(2014)刘诗白经济学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4)、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商务部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著作类优秀奖(2015)等。

研究领域

全球宏观与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中国经济双循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科研成果——论文 田素华:《FDI 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动的倒U 形特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 年第2 期。 田素华、徐明东:《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不同行业影响差异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11 年第10 期。 田素华、虞亚庆:《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引发的物价上涨压力与银行信贷违约风险控制》,《财贸经济》2010 年第10 期。 田素华、徐明东、徐晔:《人口红利、流动性短期过剩与中国现代金融服务供给——对2008~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走势的判断》,《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 田素华:《论中国商业银行实施跨国经营的市场定位战略》,《财贸经济》2008年第5期。 田素华:《人民币汇率变动投资效应的企业特征》,《世界经济》2008年第5期。 田素华等:《国际资本流动对东道国货币政策的抵消效应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田素华:《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与我国银行的选择》,《世界经济》2004年第2期。 吴士君、田素华:《国际证券业购并的背景、绩效与启示》,《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 田素华、何仁科:《境外直接上市企业国内融资的可行性与主要障碍》,《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田素华:《境内外交叉上市企业IPO价格差异研究》,《世界经济》2002年第10期。 田素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比较的实证研究与开放策略》,《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田素华、杨士军:《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次序探析》,《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8期。 田素华:《国际短期资本管理新视角:企业与政府融资决策不一致性》,《世界经济》2001年第11期。 田素华:《试析人民币利率下调的景气效应》,《金融研究》1999年第10期。 田素华:《我国证券机构自身的资产重组展望》,《金融研究》1998 年第11 期。 徐明东、田素华:《证券资本国际流动方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第3期。 田素华:《国际货币制度的宏观经济绩效与选择》,《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11期。 田素华:《资本市场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与实证》,《投资研究》2001年第2期。 田素华:《对冲基金与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投资研究》1999年第1期。 田素华等:《企业类型与制造业部门FDI 进入的劳动就业效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期。 田素华:《美国FDI 进入中国的基本特征与决定因素》,《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 年第2 期。 田素华:《商务成本的地区间差异与独资FDI 进入中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 年第12 期。 田素华、罗黎军:《香港FDI 进入中国大陆的决定因素》,《上海经济研究》2011 年第8 期。 田素华:《台资进入中国大陆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亚太经济》2011 年第4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台港澳研究(D424)》2011 年第6 期,第13-19 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徐明东:《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资源配置影响的地区特征》,《上海经济研究》2010 年第8 期。 田素华、徐明东:《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不同类型企业资源获取影响差异的经验证据:以上海为例》,《世界经济研究》2010 年第12 期。 田素华:《电子商务的价值链重构效应与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调整》,载《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环境研究》,华民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9 月版,第108-137 页。 庄起善、田素华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与世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研究》2010 年第12 期。 田素华:《人民币汇率变动投资效应的地区特征》,《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田素华:《东道国对国际资本流动冲销干预的国际经验》,载《变化中的国际环境:机制·形象·竞争力》(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41页。 徐明东、田素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货币供给动态关系:1994-2007——基于抵消系数和冲销系数模型的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 田素华:《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潜在风险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 期。 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结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 2007年第3期. 田素华:《流动性过剩与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转型》,《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金融与保险(F62)》2007年第4期,第83-87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外资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上海金融》2006年第7期。 田素华:《美国经济失衡调整与中国的政策选择》,《改革》2006年第8期。 田素华:《美国经济调整趋向与中国的政策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经济导刊》2006年第12期,第91-97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美国多轨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形成与经济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世界经济导刊》2006年第7期,第89-92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尹翔硕:《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田素华、徐明东:《QFII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特点与投资绩效分析》,《上海投资》2006年第4期,P35-39;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投资与证券》2006年第4期,第38-41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尹翔硕:《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约束与发展对外贸易》,《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外资经济、国际贸易(F32)》2006年第7期,第12-17页全文转载。 田素华:《对外贸易保护与美国经济崛起》,《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5期。 田素华:《外资对上海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财经研究》2004年第3期。 田素华:《外资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田素华、吴士君:《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特征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3年第1期。 田素华:《大学城经济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分析》,载《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洪文达教授执教55周年暨80华诞荣庆文集》(华民、韦森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91页。 田素华:《论发展中国家跨国介入型技术进步模式》,《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田素华:《恢复H股市场活力的途径研究——对CDR、QDII及增发A股三种方法讨论》,《改革》2002年第5期。 田素华:《国有股权出售的国际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田素华、陈晖、陈联民:《西部开发:一个东西合作模型》,《世界经济文汇》2000年第3期。 田素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田素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一个企业视角》,《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田素华:《加入WTO与我国服装行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9期。 田素华:《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研究》,《财经研究》1998年第10期。 田素华:《汇率变动与利率工具:论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第4期。 主要科研成果——著作 田素华:《东道国国际资本流入结构的成因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全书约24万字。 田素华:《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效应》,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全书35.7万字。 田素华:《货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2010年2月版,全书约58.2万字。 田素华:《外资银行在东道国的信贷偏好》,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年12 月版,全书27.2 万字。 尹翔硕、强永昌、田素华、蔡晓月:《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全书28万字,田素华完成第5-6章和第2章部分内容,约7万字。 张纪康(主编):《索罗斯与金融风暴》,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负责撰写“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部分。 张纪康(主编):《了解APEC》,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版,负责撰写“APEC 协议”部分。 庄起善主编:《世界经济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负责撰写“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部分。

学术兼职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