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维森

个人简介

韦森,原名李维森,男,1953年10月5日生,汉族,籍贯山东,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后,曾在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编辑部做编辑工作数年,并被评为助理研究员。1987年受联合国资助,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留学。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从悉尼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曾为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访问教授。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开放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纽约《知识份子》等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经常在《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学消息报》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经常撰写专栏文章和学术随笔。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对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学科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北京世纪文景出版公司2005年出版)。个人随笔集有《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经济学如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和《思辨的经济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出版)。与汪丁丁和姚洋一起著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200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译校著作有:米勒的《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盖尔《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大出版社2003)、宾默尔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上海财大出版社2003)、鲁宾斯坦的《经济学与语言》上海财大出版社2004),韦伯的《经济通史》(上海三联,2006)等。自1987年以来,曾获教育部、国家体改委、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论文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优秀论文奖一项。 教育及工作简历 1978-1982,山东大学经济学系读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2-1987,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编辑部,编辑,助理研究员 1987-1989,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获人口经济学硕士 1990-1991,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经济系,攻读经济学博士预备班 1992-1996,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获经济学博士 1996-1997,澳大利亚麦角理大学,经济学讲师 1998-到现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 2002 年起任分管外事、科研和研究生事务的副院长,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2000-2001,英国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正式访问教授 2006.5-10,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客座研究员。除上述任职和工作履历外,近些年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意大利伯尔科尼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圣彼得堡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讲学和做短期访问,并任新西兰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和国内多所著名高校的兼职教授和高级研究员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经济思想史、制度史比较研究,亦对语言哲学、政治哲学、法理学、伦理学、东西方法制史以及人类学有着较广泛的研究兴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语言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学以及经济学的社会选择理论等多维视角下和学科交叉领域中探寻社会制度的生成机制和变迁机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已经出版的主要学术著作和个人文集 2009,《经济理论与市场秩序:探寻良序市场经济运行道德基础、文化环境与制度条件》, 上海: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市场、法制与民主》,北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007 经济中国》,(主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6,《思辨的经济学》,济南:山东友谊出版。 2005,《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北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制度经济学三人谈》(与汪丁丁、姚洋合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经济学如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论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除上述已经出版的著作外,目前还有《语言与经济学的制度分析》、《经济学的语言》和《西方世界近代兴起与明清时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衰的制度经济学反思》三部专著的书稿在撰写过程之中,均近乎完稿。 主要译(校)外国学术名著 2008,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萨格登,《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8,阿克斯罗德,《合作的复杂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韦伯,《经济通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5,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盖尔,《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4,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一卷),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4,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 2004,米勒,《管理困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主要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 2010,“减税富民:大规模产能过剩条件下启动内需之本”,《理论学刊》,第 1 期。 2009,“欧美宪政民主的超验之维”,《读书》,第 12 期。 2009,“语言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语言”,《东岳论丛》,第 10 期。 2009,“税收法定与中国宪政民主之路”,《湘江法律评论》,第 7 卷,第 207-211 页。 2009,“从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看目前的世界经济衰退”,《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冬季卷。 2009,“探寻经济增长与社会繁荣的深层原因”,《中国社会科学辑刊》,夏季卷。 2009,“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根本任务在与建立良序法治下的文明市场经济秩序”,《读书》,第 7 期。 2009,“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与中国的选择”,《文汇报》5 月 9 日,《新华文摘》2009 年第 7 期全文转载。 2009,“China?s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Its Future Road to a Rechtsstaat”, Fudan Journal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 1, pp. 1-21. 2008,“人类得到的禀赋与社会惯例的自发生成:从萨格登的《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谈起”,《学术月刊》,第 6 期。 2007,“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法制与社会发展》,第5 期。 2007,“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第 3 期。 2007,“近代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再思考”,(上、下),《河北学刊》,第 1、2 期 2006,“从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理论看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东岳论丛》第4 期 2006,“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近代兴起与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新视角”,《社会科学战线》,第 1 期。 2005,“言语行为与制度的生成”,《北京大学学报》,第 6 期。 2005,“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及其在当代经济学中的意义及问题”,《学术月刊》,第 4 期。 2004,“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4 期 2004,“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国际经济评论》,第 7-8 期 2004,“语言、道德与制度:语言哲学能否搭起?实然?与?应然?之桥”,《东岳论丛》,第 3期 2004,“从齐鲁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商业精神的转化”,《东岳论丛》,第 6 期。 2003, “Douglass North?s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 in H. Yamamoto e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East Asia, Kyoto: Kyoto University Press, pp. 34-6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