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邵毅平

个人简介

邵毅平,中国语言文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译书.译文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合译) ,《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二辑。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合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12,修订译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 小尾郊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海外汉学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王水照等编选《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合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05。 小野四平《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合译),《海外汉学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 吉川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合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04。 村上哲见《宋词研究(南宋篇)》(合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 山口守《巴金试论:〈家〉的结构》,《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一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05。 小野四平《短篇白话小说“三言”中的恋爱》,《明清小说研究》1990-01期。 垂永英彦《李清照的创作》,《古典文学知识》1990-06期。 小野四平《“三言”中的宋代公案小说》,《明清小说研究》1995-01期。 金文京《高丽本〈孝行录〉与“二十四孝”》,《韩国研究论丛》第三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 斋藤茂评陈尚君著《唐代文学丛考》书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5。 深泽一幸《李商隐与〈真诰〉》(校),《中国文学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08。 田中谦二《欧阳修词论》,《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02。 户崎哲彦《唐代的禘祫论争及其意义》(校),《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02。 川合康三《李贺和他的诗》(校),《中国文学研究》第六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02。 东英寿《关于欧阳衡的〈欧阳文忠公全集〉:中华书局〈欧阳修全集〉底本选择的问题》(校),《新宋学》第二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1,东英寿《复古与创新——欧阳修散文与古文复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8。 内山精也《苏轼次韵词考:以诗词间所呈现的次韵之异同为中心》(校),《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0,内山精也《传媒与真相——苏轼及其周围士大夫的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8。 村上哲见《张子野词论》,《中国文学研究》第八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04。 中国诗歌:智慧的水珠(诗歌:智慧的水珠),《中国的智慧》丛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1,《中国智慧大观》合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08,1997-05,《中国的智慧》丛书,台北,国际村文库书店,1993-08,1997-05,林郁文化事业,2000-11,新潮社文化事业,2005-05,修订本:《诗歌:智慧的水珠》,《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春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4。 洞达人性的智慧(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中国的智慧》丛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08,《中国智慧大观》合订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08,1997-05,《中国的智慧》丛书,台北,国际村文库书店,1993-10,1997-05,林郁文化事业,2000-12,新潮社文化事业,2005-06,修订本:《小说:洞达人性的智慧》,《智慧中国文学》“四季”套书“夏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4。 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文学与商人: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中国传统商人》丛书,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11。修订本:《文学与商人:传统中国商人的文学呈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8。 论衡研究,韩国蔚山,蔚山大学校出版部,1995-10。修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6。 中国文学史(合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03。 韩国的智慧:地缘文化的命运与挑战(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世界的智慧》丛书,台北,国际村文库书店,1996-07,林郁文化事业,2000-07,经典人物馆,2004-01,新潮社文化事业,2004,修订本:《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08-初印,2009-08-重印。 中国古典文学论集,韩国蔚山,蔚山大学校出版部,1996-09。 中日文学关系论集,韩国河阳,大邱晓星CATHOLIC大学校出版部,1998-02。 无穷花盛开的江山:韩国纪游,《海外文化之旅》丛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07。 黄海余晖:中华文化在朝鲜半岛及韩国,《中华文化域外遗存丛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0。 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6第一版,2007-03第二版 胡言词典(笔名胡言),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04。 诗骚一百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8-初印,2010-01-修订重印。 东洋的幻象:中日法文学中的中国与日本,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0-08。 开设课程: 文献学、工具书应用与文献学知识、日本汉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国古代文学史(下)、中外传统文学比较(中韩文学关系史)、中外传统文学比较(中外传统诗歌比较)、中外文学名著赏析、唐诗鉴赏、宋词鉴赏、中国古典文学、《史记》精读、诗骚精读、古代文学选讲、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中国文学传统、比较文学导论、中国文学流派研究、商人与文学、东方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等。

研究领域

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论王充《讥俗》、《节义》、《政务》、《养性》等书不在今本《论衡》之中——朱谦之《王充著作考》商兑一,《复旦学报》1984-01。 汉明帝诏书与班固,《复旦学报》1985-06。 蔡邕入吴始得《论衡》说献疑,《文史》第二十六辑,1986-05。 明代以前《论衡》评价综论,《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6-02。 清代与近代《论衡》评价综论,《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7-01。 蒋天枢先生的《楚辞论文集》,《复旦学报》1987-01。 今本《陶情乐府》与《续陶情乐府》,《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第一辑。 吉川幸次郎关于中国近世市民诗的若干看法——《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简介,《文学研究参考》1987-09。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的吸收,《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11。 论中国文学分类规范对日本平安时期文学总集分类规范的影响,《复旦学报》1988-02。 论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平安时期文学的影响,《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8-03。 小尾郊一博士《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中译本序,《文学研究参考》1988-02。 中国文学中人生观的变迁:从乐观到悲观到扬弃悲观——吉川幸次郎的《中国诗史》简介,《文学研究参考》1988-07。 铃木虎雄的《支那文学研究》述评,《文学研究参考》1988-10。 评吉川幸次郎的中西、中日比较文化观——以《中国的古典与日本人》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1989-01。 明代与江户市民文学的比较研究,《复旦学报》1989-0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05全文转载,第204~214页。 《论衡》早期流传影响考,《言语文化研究》(日本创价大学言语文化研究中心)第12号,1989-03。 唐寅,《十大文学畸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8。 中日古代咏梅诗歌之比较——以南朝与奈良时代为中心,《言语文化研究》(日本创价大学言语文化研究中心)第13号,1989-12。 从《列朝诗集小传》看晚明精神的若干表现,《明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04。 评《四库全书总目》的晚明文风观,《复旦学报》1990-03。后收入《四库全书研究文集》,甘肃省图书馆编,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贾谊,《十大散文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07。 高明,《十大戏曲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07。 斯波六郎的《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述评,《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1-01。 道德意识对汉代文学的影响及其它——以女性美的描写为中心,《上海文论》1991-01。 王充《讥俗》《节义》《政务》《养性》等书考,《言语文化研究》(日本创价大学言语文化研究中心)第15号,1991-03。 快读古田敬一《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合撰),《文学遗产》1991-04。 一代史家陈寅恪,《语文学习》1992-08。 《论衡》“造于永平末定于建初之年”考,王充三次撰集《论衡》说平议——朱谦之《王充著作考》商兑二,《论衡》篇目排列内在联系考,《论衡》颂汉诸篇写作动因考,《〈论衡〉成书四考》所收,《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3辑,1993-01。 《论衡》评论中所反映的历代文章观的变迁 《论衡》评论中所反映的理性精神与非理性精神的冲突《〈论衡〉评论史研究二题》所收,《中国语文学》(韩国岭南中国语文学会)第21辑,1993-06。 《论衡》与《原始思维》比较阅读札记,《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4辑,1993-09。 宋元话本小说的鉴别与考证问题,《中国学报》(韩国中国学会)第三十四辑,1994-07。 论王充的悲观主义人生观,论王充文论的立说基准的多重性与统一性,论王充的功利主义文章观,《王充思想三论》所收,《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6辑,1994-09。 晚明传记文学的个性化倾向——以钱谦益的《初学集》和《列朝诗集小传》为中心,《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7辑,1995-02。 汉代文学史序说,《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8 辑,1995-06。 论蔡邕之生平及其史学与文学,《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9辑,1995-12。 清代文学对于商人的表现,《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10辑,1996-08。 朝鲜、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受容与抵抗,《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2。 唐五代文学对于商人的表现,《人文论丛》(韩国蔚山大学校)第11辑,1996-12月。 《聊斋志异》对于商人的表现及其意义,《古田敬一教授颂寿纪念中国学论集》,东京,汲古书院,1997-03。 明代文学对于商人的愿望与幻想的表现及其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01期。 先秦文学对于商人的表现,《中国语文学》(韩国岭南中国语文学会)第29辑,1997-06。 《豆棚闲话》: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框架结构,《中国语文学》(韩国岭南中国语文学会)第30辑,1997-12。修订稿,《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6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9。 尤庵宋时烈与王充: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普遍性问题,《韩国研究论丛》第九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铜马故事的东方来源,《中华文史论丛》2002年第2辑(总第7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后收入《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严绍璗、陈思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2。 论汉代文学对商人的表现,《上海大学学报》第10卷第5期,2003-09。 《震川先生集》编刊始末,《中国学研究》第六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03-10。修订稿,《归有光与嘉定四先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比较文学研究要重视“比较思维”,《中国比较文学》2004-01期(总第54期),2004-01,后收入《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严绍璗、陈思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2。 陈济生与《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历史文献》第六辑,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02。 比较文学专业东亚文学关系研究方向必读书目及说明,《中国比较文学》2004-02期(总第55期),2004-04,后收入《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严绍璗、陈思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2。 《国语》的作者与时代,《图书馆杂志》2004-04期(总第23卷第156期),2004-04。 《战国策》的作者与时代,《图书馆杂志》2004-07期(总第23卷第159期),2004-07。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于商人的表现,《上海大学学报》第11卷第5期,2004-09。 关于先秦历史散文的评论的历史变迁——以《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为中心,《中国学研究》第七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12。 《尚书》的今古文问题,《图书馆杂志》2005-08期(总第24卷第172期),2005-08。 你有我的车吗?(外三篇),《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08。 《左传》的作者与时代——从《左氏春秋》到《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卿云集续编——复旦大学中文系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复旦大学中文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 《图书馆员:职业精神与核心能力》(《图书馆杂志理论学术年刊》),缪其浩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 “《春秋》笔法”辨释,《图书馆杂志》2006-03期(总第25卷第179期),2006-03。 伏尔泰下海经商——读傅雷译莫罗阿作《服尔德传》有感,《书城》2008-03-号。 倚松庵与《细雪》,《书城》2008-05-号。 论古典目录学的“小说”概念的非文体性质——兼论古今两种“小说”概念的本质区别(合撰),《复旦学报》2008-03期,2008-05。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J2《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10期全文转载,第17~26页。 论先秦历史散文的文学史意义,《中国学研究》第十一辑,济南,济南出版社,2008-06。 失语症(外两篇),《语言研究集刊》第五辑,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09。 汉字在东亚的影响,《新民晚报》2008-08-17“国学论谭”。 《藤野先生》外的藤野先生,《新民晚报》2008-09-06、7“夜光杯”。 《结婚狂诗曲》出版二十年,《书城》2008-09-号。 《兰亭集序》与“曲水流觞”,《新民晚报》2008-10-12“国学论谭”。 历史上的“外语热”,《新民晚报》2009-01-18“国学论谭”,改题为《曾经的鲜卑语热》。 永井荷风的汉诗,《书城》2009-03-号。 读《徒然草》,《书城》2009-08-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意义——从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看六十年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得失,《复旦学报》(增刊),2009-12。 横光利一的东洋风景,《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12-13。 芥川龙之介与洛蒂:分裂的中国与日本形象,(台湾淡江大学《淡江日本论丛》第20辑,2009-12,《书城》2010-01-号,《作家文摘报》2010-01-19第四版摘《芥川龙之介眼中的旧中国》。) 《兰亭集序》与《兰亭记》:对时间的永恒焦虑,《新民晚报》2010-02-28“国学论谭”。 《论衡》在东亚的流传及和刻本《论衡》(和刻本《论衡》琐记),《东アジア亚出版文化研究》Ⅲ《星月夜》,日本,2010-03,《历史文献》第14辑,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6。 中国岁时文化在东亚,《新民晚报》2010-04-11“国学论谭”。 与《画》的对话:谢阁兰的“中国的幻象”的中国式解读,谢阁兰《画》、《异域情调论:一种“多异”美学》(黄蓓译)附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06,《东疆学刊》第27卷第3期,2010-07。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10-12期全文转载。 《阳羡书生》:古典文学的现代性,《新民晚报》2010-06-20“国学论谭”。 读《枕草子》,《书城》2010-11号。 古诗分析法,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76辑,2011-0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