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付广

个人简介

付广,满族,男,辽宁省新宾人,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会员,《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国石油大学学报》、《新疆石油地质》、《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特种油气藏》、《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断块油气田》《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编委及审稿专家,国家和黑龙江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学校A类学术带头人。 198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藏形成与保存条件研究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79篇,其中SCI和EI论文4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百余篇,负责和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4项、省部级攻关项目12项,先后获省部级奖15项。一、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 (一)国家级项目 1.砂泥岩层系中油源断裂输导油气优势路径演化及识别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2022 2.油源断裂转换带优势输导油气条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2017 3.大中型气田盖层定量评价及断层封堵作用,科技攻关,2008-2011 4.松辽盆地南部中石化区块断陷层碎屑岩储层评价,科技攻关,2006-2008 5.全球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分析与未来战略选区,科技攻关,2008-2010 6.断裂对天然气输导和封闭机理及过程定量研究,基金类,2006-2008 7.天然气运移高效输导网络物理模拟及地质模型,国家973项目,2002-2005 8.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生成及保存条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9-2000 9.塔里木盆地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特征与评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1999 10.全国大中型气田封盖条件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1-1995 11.塔里木盆地区域性盖层和局部盖层特征评价及分布预测,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1-1995 12.松辽盆地梨树~德惠凹陷构造圈闭评价及保存条件研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1991-1995 13.天然气保存条件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1995 14.塔里木盆地气源岩有效层段及潜力评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6-1995 (二)省部级项目 15.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科技攻关,2011-2013 16.渤南海域新近系油田群断层封闭规律性及预测,科技攻关,2010-2011 17.天然气保存与破坏机理重点实验室项目,科技攻关,2009-2011 18.三江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及中石化探区评价,科技攻关,2005-2006 19.不同演化阶段断层垂向封闭机制及评价方法,基金类,2005-2007 20.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科技攻关,2004-2005 21.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气系统形成与评价,1999-2000 22.东北地区深层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与目标评价,1999-2000 23.松辽盆地深层油气资源评价,1999-2000 24.松辽盆地南部中石化区块断陷层碎屑岩储层评价研究,2007 25.中国中西北前陆盆地断裂对油气藏保存破坏作用研究,2007 26.松辽盆地深层盖层分布与评价,1998-2000三、省部级奖项 1.201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13年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 3.2013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4.2013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2013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6.2011年中国石油和石化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7.2009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200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9.2006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1.2003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2.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3.1999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4.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15.1995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著作 1.《天然气扩散作用及其研究方法》2.《油气藏封盖研究》 3.《石油地质学》4.《松辽两江地区石油地质分析》 5.《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定量研究》6.《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与应用》 7.《断层封闭性研究》8.《地质过程定量模拟》 9.《油气藏保存与破坏研究》10.《断层对油气的输导与封闭作用研究》 五、教授过的课程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授的课总计12门。 1.基础地质2.钻井地质3.普通地质学4.采油地质基础5.盆地模拟6.高等石油地质学7.油气藏形成8.油气藏地质学9.石油地质学前沿10.油气藏形成机理11.天然气地质学12.近代油气成藏理论

研究领域

①盖层评价 ②天然气扩散 ③断层封闭性 ④油气运移输导通道 ⑤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付广,庞雄奇.欠压实地层压力恢复的统计模拟法及其在松辽盆地中的应用[J].沉积学报,1996,No.1 2.付广,陈章明,姜振学.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1997,No.1 3.付广,陈章明,姜振学.盖层烃浓度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1997,No.1 4.付广,陈章明,姜振学.三肇地区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及其研究意义[J]地质论评,1998,No.3 5.付广,陈章明,王朋岩,吕延防,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J].地质论评,1998,44(3),295-301 6.付广,薛永超.泥质岩盖层压力封闭的演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石油学报,2000,No.3 7.付广,薛永超.泥质岩盖层压力封闭的演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石油学报,2000,No.3 8.付广,吕延防,薛永超,杨勉,泥岩盖层压力封闭的演化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石油学报,2000,21(3),42-44 9.付广,张云峰,陈章明,有效水溶释放气量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1,18(1),157-161 10.付广,薛永超.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01,No.4 11.付广,薛永超,付晓飞,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J].沉积学报,2001,19(4),617-636 12.付广,王朋岩,付晓飞,库车坳陷下第三系盖层封闭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2001,7(4),475-482 13.付广,陈章明,姜振学.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回复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2 14.付广,孟庆芬,徐琴,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J].吉林大学学报,2004,34(3),377-382 15.付广,吕延防,祝彦贺,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定量评价方法探讨及应用[J].地质科学,2005,40(4),476-485 16.付广,于丹,苏仁诺尔断裂垂向封闭时空分布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5,26(6),40-44(EI收录) 17.付广,刘江涛,中国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封盖保存条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6),662-666(EI收录) 18.付广,王有功,苏玉平,超压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规律及其研究意义[J].矿物学报,2006,26(4),453-459 19.付广,孙永河,吕延防,黄劲松,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砂体输导层输导天然气效率评价[J].沉积学报,2006,24(5),763-768 20.付广,吕延防,于丹,刘江涛,气藏天然气输导效率研究石油学报[J].2006,27(3),32-36(EI收录) 21.付广,孙永河,吕延防,输导通道类型对天然气聚集效率的影响[J].地质论评,2006,52(2),236-243 22.付广,苏玉平,泥岩盖层抑制浓度封闭形成与演化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6,24(1) 23.付广,王国民,王有功,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垂直裂缝垂向封闭性演化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2007,37(5),913-918 24.付广,康德,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模式及有利区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2),165.169(EI收录) 25.付广,王有功,苏玉平,古龙凹陷青山口组超压源岩天然气扩散速度演化史[J].吉林大学学报,2007,37(1),91-97 26.付广,吕延防,于丹,我国不同类型盆地高效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J].地球科学,2007,32(1),83-88(EI收录) 27.付广,王国民,黄劲松,断裂静止期有无输导油气能力的判别方法[J].沉积学报,2008,26(5),850-856 28.付广,王有功,源外鼻状构造油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成藏的作用[J].地质论评,2008,54(5),646-652 29.付广,庚琪,王有功,杨永亮,气藏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及与储量丰度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2008,38(4),587-593 30.付广,王有功,吕延防,付晓飞,我国大中型气田形成主控因素研究[J].石油学报,2008,29(3),341-344(EI收录) 31.付广,王有功,火山岩天然气成藏要素时空匹配及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2008,33(3),342-348(EI收录) 32.付广,王有功,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8,26(2),355-360 33.付广,王有功,黄劲松,倾斜裂缝垂向封闭性演化特征研究[J].地质科学,2008,43(1),23-33 34.付广,庞磊,徐家围子断陷不同储量丰度气藏形成条件的定量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2009,39(6),976-982(EI收录) 35.付广,庚琪,我国不同储量丰度大中型气田形成的聚散气速率特征[J].沉积学报,2009,27(3),551-557 36.付广,庚琪,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的改进[J].吉林大学学报,2009,39(2),183-189(EI收录) 37.付广,王有功,袁大伟,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源断裂的再认识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10,31(5),762-773(EI收录) 38.付广,雷琳,油源区内外断裂控藏作用差异性研究[J].地质论评,2010,56(5),719-725 39.付广,胡明,于丹,火山岩盖层类型及封气能力[J].吉林大学学报,2010,40(2),237-244(EI收录) 40.付广,刘美薇,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油成藏的控制[J].沉积学报,2010,28(1),201-207 41.付广,臧凤智,徐深大气田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J].吉林大学学报,2011,41(1),12-20(EI收录) 42.付广,李海丽,贝尔凹陷油藏形成过程及油富集的主控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2012,43(12),4850-4858(EI收录) 43.付广,王岐,史集建,大港油田沙一段中部泥岩盖层封闭油气能力和时间有效性[J].中南大学学报,2012,43(8),3142-3148(EI收录) 44.付广,牟敦山,贝尔凹陷油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及对油成藏的控制作用[J].沉积学报,2012,30(6),1149-1155 45.付广,胡明,韩莹,断裂对断陷盆地火山岩天然气的成藏与控制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2012,42(1),1-8(EI收录) 46.付广,史集建,吕延防,断层侧向封闭性定量研究方法的改进[J].石油学报,2012,33(3),414-418(EI收录) 47.付广,李海丽.贝尔凹陷油藏形成过程及油富集的主控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3(12):4850-4858.(EI收录) 48.付广,杨敬博.断盖配置对沿断裂运移油气的封闭作用:以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38(04):783-791.(EI收录) 49.付广,史集建,吕延防.断层岩古排替压力恢复及其封闭性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42(06):996-1001.(EI收录) 50.付广,王浩然,胡欣蕾.断层垂向封闭的断-储排替压力差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14,35(04):685-691.(EI收录) 51.付广,王浩然,胡欣蕾.断裂带盖层油气封盖断接厚度下限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03):30-37.(EI收录) 52.付广,杨勉,吕延防,史集建.断层古侧向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13,34(S1):78-83.(EI收录) 53.付广,夏云清.断层对接型和断层岩型侧向封闭的差异性[J].天然气工业,2013,33(10):11-17.(EI收录) 54.付广,孙同文,吕延防.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4,43(01):79-87.(EI收录) 55.付广,王彪,史集建.盖层封盖油气能力综合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01):174-180.(EI收录) 56.付广,历娜,胡明.盖层断接厚度封气下限及其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25(07):971-979.(EI收录) 57.付广,吴薇,历娜.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大型断裂带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工业,2014,34(07):7-12.(EI收录) 58.付广,刘哲,胡光义,范廷恩,王超,吕延防.断层岩发生张性破裂所需压力预测及油田安全生产建议:以秦皇岛33-1南和33-2油田明下段控藏断裂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39(09):1333-1339.(EI收录) 59.付广,张博为,吴伟.区域性泥岩盖层阻止油气沿输导断裂运移机制及其判别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03):36-43.(EI收录) 60.付广,展铭望.活动期断裂侧向封闭的地质条件及其研究方法[J].天然气工业,2016,36(10):28-34.(EI收录) 61.付广,王超,历娜,王浩然.断-砂配置中油气运移方向的判别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05):51-58.(EI收录) 62.付广,展铭望.油气沿断裂垂向与砂体侧向运移转换条件分析——以渤海湾盆地局部构造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46(02):336-344.(EI收录) 63.付广,李世朝.被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恢复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科学,2017,42(09):1590-1598.(EI收录) 64.付广,王明臣,李世朝.断层岩封闭性演化阶段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天然气工业,2017,37(10):11-16.(EI收录) 65.付广,韩刚,李世朝.断裂侧接输导油气运移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52(06):1298-1304+1124.(EI收录) 66.付广,王浩然.利用地震资料预测油源断裂有利输导油气部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8,53(01):161-168+9-10.(EI收录) 67.付广,王浩然.不同时期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有利部位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学报,2018,39(02):180-188.(EI收录) 68.付广,王慧.隆起区和斜坡区断-砂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分布特征的差异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03):22-30.(EI收录)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