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06.62009.6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
1999.92003.6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士
工作经历
2003.7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教师
其他奖励
大连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工作优秀个人 (2019年)
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9年)
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8年)
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5年)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运动会体育教学展示 (2015年)
第十六届CUBA中国大学生啦啦队选拔赛 (2014年)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刘娜,刘海斌,朱振楠,李姝婷.高跟鞋对女大学生行走时膝关节力矩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4):116-120
[2]朱振楠,王磊,何志强.大学生体育课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评估及处理原则[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252-253
[3]朱振楠,夏培玲.国际健康促进研究热点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增刊),2018,34:22-26
[4]朱振楠,杨金彪.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体育政策前沿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22:89-91
[5]朱振楠,朱小涛,高峰杉.基于CiteSpaceⅤ的国内外健美操研究计量学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07:14-18
[6]朱振楠,夏培玲,曹平,刘昕,姜广富.普通高校初级游泳课动态分级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04:34-37
[7]张钰,李芃松,曹厚文,宋鸽,朱振楠,赵志男.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J],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2017,5(2):84-90
[8]高峰杉,王剑,朱振楠,孙鹤鸣,刘海斌,孟昭莉,夏培玲.水中健身课程对高校超重学生体成分影响的初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04:84-88
[9]Zhu, Zhennan,Cao, Ling.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ength Quality and Body Fat Ratio of College Student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Sports Education (SSEMSE),2015,39:1968-1971
[10]汪敏,孙佳荷,朱振楠.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特征与发展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4):124-128
[11]夏培玲,曹玲,朱振楠.女生游泳课动态分层次分级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z2):103-105
[12]汪敏,王程,朱振楠.2013版规则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发展导向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5):44-47
[13]汪敏,吕铭亚,朱振楠.新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协作动作选编路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4):292-296
[14]周海洋,朱振楠.透析新规则中艺术体操集体协作动作发展趋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3):132-133
[15]朱振楠.大连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3):60-61
[16]朱振楠.从竞技健美操大赛成绩分析我国健美操发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0:99-100
[17]徐坚,刘君,朱振楠.高校体育课程中开设体能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1,1
[18]汪敏,谢一侨,朱振楠.艺术体操过渡与连接动作选编导向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5):91-93,102
[19]朱振楠.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多元化推广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27(3):19-21
[20]汪敏,杨雯,朱振楠.从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看国际艺术体操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2011,18(3):105-109
[21]汪敏,朱振楠,李荣薇.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3):388-391
[22]汪敏,李冰,朱振楠.由人力资本两栖性探究辽宁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32-34
[23]朱振楠.论普及啦啦操运动在全民健身和创建体育强国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增刊),2010,33(33):122-124
[24]汪敏,刁在箴,谢颖,王耀光,于文谦,林华,朱振楠.中国艺术体操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