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旭曙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2010.2-2011.2 美国康奈尔大学 访问学者 1999.9-2002.6 复旦大学 中文系 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 1986.9-1989.6 吉林大学 中文系 硕士学位 硕士研究生 1982.9-1986.6 安徽师范大学 中文系 学士学位 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2011.9-至今 上海浦江人才 2002.7-至今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1.6-1999.7 安徽大学古籍所讲师 1989.7-1991.5 安徽省古籍出版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编辑

研究领域

比较美学、文学理论、艺术哲学、当代中国美学与艺术批评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智慧在别处?《书屋》2017年第1期 朱光潜诗歌阅读理论蠡测——兼谈推进中国传统诗歌的理论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春之卷) Form·象·Vishvarupa——东西方美学比较札记《兰州学刊》2016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当代中国人的诗意生存论《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 审美形上学——东西方美学比较札记《美育学刊》2016年第5期 重构中国式形而上学《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3期 关于构建中国形式美学的若干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1期转载 20世纪中国美学文艺学的形式概念《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 形式本性及其与西方思想的本源关联《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 12期全文转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概念《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康奈尔访学(上、下)《留学生》2011年第6期、第7期 朱熹书学发微《徽州社会科学》 2010年第4期 关于用现象学诠解中国传统诗性智慧的反思《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反传统中的形而上学重建《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观念探微《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4期 哲学美学如何言说?《美学》(李泽厚主编)2008年第2期 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概念《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打造创意之都与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美与时代》2007年第10期上 中国艺术传统与苦难意识《华夏文化》2007年第1期 反形式:“后”结构思潮对传统形式观念的消解《贵州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理解《学海》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存在论与现象学之关系新探《云梦学刊》2004年第5期 实践·审美·人——从《谈美书简》看朱光潜后期美学《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英伽登美学的意义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 2003年第5期 思想史与社会史的沟通与整合《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朱熹诗学阐释思想发微《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人大复印资料·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9期全文转载 朱熹的平淡美理想《安徽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朱熹《诗经》解释方法新探《江汉论坛》1998年第1期 朱熹论画《朱子学刊》第8辑黄山书社 1996年 朱熹美学的逻辑结构《吉林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教学论文 大学美育问思录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