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任教课程
新闻学概论、城市传播、组织传播学、媒介批评等
近年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7年高峰学科计划个性化项目新媒体实验中心板块课题”“解放日报的新媒体转型之路——以“上观”为例”,2017年
主持“沟通城市:新媒介背景下中国城市传播状况调查和评估”的子课题“新场景、新交往:网格化社区调查”
主持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之子项目“10城市可沟通状况研究”
主持2015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可沟通上海:城市创新与城市传播研究”
主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015年度基地自立项目:上海可沟通城市测评
主持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014年度基地自立项目:可沟通城市指标体系建构:基于上海的研究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交往、媒介、地域:城市社区传播与邻里空间生产”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城市传播与城市空间生产”
主持复旦大学2012年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项目“组织传播学研究”
主持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媒体与民间组织的动员传播研究”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社会阶层的媒介形象与社会认同”
主持复旦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媒介化社会中的网络虚拟社区与现代城市社区重构的研究”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主持复旦大学金苗项目“企业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获奖情况
《微信新闻: 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被评为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奖二等奖、“2016中国新闻业研究优秀论文”称号
《可沟通城市指标体系建构:基于上海的研究》被评为第四届(2015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度优秀论文。系列论文署名“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组”,本人为课题主持人,其中,由本人执笔的论文为《可沟通城市:网络社会的新城市主张》,由本人作为第一执笔人的论文是《可沟通城市评价体系》
研究领域
城市传播、社区传播、组织传播、媒介批评、新媒介技术理论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六辑),新传播与新关系:中国城乡变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组织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
《传播的社区——社区构成与组织的传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论文
近年主要论文:
城市社区的沟通性。《学术月刊》2019年第3期,第38-42页。
私社区:移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他人与地方。《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9年第5期全文转载:44-51。
时空之流:移动新媒体的城市尺度。《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10期:
网格化:新媒体环境下社区治理体系的网络化再造,《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六辑)》(孙玮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运营城市传播网络:社区建设中的专业媒体——上海“新民邻声”的经验与启示(第一作者),,《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六辑)》(孙玮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作为传承的自我治理:社区草根组织如何参与社区记忆实践——上海隆仁社区的经验与启示(第一作者),,《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六辑)》(孙玮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连接城乡:作为中介的城市传播,《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新华文摘·网刊》2017年第3期全文刊载。
收录于叶南客(主编),《新时代 新媒介 新想象:当代新闻传播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237-248页。
收录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编):《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87-196页。
作为交往的新闻——社交媒体新闻的情境化与生活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5日第3版。
微信新闻: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4期:10-2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35-47;《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9期长篇摘录:144-145。
微信,组织的媒介,还是人的媒介?《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21日第2版。
社区传播:空间与人的网络重构。《城市传播:基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与现状》(黄旦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
城市传播:传播研究的范式创新(第二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9 月10 日第003 版。
新传播与新连接:可沟通的城乡网络,谢静(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六辑),新传播与新关系:中国城乡变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12。1万字。
可沟通城市:网络社会的新城市主张,《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7期:16-24。
可沟通城市评价体系(第一作者),《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7期:25-34。
社区:传播的构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32-40。
公共空间是社区传播的基础媒介,《青年记者》2013年10月上:12-14。
嵌入空间:重构网络论坛与社区关系(第一作者),《新闻晚报》2013年9月14日B08版。
社区:传播构成的网络,《新闻晚报》2013年9月7日B04-05版。
民间组织的公益传播与空间生产——“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73-80页。
地点制造:城市居民的空间实践与社区传播——J市“健身坡”的案例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2期:113-125。
从专业主义视角看记者微博规范争议——兼谈如何重建新闻人与媒体组织间的平衡。《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20-25。
公益传播中的共意动员与联盟建构——民间组织的合作领域生产。《开放时代》2012年第12期:113-12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13年第4期全文复印:78-87。
城市下乡:民间组织的“第三空间”生产——“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陆晔(主编):《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五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15-126。
组织与传播的再建构——后功能主义的组织传播学研究路径述评。《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48-53。
经由传播而组织——一种动态的组织传播观。《新闻大学》2011年冬季号:112-118。
论中国财经新闻中的富人形象(第一作者)。《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34-40。
杜拉拉们的职场迷思——从《杜拉拉升职记》看都市白领的群体认同,《新闻大学》2011年春季号:132-135。
嵌入的空间:网络论坛与城市社区建构——以上海中远两湾城社区论坛“群租房事件”为例,《新媒体事件研究》(邱林川、陈韬文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245-269。
虚拟与现实:网络社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 《现代传播》2010年第12期:107-111。
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共意建构与实践策略——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第一作者)。《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年9 月:306-330。
公共新闻与公共协商——《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序言。《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序言5-9页。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发表于《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91-100页。
学术兼职
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上海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战理论研究基地专家,中国传播学研究会组织传播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