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郜元宝

个人简介

郜元宝,中国语言文学系,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所获奖项及荣誉 2003年获“微阁中国语言文学奖教金”著作二等奖(复旦大学奖) 2003年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论文一等奖”(中国现代文学馆) 2004年获第七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2003年《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 2004年《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 2004年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优秀批评家奖”提名 2004年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优秀批评家奖”提名 2006年《南方文坛》、《人民文学》联合举办“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2006年度批评家奖 2006年《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 2007年度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奖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人情大国的灵魂碎片——〈2002年最佳短篇小说〉序》,《文汇报?笔会》2003-03-05 《看百年中国妇女形象》,《中华读书报周》2003-03-16 《又岂在钗黛之间——评於梨华长篇新作〈在离去与道别之间〉》,《新民晚报?文学角》2003-03-16 《传统:排斥与融合的变奏》,《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1期 《关于〈科学史教篇〉的几个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03-11期 《将外骛的精神拉回自身》,《文汇报?文艺百家》2003-06-08 《智慧偏至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另一种分裂》,《花城》2003-05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读后》,《文汇读书周报》2003-10-03 《激怒公牛的一块红布》(对话,第二作者),《上海文学》2003-10期 《没有爱》,《东方》2003-03期 《朱文:旧的假道学的新的敌人》,《新民晚报?文学角》2003-01-19 《谈谈我们时代的文学》(第2作者),《当代作家评论》2003-05期 《“高产”可畏》,《文学报》2003-04-24 《略谈王蒙的“季节系列”》,《当代作家评论》2003-05 《“自我呵护的技术”及其他——村上春树杂谈》,《译文》2003-01 《批评应该为自己负责》,《南方文坛》2003-01 《普鲁斯特和鲁迅》,《上海作家》2003-03 《同一与差异——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语言观念之五》,《上海文学》2003-10 《漫谈中外文学的交往》,《解放日报?朝花》2003-12-09 《记取传统,祛除寂寞——写在施蛰存仙逝、巴金百岁寿诞之时》,《南风窗?文化与思想》,半月刊,广州,2004-01-01 《二十二今人志》,《当代作家评论》2004-01期 《一种上海文学的诞生》,《文艺争鸣》2004-01期 《读〈群氓的时代〉》,《文汇读书周报》2004-01-08 《“价值”的大小和“白心”的有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01期 《批评不能滥用权威》,《文学报》2003-12-18 《我们时代的精神生活》(对话),《深圳商报》2003-12-06 《散文的心》,《作家》2004-02期 《“在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评〈青狐〉》,《小说界》2004-02期 《鲁迅先生的身体》,《文汇报?笔会》2004-06连载 《我的思想道路——答客问》,《学术月刊》2004-11期 《〈野草〉别解》,《学术月刊》2004-11期 《“大学文学”代替“大学语文”的尝试》,《文汇读书周报》2004-07期 《几何学家刁斗》,《当代作家评论》2004-01期 《为什么粗糙?》,《文艺争鸣》2004-02期 《告别辉煌的挽歌》,《新民晚报?文学角》2004-02-01 《指尖上的汉语》,《文汇报?笔会》2004-02-04 《节后谈吃》,《文汇报?笔会》2004-02 《居韩零墨》,《文汇报?笔会》2004-03 《从舍身到身受》,《鲁迅研究月刊》2004-04 《在失败中自觉》,《南方文坛》2004-03 《想起了〈死水微澜〉》,《读书》2004-04 《看章太炎如何骂人》,《书屋》2004-06 《期待新的“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艺报》2004-05-11 《张劲帆小说集〈初夜〉序》,《华文文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2004 《〈黄惟群作品自选集〉序》,《华文文学》2004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十五讲〉读后》,《文学报》2004-05-27 《孙犁“抗日小说”三题议》,《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1期 《人?鬼?神——近年文坛一瞥》,《山花》2005-04 《近十年中国文学与宗教关系略考》,《作家》2005-05 《中国当代文学概述》、《外国翻译文学概述》,《大学文学》 《茅盾文学奖应该返朴归真》,《东方早报》 《〈秦腔〉与乡土文学的未来》,《文汇报?文艺百家》2005-04-10,《上海文学》 2005-07 《读〈鲁迅自选集〉有感》,《文汇读书周报》2005-07 《诗八首》,《作家》2005 《批评五噫》,《文艺研究》2005-09 《同学少年都不贱》,《第一财经》、《美文》2005-06-29 《上海文学的狭邪小径》,《上海作家》、《万象》2005 《鲁迅精读》自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 《哈金:平淡无奇的“中国人的故事”》,《新京报》2005-11-04 《影响与偏离——论〈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中国比较文学》2005-01 《生出没有懊悔的后悔来——读东西〈后悔录〉》,《南方文坛》2005-07 《我欢迎余华的“重复”——评〈兄弟〉(上)》,《文汇读书周报》2005-09-16 《重读王蒙〈哦,默罕默德?阿买德〉有感》,《莽原》2005-06 《〈中国的“文学第三世界”〉一文之歧见》,《文艺争鸣》2005-05 《杂凑:重写中国电影的强硬逻辑》,《电影故事》2005-11-10 《鬼神、人性与现代文学研究的突破》,《文汇报?学林》2005-08-21 《未可轻视的“边角料”——评阿来短篇小说集〈格拉长大〉》,《文汇报?书缘》2007-09-15。 《研读鲁迅一百句》,《文汇读书周报》2007-08-31, 《在失败中看清自己》,《文学报》2007-04-12, 《〈刺猬歌〉、张炜与当代文学》,《第一财经报》2007-07-06, 《寂寞的批评——〈2005-2006文学批评双年选〉编后感言》,《文汇报?文艺百家》2007-06-10。 《〈良友〉与新文学》,《新民周刊》2007年21 《柔顺之德——孙犁铁凝合论》,《南方文坛》2007-01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向虚假的批评说不》,《文汇报》2007-09-17 《亲情之后是暧昧》,《文学报》2007 《魏微论》,《当代文坛》2007-09-17 《重绘华文文学的版图——评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文艺争鸣》2007-09-17 《垃圾?烂苹果?精神之脸》,《文艺争鸣》2007 《世纪末的华丽?》,《文汇报》2007-09-17,《新华文摘》转载 《今人对于传统,该取什么态度》,《解放日报》2007-11-17 《读〈新著〉想“二周”》,《〈了望〉东方周刊》2007年52期,12月27日出版。 《心中要有完整的鲁迅》,《语文学习》2007-12,总344 《关于〈莲花〉及其他》,《当代作家评论》2006-02, 《对近年三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检讨》,《当代作家评论》2006-05,《人大复印资料》07年转载, 《2005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述》,《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为〈兄弟〉辩护到底》,《新京报》2006,《文学报》转载。 《现在还缺乏谈论文学的合适语言》,《文学报》2006, 《为“海外华文文学”打点折扣》,《文学报》2006-06-23, 《样板戏?能愿动词?当代文学》,《文汇读书周报》2006-08-18“新学术”, 〈诚实做学问〉译者序》,《文汇读书周报》2006-10-20, 《他的文学就是自传》,《书城》2006-02期, 又一种破坏文化的逻辑——评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兼评近年来“崇胡贬鲁”之风》,《南方文坛》2006-04,《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文摘》07年转载, 《重读“活动变人形”》,《南方文坛》2006-06期, 《竹内好的鲁迅论》,《上海文学》2006-01期, 《鲁迅遗产》,《第一财经》2006-10-19, 《岂敢折断你想象的翅膀——从苏童〈碧奴〉说起》,《文汇报?书缘》2006-10-14。 《惊惶失措的文化》,《文汇读书周报》2006-10-13“新观察”, 《1942年的汉语》,《学术月刊》2006-11期,《新华文摘》2007年转载, 《卑污者说:韩东朱文与江苏作家群》,《小说评论》2006-06期, 《犹在“二周”之间》,《中华读书周报》2006-12-20。 专著: 《鲁迅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09 《汉语别史——现代中国的语言经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年底即出 《现在的工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04 《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05 《说话的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05 《在失败中自觉》,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5 《惘然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 《王蒙郜元宝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08 《永恒的探索》,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12 《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 《在鲁迅的地图上》,文汇出版社1999-01 《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 《世俗的喧哗》,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03 《鲁迅六讲》(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1, 《鲁迅一百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