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获美国文学硕士
1991年英国Strathclyde大学英语系获文学语言学硕士
工作经历
2003年9月至今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
2003年1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2001年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
1998年晋升为教授
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留校
获奖情况
2009 上海市育才奖
2007 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6 上海市本科教学名师
2006 复旦大学研究生优秀导师
2004 美国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哈佛大学)
2003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名师
1998年华东师范大学华为奖(研究生教学奖)
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5-1996年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也评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2
分别被选入《中国语用学研究论文精选》(束定芳主编, 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与《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冉永平、何自然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危机?进步?,《读书》,94.8(选入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 1996)
论现在完成体的语用含义,《外国语》,94.2
真理与尊严,《读书》,95.5
谈谈术语的意译, 1995,《社会科学报》,12.8
论传统中国的礼貌原则,《学术月刊》,99.7, 33-41
也谈“不比”结构的语用含义,《对外汉语教学丛刊》,1999.1
礼貌称呼的语用学解释,《华东师大学报》,99.6
汉语招呼的分析,《华东师大学报》,2001.3
也谈please, 也谈请,《外国语》,2001.4
上海话间接感谢语语用分析,《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3
英汉感谢语对比分析,《语用学论文集》,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Politeness and civility. Cheng Hong et al eds CIVIL SOCIETY AND CULTURAL PLURALISM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学林出版社, 2004
英汉以名面称对比分析,《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4春季
告别语“拜拜”与汉语口语语体的缺环现象,《修辞学习》, 2005.3
论关联理论推理框架中的关联期待,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05秋季
On issues concerning English and identity research in China 《中国社会语言学》,2005.2
微观层面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程序训练,《中国外语》,2006.2
老+姓称呼的语用功能浅析,《修辞学习》,2006.3
Please的再研究, 熊学亮等主编,《语用学采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人文学科的修辞转向和修辞学的批判性转向,《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The Qi Rhetoric of Persuasion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2009/60. No 4
英语招呼语的历时语用研究,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09春季号
Identity politics and re-politiciza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郑培凯,鄢秀主编,《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9
Cultivating Stylistic Sensitivity to Multimodal Discourse, Yu Dongming ed. Stylistics in China.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10
外来词与本土词的语义互补初探,《当代修辞》, 2011.2
Identity and critical literacy. Changing English , 2011.18, No.3
Practical English and the Crisis of English Studies. English Today, 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