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沈红波

个人简介

沈红波,男, 1979年11月出生,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案例中心主任。哈佛大学商学院(HBS)访问学者,英国特许公认注册会计师资深会员(ACCA),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现兼任上海市金融专硕教指委副秘书长,复旦大学金融专硕教指委秘书长,教育部企业案例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成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学术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会计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刊物,曾获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二等奖,并担任《金融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长期从事案例研究,已出版多本《公司金融案例》, 多项案例获得全国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和上海市优秀金融硕士教学案例。著有《政府干预与银行贷款监督的有效性研究》、《隐性担保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中国企业双重上市与企业溢价研究》等学术专著。

研究领域

公司金融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沈红波、陈恩、余思娴,“业绩承诺到期、机构投资者行为与上市公司监管”,《金融监管研究》,2020 年第 9 期 沈红波、王悦、顾舒雯,“企业集团的管理层激励与分拆上市——基于腾讯分拆阅文的案例研究”,《管理会计研究》,2020 年第 2 期 沈红波、展一帆、孔令熙,“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变更、投资行为与基金绩效”,《上海金融》,2020 年第 10 期 喻贞、胡婷、沈红波,“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激励创新还是政策性负担”,《复旦学报》,2020 年第 6 期 沈红波、张广婷、华凌昊、王煦莹,“中国信用卡市场循环信贷用户的基本特征——基于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检验”,《金融科学》,2020 年第 1 期 沈红波、宗赟、阎济群,“证券分析师深度报告的预测能力和投资回报”,《财务研究》,2020 年第 3 期 沈红波、华凌昊、宗赟,“大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支持机制——基于市场时机和资源配置的视角”,《金融科学》2020 年第 2 期 沈红波、张金清、张广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控制权安排:基于云南白药混改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9 年第 10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体制改革>2020 年第 2 期全文转载) 沈红波、华凌昊、郎宁,“地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成因与治理”,《财贸经济》,2019 年第 1 期 王叙果、沈红波、钟霖佳,“政府隐性担保、债券违约与国企信用债利差”,《财贸经济》2019 年第 12 期 沈红波、李佳娇、华凌昊,“信息不对称、担保征信机制与私募债融资成本”,《证券市场导报》,2019 年第 10 期 沈红波、王悦、田淳,“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和高管择时行为”,《财务研究》,2019年第 5 期 王悦、周琳、沈红波、韩斌斌,“文化控制、正式控制与组织创新——基于 HNZL 医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实地研究”,《财务研究》,2019 年第 6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财务与会计导刊>2020 年第 5 期全文转载) 沈红波、宗赟,“全面理解科创板跟投制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年 5 月 8 日 沈红波、华凌昊、许基集,“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的激励效应:激励相容还是激励不足”《管理世界》 , ,2018 年 11 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9年第 3 期全文转载) 沈红波、华凌昊、张金清,“城投债发行与地方融资平台主动债务置换——银行授信视角”,《金融研究》,2018 年 12 期 沈红波、杨玉龙、潘飞,“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证券违约与盈利质量”,《金融研究》,2014.1,194-206 沈红波、廖冠民,“信用评级机构可以提供增量信息吗?——基于短期融资券的实证检验”,《财贸经济》,2014.7,62-69 沈红波、黄卉、廖理,“中国信用卡市场持卡人透支行为研究”,《统计研究》,2013.10,61-67 沈红波、王叙果、路一刘,“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与风险研究”,《财贸经济》,2013.6,53-61 沈红波、张广婷、阎竣,“银行贷款监督、政府干预与自由现金流约束”,《中国工业经济》,2013.5,96-108 沈红波、曹军、王雅莉,“中国股票市场限价指令簿的信息含量”,《投资研究》,2012.9 沈红波、刘烨、张广婷,“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银行贷款动态调整”,《投资研究》,2013.4 沈红波、潘飞、高新梓,“制度环境与管理层持股的激励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12.8,96-108 沈红波、谢越、陈峥嵘,“企业的环境污染、社会责任及其市场效应——紫金矿业环境污染的案例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2.1,141-151 王叙果、张广婷、沈红波,“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预算软约束——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一个分析框架”,《财政研究》,2012.3 沈红波、廖冠民,“金融发展、产权性质与上市公司担保融资”,《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6(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金融与保险>2011 年第 10 期全文转载),120-129 沈红波、郦金梁、屠亦婷,“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1.1,109-119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银行业竞争、债权人监督与盈余稳健性”,《财贸经济》,2011,9(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金融与保险>2012 年第 1 期全文转载) ,47-54 沈红波、曹军、高新梓,“全流通时代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研究”,《财贸经济》,2010.9,44-51,44-51 沈红波、寇宏、张川,“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6,55-64 Hongbo Shen,Li Liao, Cross-listing and bonding premium: Evidence from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2010.2 黄乾富、沈红波,“债务来源、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流过度投资”,《金融研究》,2009.9,143-155 徐昕、沈红波,“银行债权监督与盈余稳健性”,《金融研究》,2010.2,102-111 黄卉、沈红波,“生命周期、消费者态度与信用卡使用频率”,《经济研究》,S1,108-117 廖理、廖冠民、沈红波,“经营风险、晋升激励与企业业绩”,《中国工业经济》,2009.8,119-130(新华文摘 2009 年第 23 期转载) 郦金梁、廖理、沈红波,“股权分置改革与股票需求价格弹性”,《中国工业经济》,2010.2,36-46 曹军、沈红波、饶艳超,“银行舞弊监管的博弈模型研究”,《会计研究》,2010.2,35-39 张川、沈红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评价与企业绩效研究”,《审计研究》,2009.6,79-86 张伟强、廖理、沈红波,“中国认购权证市场泡沫形成机制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3.1 廖理、贺裴斐、张伟强、沈红波,“中国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交易研究”,《投资研究》,2013.8 廖理、沈红波、苏治,“如何推动中国居民的信用卡消费信贷——基于住房的研究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3.12(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金融与保险>2014 年第 4 期全文转载) 廖冠民、沈红波,“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动因、后果及治理”,《中国工业经济》,2014.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4 年第 6 期全文转载),120-129 王叙果、崔沁馨、沈红波, “GDP 挂钩债券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研究》,2014.6 沈红波、张春、陈欣,“中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信息含量:优序融资假说还是自由现金流量假说”,《金融研究》,2007.12,154-164 沈红波,“市场分割、跨境上市与预期资金成本”,《金融研究》, 2007.2,146-155 沈红波、廖理、廖冠民,“境外上市、投资者保护与企业溢价”,《财贸经济》,2008.9,40-45 沈红波、廖冠民、廖理,“境外上市、投资者监督与盈余质量”,《世界经济》,2009.3,72-81 廖理、沈红波、郦金梁,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5,99-108 郦金梁、沈红波、金沁,“地域性与股票收益的联动性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2,109-119 潘飞、王悦、沈红波,“中西方管理会计研究方法:述评与借鉴”,《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7.2,112-162 廖理、沈红波,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与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9,117-12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